据对稻桩螟虫残虫密度调查及一代诱蛾观察,预计一代螟虫中等发生,局部中偏重。本站板桥镇界联村等地调查,冬前单季稻稻桩残虫平均649条/亩;3月31日冬后稻桩残虫平均436条/亩,冬后虫量比去年3480条/亩、常年4550条/亩分别减少87.5%和90.4%。另据本站天目山九里监测区、板桥界联测报点诱蛾观察,一代成虫高峰在5月25日前后,预计卵孵高峰在6月5日前后,6月5日前后进入 防治适期。
防治意见:
1、农业防治:冬闲田在春季越冬代螟虫化蛹期翻耕灌水杀蛹,降低虫源基数。在螟虫危害严重区域,提倡田边种植香根草等诱集植物,诱杀二化螟、大螟;同时从越冬代开始,蛾期应用二化螟性信息素诱杀成虫。
2 、药剂防治:针对一代螟虫的特点,重点抓好早播、早栽单季稻的防治,凡已经移栽单季稻田块,于6月5日开始,按照分蘖期丛枯鞘率大于10%防治指标,进行一次药剂防治,虫量高的隔7天再防1次。其他田在移栽前3-5天防治,做好带药下田工作。
防治药剂:可选用20%氯虫苯甲酰胺SC10毫升/亩,或6%阿维·氯苯酰SC40毫升/亩;在氯虫苯甲酰胺产生高抗的地区,可用34%乙多·甲氧虫SC30毫升/亩,以上药剂兑水40公斤喷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