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思想 实事求是
发布时间:2018-11-12 10:31:30  作者:       来源: 区科协     点击率:

2018年是我国改革40周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可以说改革开放是决定中国农民命运的关键一招。因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率先突破,拉开了中国改革的序幕。其实现形式体现在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全面推行,通俗说就是包产到户。这是中国农民在实践中的伟大创造。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的指引下,农业承包制的实行,彻底打破了一大二公的人民公社体制,还农民生产经营自主权和独立商品生产者的地位,极大地解放了生产力,激发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实现了农业大增产,经济大发展,生活大改善,农村面貌大转变,迎来了农民从站起来到富起来的华丽转身。

    临安包产到户的推行始于19822月,历时3年全区分两步将农田、山林全面承包到户(其中耕地30万亩,山林占总面积的31.5%,到1985年到户面积占41.5%1988年占67%),这一山与田同步到户是临安实行土地承包制中一大特色,使临安成为全国实行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中最早实施一个县。在实行农田山林承包到户过程中,快速发展了临安最有亮点的竹产业,进而促进了竹文化的培育和兴起,成为农村改革的一大成果。

    回顾总结40年来农村改革的历程和实践经验,最深刻的一点是解放思想,是广大农民坚定不移地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实践证明:没有人的思想解放和实事求是精神,就不可能有破除旧体制樊篱和旧观念、旧思想束缚的勇气和力量,也不可能创新农村经济体制和制度,开创今天农村经济大好局面。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应有之义,是带动临安最大农业主导产业——竹业异军突起创新发展的一条成功经验。下面谈几点体会。

    一、解放思想 实事求是是临安竹产业快速发展的先导。

    随着承包制的落实,拥有生产自主权的广大农民,勇于在自己的承包地上以市场为导向,因地制宜地调整生产结构和布局,种植发展经济效益好的作物,于是蔡山典型应运而生。横塘乡蔡山村带头以就近丘陵缓坡上发展以小竹园为主包括小茶园、小桑园、小果园、小牧场等五小庭园经济。这种种植模式以生产方便、管理安全、投入成本低、经济效益好等特点,深受农民欢迎,很快宣传推广全县。1986年全县有5万多农民建起了菜竹园,面积达5万多亩,产笋3000多万斤。成为农民解放思想的一项突出的物质成果。

    县委在及时总结蔡山经验的基础上,尊重农民首创精神,通过理论升华,提出了上促青山、下稳良田、中间主攻丘陵缓坡的三线作战方略。这一方略实施带动了全区五小庭院经济向规模化发展,推动大户”“联户的合作,逐步建立了一批规模化经营的商品生产基地。首当其冲的是竹笋生产基地崭露头角,竹林发展迅猛,尤其是菜竹每年均以一万亩速度扩面。全区竹子总面积从1983年的43.5万亩到1999年已跃升到80万亩,其中菜竹从3.3万亩发展到20万亩,毛竹从23万亩发展到30万亩,笋干竹从17.2万亩发展到24万亩,工艺用竹6万亩。菜竹作为改革后的新兴农业产业,与传统产业山核桃形成东竹西果的大产业格局,成为农民收入主要来源。目前在一批竹笋专业合作社的示范带动下,竹林总面积已发展到近百万亩,占林业总面积25%,总产值达40多个亿。竹林被林农称为第二森林,与树林一样,生态、经济、社会三大效益功能十分明显。临安由此荣获中国竹子之乡称号。曾受到来临安视察的中央领导的点赞。

    农民的解放思想、锐于改革的精神,还表现在应用科技手段,使春笋冬产和四季笋开发,以及在发展中对雷竹退化的有效改造等成果上。雷笋叫早笋,常规产笋是在春天打雷后才始挖。三口乡株坞村村民鲍子潮却在堆着垃圾堆的雷竹地上偶然发现了冬天里育出春笋秘密,经农技专家科技理论分析总结,发明了雷竹林里适时采用覆盖技术,促进雷笋早出高产,冬天里产春笋,使经济效益提升了几十倍。又如针对雷竹长期覆盖后产生的退化造成笋产量下降问题,区竹种园在实践中较早采用测土配方施肥措施,有效地改良了土壤,提升了竹笋产量,受到林农欢迎。於潜镇农技站采用水旱轮作法改造退化竹林也取得比较显著效果。还有各地经试点总结出的深耕更新带状深垦加客土浅耕荒芜等多种物理的化学的技术手段,对衰败雷竹林的改造均起到良好作用。2010年竹种园培育开发了笋形细长、肉质鲜嫩的四季笋,满足了市民四季皆有鲜笋吃的需求。亩产可达1500公斤,产值超过6000元,很有推广价值。71日临安电视台新闻节目里以夏秋季也有时令鲜笋为题,作了报道。事实说明:第一个三线作战方略的实施及其竹笋基地开发的显著成果,是全区广大农民解放思想,坚持农业承包制的首战告捷,创造了临安全国首创的开发农业新经验。引导农民群众开拓了一条科学合理开发利用农业资源的正确道路。

