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凉峰镇杨溪村由原义干、洲头两个自然村合并而来,辖区面积8.8平方公里,有村民小组23个,人口1392人。2018年村集体经济总收入45万元,主要来源为上级补助,经营性收入6万元,主要来源为忠孝文化旅游收入。
杨溪村人文古迹丰富,文化底蕴深厚,宋明时期,义干是唐昌巨镇,有1000余灶,4000多人口,有“千家村”之誉,有着“七十二口井,八十四条弄”之传说。元末村民陈斗龙,历尽艰辛,六年寻母,终得骨肉团聚,明世宗朱厚熜敕封陈斗龙“孝子”,建孝子祠。南宋名将韩世忠晚年隐居于此地,卒后墓葬于义干。因村里有“忠臣孝子”,故杨溪村被誉为“忠孝第一村”。现在仍然保存着孝子祠、郎氏宗祠、韩世忠墓、五圣桥等古迹,还保存了一批清代和民国时期的民居,有省级文保单位孝子祠,杭州市级文保单位郎氏宗祠,有临安区级文保点韩世忠墓、永安桥(五圣桥)、洲头199号私塾等,是浙江省文化示范村,2016年杨溪村入选中国传统村落名录。
近年来,杨溪村通过争取区市各级项目扶持资金,开始种植“梧桐树”,先后实施了特色文明村、历史文化特色村、美丽乡村、传统村落保护、生态修复、村落景区等项目,村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柏油浇筑的村道变宽了,石板铺就的小巷变静了,房前屋后变洁了,老墙上的黑白画讲述孝子故事,转角间的小品让人眼前一亮,朗朗幼子的《弟子规》响彻云宵……
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经过镇村两级的不懈努力,打造出了杨溪忠孝文化旅游。但在村的北面有一片约100年历史的古民居,共15幢老房子,3600平方米,大多为徽派建筑,天井设置、马头墙、精美的 “三雕”(石雕、砖雕、木雕),置身其中,能勾起不尽的乡愁。为了让这批古民居得以保护和开发,杨溪村在各项建设中,一直有意识地没有“理睬”它们,直到杨溪村各项基础建设完成、忠孝文化旅游提升了知名度后,开始引凤工作。
2019年年初,杨溪村经多方酝酿,广泛征求意见,对建新未拆旧的一户多宅古民居进行集体回购,对一户一宅的古民居进行集体一次性租赁,将古民居群的产权或使用权回收到村集体,再由村集体统一打包,对外招租。村于7月24日在区产权交易平台对8幢古民居约3588.3m²进行租赁权交易,由自然人章雪洲以580万元租金,取得40年租赁权成交。在租赁期内形成的所有资产无偿归杨溪村集体所有。剩余的第二批古民居正在招商洽谈中。
通过项目建设美化招商环境,杨溪村种下了“梧桐树”,盘活现存资源,引进“金凤凰”,为繁荣乡村旅游和壮大集体经济作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