蔬菜
当前位置:首页
 > 产业指导 > 蔬菜
蔬菜生产中氮肥的施用技术
发布时间:2019-10-28 15:15:57  作者:  来源:区农业农村局

    在生产无公害蔬菜的过程中,若氮肥施用方法不当,会造成蔬菜污染,使得蔬菜品质下降、病虫害增加、贮藏时间缩短、烂菜率提高。因此,菜农在生产中应采取合理的施用技术,确保蔬菜产品的无公害化。

    1、控制氮肥用量。应尽量减少氮肥施用量和施用次数,以降低蔬菜中硝酸盐(易导致人体亚硝酸盐中毒)和氨(易导致烂菜)的含量。亩用量应控制在标准氮20公斤以下,高肥力的菜地控制在10公斤以下或不施氮素化肥。70~80%的氮肥作基肥全层深施,20~30%作追肥深施,且中期管理以人畜粪肥为主。

    2、选施铵态氮肥,忌用硝态氮肥。铵态氮肥施于蔬菜(忌表施),一般氮的污染少,危害轻,烂菜少;而以硝酸态氮肥施于蔬菜,造成蔬菜硝酸盐富积,对人体危害大,也容易感染病菌,烂菜严重。因此蔬菜氮肥除控制用量外,应选施碳铵、硫铵、氨水等铵态氮肥和尿素,忌施硝酸铵和含硝态氮的复合肥。

    3、氮肥要深施,忌表施。氮肥施地表或浅层可增加与空气、阳光直接接触的机会,造成氮肥挥发损失或硝酸盐的含量加重,污染蔬菜。一般应深施12~15厘米。根系发达的茄果类、根菜类还应打窝施在15厘米以外的根层。

    4、追肥提倡早施。蔬菜体内硝酸盐含量随着追肥后时间的延续而逐渐减少,因此氮肥追施宜早不宜迟,特别是叶菜类和生育期短的蔬菜,切不可在生长中后期过多施用,一般在苗期施用为好,收获前25天就应停止施用氮素化肥。

    5、叶菜类忌叶面喷施氮肥。蔬菜旺长期喷施氮肥水溶液,菜嫩、色泽好,产量也高。但叶面喷施氮肥后,铵离子与空气接触易转化成硝酸根离子被叶片气孔直接吸收,且叶菜类蔬菜一般生育期较短,易成倍地增加叶片中硝酸盐的含量。因此,对于叶菜类蔬菜,最好不要叶面喷施氮肥,特别是在收获前一个月内更不能喷施,以免严重污染蔬菜,降低产品质量。

加入收藏】 【打印】 【  】 【背景颜色】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