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1231231
索引号 002508510/2021-68672 公开形式 主动公开
公开范围 面向社会 公开时限 长期公开
发布单位 区统计局 成文日期 2021-01-15
统一编号 有效性
三季度全区房地产市场运行分析
日期:
2020-10-30 15:50
来源:
区统计局
浏览量:

1-9月,全区上下合力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房地产市场运行平稳开局,厚积薄发,投资与销售等主要指标逐级向好,实现较大幅度提升。

一、房地产运行基本情况

1-9月全区房地产投资完成201.72亿元,同比增长43.8%,房地产销售面积完成196.29万方,同比增长11.4%,增幅较一季度大幅度回升。

(一)投资总量节节攀升。今年以来,受新冠疫情影响,社会经济发展整体放缓,房地产市场一季度低于固定资产投资增速,4月发力追平总量增幅后持续发力,1-9月实现增幅43.8%,高出一季度增幅42.2个百分点,高出固定资产投资16.7个百分点,在项目投资增长持续乏力的劣势情形下,成为今年以来投资增长的主要支撑。房地产投资总量在整个杭州地区的占比达到8.1%,同比提升2.3个百分点。

(二)项目规模不断扩大。截至9月底,库内在建房地产项目100个,其中20亿元以上项目24个,10-20亿元项目29个,比去年同期分别增加10个、9个。从项目规模看,1-9月10亿元以上项目计划总投资合计突破千亿元,达到1042.4亿元,同比增长55.4%;从投资完成额看,20亿元以上项目完成投资96.4亿元,同比增长83.6%,10-20亿元项目完成投资62.7亿元,同比增长33.4%。

(三)新项目加快上马。1-9月,全区新增临安区天目医药港ZX11-F-25C地块商住项目、滨江湖光山社(五、六期)、世茂同人山庄项目等房地产开工建设项目20个,计划总投资达到244.4亿元,本年完成投资21.3亿元,拉动房地产投资增幅上升34.7个百分点。

(四)房地产销量居前。1-9月,全区成交商品房住宅17091套,商品房销售面积196.3万平米,实现成交金额367.1亿元,同比分别增长7.2%、11.4%和24.5%。1-9月房地产销售面积仅次于余杭、萧山,在杭州地区的排位居于第三位。自开年以来商品房库存总量也在递减,截至9月份,全区商品房待售面积量总计47.8万方,相比年初2月份下降4.2万方。

二、房地产运行中需关注的问题

随着房地产市场的快速发展,发展带来的城市面貌更新、基础设施配套提升等成效显现,但此中也存在不少需进一步关注的问题。

(一)楼盘销售冷热不均。部分品牌好、品质优、区位好的楼盘占据了市场的主要销售份额,如印象苕溪城、北樾府、金基青云山居四期、玖晟府等销售面积在5万方以上的12个项目合计成交79.4万方,占全市销售的40.4%。然而在1-9月实现销售的92个楼盘中,有30个楼盘的销售面积在5000平米以下,仅占全区销售面积的3.5%。部分楼盘建成多年,由于地理位置、总价、开发商等综合因素至今仍有待售,比如早已竣工的浅水湾庄园、华特山庄、大华西野风韵一期等项目。

(二)库存仍存在抬头上升的压力。尽管当前商品房库存同比下降,但随着土地出让的加快及房产企业开发意愿的增强,1-9月施工面积达1182万方,比去年同期增长311万方,同时接下去依旧有众多新项目动工上马,加之目前库存量,如限购等政策一旦出台,可能会导致楼市整体趋势改变,那今后全区房地产库存上升的情况仍不可避免。

(三)房产投资占固定资产比重过高。随着土地供应量的大幅提升及棚改、城市建设的加快,房地产投资逐年提升,从2018年开始,房产投资的占比突破50%,而1-9月在全区固投总量的占比达到了74.6%,比去年同期提升8.7个百分点,在七区县中排位第一。长期依赖房地产,对宏观经济的发展影响不利,需警惕房地产市场拐点出现后的投资断崖式下降风险。

三、房地产运行下一步趋势预判

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既利当前又惠长远,对落实“六稳、六保”具有重要意义。

(一)房地产开发投资近两年将保持增长态势,但增幅预计逐渐下滑。从目前市场环境以及存量项目来看,全区房地产投资短期仍会向好。受存量土地的减少、房产限购、限售等政策的进一步出台落地影响,普通商品房开发增速将有所放缓。根据各类因素预测分析,全区本年房地产投资将保持在45%左右的增幅,增幅回落可能会延续到明年下半年,增幅曲线下移并在一定时期内保持平稳。

(二)各类需求仍将存在,销售行情将维持一定时间的旺盛期。自2016年底刚需以及2017年投资需求集中出现,销售跃上新台阶。从这两年的销售数据看,刚性需求有所下降,投资需求则依旧旺盛。依靠融杭发展、后G20与亚运会机遇、主城区的挤出效应等利好因素,房屋尤其是住宅销售短期乐观。但若撤市设区三周年后市场要加入限购区域,则投资需求会立马被大幅压制,市场很难凭借本地刚需来承载,销售行情会骤冷,需要引起重视。