    二、解放思想  实事求是是临安竹产业创新发展的重要动力。

    随着丘陵缓坡开发不断向广度和深度进军,县委在实践中又总结提出了一个主攻加工,前促生产,后活流通的新方略(为了与前一个方略相区别,把主攻丘陵缓坡称为老三线方略,主攻加工称为新三线方略)。其特点是方式上从平面开发向立体开发推进,从一产开发向一二三产同步开发深化。在新三线方略指引下,广大竹农进一步解放思想,在深化竹基地、提升竹产业、开发竹加工、培育竹文化上进一步创业创新,开创了一片产业化的新天地。突出表现在竹子新产品不断开发,生产经营结构不断优化,新工艺水平不断提升,产品的文化新元素不断充实,产业的经济效益不断刷新。尤其是随着竹业硬实力发展,促进竹文化软实力不断孕育和增强,也不断提升了竹产品的文化价值,为竹子产业化充实了新的内涵。集中体现在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种植布局方式上从单一的生产基地向建园综合开发转变。在规模化的竹子基地遍布全区的同时,一所享誉全省全国的独具风格与特色的临安竹种园(杭州竹文化园),在与临安太湖源镇万亩菜竹园毗邻的杨岺拔地而起。全园面积1050亩,其中圃地1005亩,现已引进、繁育竹品种300个,成为浙江省竹子种质资源库。自建园以来,服务三农,为全区培训了一大批农村实用技术人才;服务国际一带一路倡议,5年来对40个国家450余名官员安排参观培训和学习;相继研究开发多个竹笋新品种,实施竹子扶贫等等,成果十分显突。目前已形成集育竹、科研、培训和休闲旅游于一体的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的田园综合体,为临安三化建设和乡村振兴战略落实,为国际一带一路实施,作出了积极贡献。

    二是竹子加工方式上从低挡的竹产品向高档竹精品转变。过去受老百姓生活水平限制,加上加工技艺不高,加工为大众化的农具、家具、生活用具等较为普遍。随着改革的深化,发展到精制的竹工艺品,经济效益大幅攀升,其中有些产品价格一下跃升到几万、10多万元一件。最有代表性的是参加在北京国家大剧院举办的首届中国绿色碳汇节的竹文化艺术展上,杭州森瑞竹业公司、钱高潮文化艺术公司等展出的30多件精美、高档的竹皮画、竹皮图书和其他各类竹编竹制工艺品,件件栩栩如生,样样吸引力强。还有青柯村的各式精秀竹鸟笼,为展览增光添彩。所有展品均受到领导和参观者的青睐和赞捧。

    三是竹笋加工品种开发方式上从单一毛笋水煮笋向多品种菜竹笋为主的多味笋丝转变,从一次加工向二次加工转变。最早毛笋水煮笋加工始于临安食品厂,于上世纪七十年代出口日本。这种独家经营的单一产品维持较长时间,直到改革开放面貌才得到改观。19977月,区农办与林业局合作,对全区竹笋加工情况进行了一次调查,并在此基础上成立了临安竹笋加工企业协会,受到企业广泛支持,开创了竹笋加工新局面。到2007年加工企业从26家上升到55家,销售总收入6.91亿元,出口交货值2.35亿元,固定资产达3.36亿元。毛笋水煮笋销售总量居全国首位。其中销售收入在1000万元至5000万元的13家,亿元2家。浙江松友食品公司总资产1.75亿元,销售收入1.59亿元,出口交货值1.57亿元,成为国家级农业龙头企业。全区毛笋和菜竹笋加工水煮笋产品规格已达20多种。调味笋丝的总产量已达35万罐,多味笋干丝加工产量达1148吨,手剥笋从无到有,2004年始产,2007年总产达86.7万箱。杭州裕隆食品公司开发加工油焖笋、清汁笋小型罐头等绿色食品新产品,畅销亚欧美加等20多个国家市场。更值得一提的是,199411月投产的杭州益华农畜产公司开发的竹笋深加工,是引进台商技术和资金,对高节笋的初加工产品清汁笋进行二次深加工,开发生产7美味香笋小包装笋丝系列产品,经济效益比原笋增值4倍以上,使喊了多年而未实现的临安菜竹笋精加工得以突破,其意义不可小觑。

    四是竹笋食用方式上从一贯食熟向生食突破。有史以来,不论菜竹笋还是毛笋、笋干笋都是烧熟而食之,从未有生食之事。近年可生吃的水果笋却破土而出。水果笋发明者是浙江聚贤盛邦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的林汉良,在竹种园支持合作下,经13年来在太湖源高云秧田弄竹笋专业合作社,通过配方施肥、土壤修复、培育研发而成,生产的竹笋可以像水果一样生吃。被列为杭州市重大科技项目。时任杭州市委书记黄坤明曾来竹种园亲口品尝,大加赞尝。作为高品质竹笋,广受市场青睐,销售甚广,成为农产品创新一个闪光点。

