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虫情报
当前位置:首页
 > 病虫情报
农作物病虫情报(做好玉米田草地贪夜蛾防治)
发布时间:2020-05-20 15:09:55  作者:  来源:区农业农村局

草地贪夜蛾又称秋黏虫,主要取食为害玉米、甘蔗、水稻等禾本科作物。据本站板桥灵溪、潜川乐平等地测报点监测调查,今年5月15日草地贪夜蛾成虫,5月18日首见幼虫为害,虫龄为1由于草地贪夜蛾为迁飞性害虫,已在我国南方定殖,目前蛾子陆续迁入我区,春玉米大多处于苗期,适宜草地贪夜蛾取食为害,预计今将为偏重发生趋势

意见 

1、防治策略: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植保方针,采取“综合防控,治早治小”策略,各地应积极对玉米种植田块开展全面调查,掌握草地贪夜蛾虫情,同时兼顾甘蔗、高粱、水稻等寄主,如首次发现或遇虫情急剧变化,须及时上报,同时对达标田块实施喷药防治提倡采用理化措施诱杀控制成虫数量,以减少成虫采卵;掌握低龄幼虫防治关键期开展化学药剂防控,降低作物被害率,减少产量损失。

2、幼虫防治技术:掌握在低龄幼虫的防控最佳时期(1~3龄幼虫),施药时间选择在清晨或者傍晚,注意喷洒在玉米心叶、雄穗和雌穗等部位。(1)生物防治:在卵孵化初期选择BT以及多杀霉素等生物农药。(2)应急防治:虫口密度达到10头/百株时,可亩用60g/L乙基多杀菌素悬浮剂20—30毫升、或10%溴氰虫酰胺悬浮剂20—30毫升、或5%虱螨脲乳液40毫升+5%甲维盐水分散粒剂20克、或20%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15毫升、或150g/L茚虫威乳油10—20毫升等兑水45公斤喷雾防治。注意轮换用药,减轻抗药性。氯虫苯甲酰胺、溴氰虫酰胺等酰胺类农药在蚕桑区慎用。


加入收藏】 【打印】 【  】 【背景颜色】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