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林动态
当前位置:首页
 > 三农动态 > 农林动态
退化雷竹林改造后出笋期长达八个月?原来他是这么做的...
发布时间:2020-03-05 09:20:17  作者:  来源:区农业农村局

潜川镇乐平村老顾的雷笋基地,我们可以看到竹林被盖上了厚厚的砻糠,足足有30厘米厚,如同盖上了一条天然的棉被不少笋尖上都已钻出了砻糠。

见到老顾时,他还正在采挖新鲜的雷笋,脸上洋溢着灿烂的笑容。“我这个雷笋又大又鲜嫩,卖出去单价都要比人家的贵一块呢!”老顾骄傲地说。“我种的雷笋个头比一般的都要大,最大的有一斤八九两呢!秋笋最大的也有一斤四两左右。个头大、品质好,价格自然就上去了……”

老顾近几年陆续续的流转来了20多亩的雷竹林。刚流转过来的雷竹园,几乎全是枯竹,必须花大力气进行深度清理改造。但是老顾并不灰心,他看好雷笋的市场前景。为了更好地管理雷竹园,老顾联系了区农业农村局相关业务站室,在他们指导下看了不少书,也观摩了不少成功案例。

“厚积而薄发,只有有过硬的种植技术,真正掌握雷笋的习性,才能收获更高品质的雷笋。”对于雷竹园的管理,老顾拥有自己的一套办法。他将竹园的竹子只能保留20%其余用于培育新竹善于动脑筋的他用微喷滴灌的方法保证雷竹园里的水分,这样既能抗旱,又能科学合理地保证水肥一体化。“一方面, 水要跟上另一方面,土壤结构要改良。一般四年生以上老竹要砍掉更新。竹园也要优化,竹子之间要有充足的生长空间,保证充足的阳光和空气。

在勤劳的老顾努力下,一块块杂草丛生、枯黄的雷竹园变得郁郁葱葱,截至目前,雷竹林已经改造完了4余亩。辛勤的劳动、加上科学的管理,带来了丰厚的回报。据老顾介绍,雷竹虽是有季节性,但是的雷笋成产期却能从每年八月到次年四月;刚流转来的没有经过改造的竹林亩产值才几百块没有什么收入,已改造完成的4余亩竹林亩产值达到5万元,4亩总产值20万以上而且种植出来的笋肥大鲜嫩、爽甜可口,每天挖出的雷笋不一会儿就会被一抢而空,真正实现了“人无我有,人有我优”。

区农业农村局植保首席祝小祥对老顾竹园的土壤进行了分析,他表示这里的土壤毛根很发达,和老顾施的有机肥是分不开的。采用有机肥,一方面可以松土,另一方面可以调节土壤酸碱度,让雷竹更好地吸收养分,提升产量及笋的鲜嫩程度。

竹子首席张有珍表示,老顾竹园原来是退化竹园,流转过来进行了改造,是成功的典范,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一是在肥料的使用上,以土渣肥、有机肥为主,土壤改造良好;二是在水肥管理上,引水带,采用微喷滴灌,既喷洒均匀,又能节约用水,及时调控水,控制水分工作做得好,才能出笋早,鲜嫩;三是钩梢钩得好,钩得早,未发生雪压的情况;四是病虫害防治比较及时。

据不完全统计,我区十万余亩竹园正在退化,改造竹园是刻不容缓的事情。接下去,我区将根据实际情况采用水旱轮作、有机肥加客土、三年加客土延缓退化、严格控制密度等方法改造退化竹园。


加入收藏】 【打印】 【  】 【背景颜色】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