    上述四个变化告诉我们:取得这些成果集中昭示了解放思想、改革开放的结晶。依靠新三线方略贯彻落实,促进了山区资源的深度开发,立体开发,提振了竹产业的产业化程度和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的力度,并使全区林业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更可贵的是为产业链向一优两高农业、效益农业、生态农业和生态市建设的延伸,为竹文化研究机构应运而生,创造了十分有利的条件。使广大农民实实在在地走上了一条全方位开发利用农业资源的致富之路。

    三、解放思想  实事求是是临安竹产业竹文化持续发展的可靠保障。

    党的十九大后,中国进入了新时代。新时代,要有新思想,新目标,新作为。全面深化改革,需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推动社会变革创新。实践表明:要推动现代竹产业和竹文化发展,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更要深入人心。当前,从全国全省到全市全区上下开展的思想大解放,行动大担当活动,成为广大干部自觉行动。我们竹文化研究工作,要抓住这一契机,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乡村振兴和农业现代化为目标,以弘扬竹文化、发展竹产业为宗旨,紧扣一个字,坚持(竹)、(竹)、(竹)并举,结合,突出重点勇创新,注重质量抓精品,以进一步开创竹产业尤其是竹文化研究工作新局面,树起研究会新形象,为建设美丽幸福新临安作出新贡献。当前要着力抓好以下几个要点:

    首先,抓编纂临安竹文化志要有新特色。目前,临安是全国建立县级竹文化研究会的独生子,所以编制一本竹文化志也是独此一家,无可借鉴。由于研究会领导重视,今年上半年来,此项工作已着手筹备,并制订了《纲目》初稿。应该说,写有其与一般其它产业《志》类似的在章节、内容、布局、顺序等都有共性的一面,但一定要从临安实际出发,突出自己个性,写出的特色,展现精品风貌。例如,《纲目》中第一章第一节《临安竹子裁种历史》的现代一节,内涵十分丰富。因为临安竹子多种类、多品种,尤其是菜竹和竹子竹笋加工呈现出当今风貌,是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后新发展的果实,再加上竹文化兴起,都是现代史内的事,资料十分丰厚。这就是临安的特点也是重点。

    其次,抓《天目竹韵》会刊要有新起色。6年来研究会《会刊》共出了20期,刊登文章600余篇,都受到领导和会员们肯定和好评。当然每期会刊都要保持一定质量,是不容易的。目前,存在的一个短板是写文章的力量在削弱,团队在缩小,尤其是年轻人。因此,当务之急是要立足于广大会员群体,保持一支热情关爱会刊、积极支持会刊、经常写作投稿的竹文化研究队伍。研究会领导要在鼓励稳定现有写稿力量的基础上,重视培养充实新鲜血液,发挥好老中青的整体优势,保持这支队伍不散不弱,使《会刊》永葆青春,质量不断提升,成为竹文化宣传交流一个亮点频频的窗口

    第三、抓天目竹博馆建设要有新风貌。临安建各类展览馆不少,但至今没有一个竹博馆。这是列入研究会硬件建设中最重要的一个项目。最近,作为承担这一建设任务的竹种园已制订了规划,初步提出了建设思路与设计方案。其一个鲜明特点是园中建馆,馆园结合。所以,在布展内容上围绕全面、规范、大气要求,要坚持实物与图片相结合,宜物则物,宜图则图,图物相适,图文并茂的原则,突出精品,彰显新意,特色夺目,亮点纷呈。要着力做好标本展、工艺品展、竹家具展、竹制乐器展等8个展区文章,致使展品的文化元素,展厅的文化价值,博物馆的文化软实力,都能全面精致地展现出来,给参观者以美的享受和艺术的熏陶。

    第四,抓杭州竹文化园要有新业绩。几年来,杭州文化园是在竹种园单纯的竹种质资源收集、繁育和经验的基础上,实施转型升级、促进一二三产融合发展而逐步建立起来的。该项目是竹文化研究会的品牌工程,规划早,动手早,起步早,单规划就先后请农林大学专家编制修改了两次,五区一带核心部分,体现了思路清晰,目标明确,分区科学,内容精致,布局合理的特点。当务之急是要以筹资为导向,积极争取政府和有关部门资金支持。应看到,凡农业企业都是低利润的,而竹种园与竹文化园与一般农业企业不同,公益性、服务性较强,利润更低。政府应予以更多关爱和支持。同时,通过招商引资等渠道,力争多路进财,为加快文化园建设提供足够的资金支撑。能使该园建设与竹博馆建设大小两颗临安的竹文化明珠,交相辉映,相得益彰,力争创建全国一流的竹文化园。

    第五,抓竹文化养生旅游要有新亮点。这是适应区委区政府提出的全域景区化的一项创新举措和新产业,基础条件较好。要立足于丰厚的文化内涵和资源优势,按照现有把森瑞竹业、白水涧景区、万亩雷竹基地、西马克竹笋加工和竹种园串点成线的初步设想,抓紧搞好详规,使第一条竹文化养生旅游线跃然于规划图本上并尽早付之实施。为临安养生旅游开拓一个新亮点。

(作者系原临安市农村经济委员会主任)


加入收藏】 【 打印】 【     】 【 背景颜色】【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