蚕桑
当前位置:首页
 > 产业指导 > 蚕桑
桑园套种雪里蕻模式
发布时间:2019-02-15 11:16:21  作者:  来源:农村信息报

       

        近年来,蚕桑产业形势低迷,养蚕效益下滑。为提高桑园效益,临安等地探索出“桑园-雪里蕻”高效栽培模式。该模式是在桑园套种雪里蕻,不仅能改善土壤结构,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还能充分利用冬季桑园空闲资源,提高土地产出率和经济效益,促进农民增收。目前,该模式主要在杭州、嘉兴、湖州等蚕区推广应用。

        产量效益

        通过对核心基地调查,该模式亩产雪里蕻鲜叶可达3600千克,通过制成雪里蕻干菜,可实现增值,亩产值约3600元;加上少施化肥农药,每亩可节本200元,累计每亩可效益增加达3800元。(注:雪里蕻净利润包括腌制加工增值,未计算自投劳力。)

        茬口安排

  雪里蕻9月下旬播种育苗,10月中下旬移至桑园,翌年3月中下旬收获。桑园从4月下旬开始采叶养蚕,10月中旬养蚕结束。

  关键技术

  品种选择。根据蚕桑生产需要,选择适宜冬闲桑园套种的雪里蕻品种有“甬雪3号”和“秀溪1号”。

  精细育苗。选择土壤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桑地作为育苗苗床,一般秧本田比为1∶10左右。每亩用复合肥30千克,人粪及畜禽沼液1000千克作底肥。土地平整后,进行土壤杀虫处理。在9月下旬适时进行播种育苗,播后盖草木灰,最好盖草保持土壤湿润,待到80%发芽时,揭去遮盖物。做好苗期的锄草治虫工作,及时拔除杂草。待苗长至10-15厘米高、5-6片叶子时,挑选壮苗移栽入园。

  大田管理。10月下旬移栽到桑园,移栽时要施足底肥。在两行桑树之间种植一行雪里蕻,每亩种植密度在1200株左右。种后浇好定根水。追肥要求在年内年外各施两次,第一次在栽种后20-30天;第二次在年底前,每亩用尿素5-7.5千克加过磷酸钙12-15千克,加水15-20担浇施。在雨水前、后(2月中旬)亩施复合肥15千克,确保雪里蕻棵型大,产量高。

  适时采收。收获时间,早熟品种在次年3月中旬雪里蕻开始抽苔时收割。选择晴天采收,采后直接放在桑地摊晒,待叶子干瘪后再进行清洗和腌制加工处理。中迟熟品种按此标准适时采收处理。

  套种桑园管理技术

  桑园套种可以让时间和空间得到充分利用,在桑园管理上做到合理养蚕布局,确保种菜、养蚕两不误。在低产老桑园或新建桑园时,可适当降低桑树栽植密度。桑树品种“强桑1号”的种植密度以750-800株/亩为宜。在晚秋蚕结束后,适时剪梢、整枝、清洁桑园,及时进行桑园翻土,采用中耕机进行耕地,以提高作业效率和耕作效果。同时做好桑园病虫害的防治措施,根据雪里蕻种植技术要求加强管理,在春季要加强桑园清沟排水工作,防止渍害影响。

 

加入收藏】 【打印】 【  】 【背景颜色】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