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笋
当前位置:首页
 > 产业指导 > 竹笋
专家为“天目笋干”文化建设建设出点子、谋思路
发布时间:2019-10-29 09:30:09  作者:徐萌  来源:区农业农村局

近日,区农林技术推广中心特邀区竹文化研究会相关专家一起赴於潜镇杨洪村,为该“天目笋干”文化体验基地建设出谋划策。

“天目笋干”原产地自然地段主要为临安行政区域范围天目山区,产地环境优越,全区现有笋干竹面积4.26万公顷,年产“天目笋干”4700余吨。“天目笋干”主要由鲜嫩早笋、石竹笋等精制而成,以“清鲜盖世”、“甲于诸蔬”著称。传统品种有“焙熄、扁尖、肥挺、秃挺、小挺、直尖”等特点,历来销往沪杭、港澳等地,因其风味独特,鲜嫩无双在国内外享有盛誉再加上产量所限和加工工艺独特,使市场上真正的“天目笋干”一货难求。但近年来,市场上出现了粗制滥造“天目笋干”,过多使用盐分,质量次,口感差;同时,假冒天目笋干横行,严重影响了“天目笋干”的美誉度

为正本溯源,把“天目笋干”真正做成一张闪亮的金名片,区农业农村局按照《临安区竹产业振兴三年行动》部署,计划在於潜镇杨洪村建设“ 天目笋干”文化体验基地。建设内容包括竹文化展示馆面积150平方米;竹文化演示区、体验区面积550平方;培育3000平方露天竹园。届时,游客可以在基地内认识“天目笋干”的原料品种,亲自动手挖笋,参与传统工艺加工流程,品尝原汁原味的“天目笋干”,了解“天目笋干”的传说与故事。

於潜镇杨洪村是天目笋干正宗的原产地之一,全村笋干竹资源丰富,拥有石竹13000余亩,早笋竹10000亩,有“天目竹都”的美誉,是杭州十大最美竹乡之一。天目笋干制作也是该村村民的传统纯手工艺,一代代耳濡目染传至现在。在该村开展“ 天目笋干”文化体验基地建设,结合该村现有的问宣桃花纸非遗文化亲子体验,蝴蝶谷探幽等资源,旨在打造出一条“住农家民宿,吃竹笋土菜,玩蝴蝶峡谷,做天目笋干”的乡村旅游之路。

加入收藏】 【打印】 【  】 【背景颜色】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