分享:
字体: [

]
打印
索引号 002508510/2021-68672
公开形式 主动公开
公开范围 面向社会
公开时限 长期公开
发布单位 区统计局区统计局
成文日期 2021-01-15
三季度全区房地产市场运行分析
发布时间:2020-10-30
信息来源: 区统计局
浏览量:

1-9月,全区上下合力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房地产市场运行平稳开局,厚积薄发,投资与销售等主要指标逐级向好,实现较大幅度提升。

一、房地产运行基本情况

1-9月全区房地产投资完成201.72亿元,同比增长43.8%,房地产销售面积完成196.29万方,同比增长11.4%,增幅较一季度大幅度回升。

(一)投资总量节节攀升。今年以来,受新冠疫情影响,社会经济发展整体放缓,房地产市场一季度低于固定资产投资增速,4月发力追平总量增幅后持续发力,1-9月实现增幅43.8%,高出一季度增幅42.2个百分点,高出固定资产投资16.7个百分点,在项目投资增长持续乏力的劣势情形下,成为今年以来投资增长的主要支撑。房地产投资总量在整个杭州地区的占比达到8.1%,同比提升2.3个百分点。

(二)项目规模不断扩大。截至9月底,库内在建房地产项目100个,其中20亿元以上项目24个,10-20亿元项目29个,比去年同期分别增加10个、9个。从项目规模看,1-9月10亿元以上项目计划总投资合计突破千亿元,达到1042.4亿元,同比增长55.4%;从投资完成额看,20亿元以上项目完成投资96.4亿元,同比增长83.6%,10-20亿元项目完成投资62.7亿元,同比增长33.4%。

(三)新项目加快上马。1-9月,全区新增临安区天目医药港ZX11-F-25C地块商住项目、滨江湖光山社(五、六期)、世茂同人山庄项目等房地产开工建设项目20个,计划总投资达到244.4亿元,本年完成投资21.3亿元,拉动房地产投资增幅上升34.7个百分点。

(四)房地产销量居前。1-9月,全区成交商品房住宅17091套,商品房销售面积196.3万平米,实现成交金额367.1亿元,同比分别增长7.2%、11.4%和24.5%。1-9月房地产销售面积仅次于余杭、萧山,在杭州地区的排位居于第三位。自开年以来商品房库存总量也在递减,截至9月份,全区商品房待售面积量总计47.8万方,相比年初2月份下降4.2万方。

二、房地产运行中需关注的问题

随着房地产市场的快速发展,发展带来的城市面貌更新、基础设施配套提升等成效显现,但此中也存在不少需进一步关注的问题。

(一)楼盘销售冷热不均。部分品牌好、品质优、区位好的楼盘占据了市场的主要销售份额,如印象苕溪城、北樾府、金基青云山居四期、玖晟府等销售面积在5万方以上的12个项目合计成交79.4万方,占全市销售的40.4%。然而在1-9月实现销售的92个楼盘中,有30个楼盘的销售面积在5000平米以下,仅占全区销售面积的3.5%。部分楼盘建成多年,由于地理位置、总价、开发商等综合因素至今仍有待售,比如早已竣工的浅水湾庄园、华特山庄、大华西野风韵一期等项目。

(二)库存仍存在抬头上升的压力。尽管当前商品房库存同比下降,但随着土地出让的加快及房产企业开发意愿的增强,1-9月施工面积达1182万方,比去年同期增长311万方,同时接下去依旧有众多新项目动工上马,加之目前库存量,如限购等政策一旦出台,可能会导致楼市整体趋势改变,那今后全区房地产库存上升的情况仍不可避免。

(三)房产投资占固定资产比重过高。随着土地供应量的大幅提升及棚改、城市建设的加快,房地产投资逐年提升,从2018年开始,房产投资的占比突破50%,而1-9月在全区固投总量的占比达到了74.6%,比去年同期提升8.7个百分点,在七区县中排位第一。长期依赖房地产,对宏观经济的发展影响不利,需警惕房地产市场拐点出现后的投资断崖式下降风险。

三、房地产运行下一步趋势预判

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既利当前又惠长远,对落实“六稳、六保”具有重要意义。

(一)房地产开发投资近两年将保持增长态势,但增幅预计逐渐下滑。从目前市场环境以及存量项目来看,全区房地产投资短期仍会向好。受存量土地的减少、房产限购、限售等政策的进一步出台落地影响,普通商品房开发增速将有所放缓。根据各类因素预测分析,全区本年房地产投资将保持在45%左右的增幅,增幅回落可能会延续到明年下半年,增幅曲线下移并在一定时期内保持平稳。

(二)各类需求仍将存在,销售行情将维持一定时间的旺盛期。自2016年底刚需以及2017年投资需求集中出现,销售跃上新台阶。从这两年的销售数据看,刚性需求有所下降,投资需求则依旧旺盛。依靠融杭发展、后G20与亚运会机遇、主城区的挤出效应等利好因素,房屋尤其是住宅销售短期乐观。但若撤市设区三周年后市场要加入限购区域,则投资需求会立马被大幅压制,市场很难凭借本地刚需来承载,销售行情会骤冷,需要引起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