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330185/2020-59486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公开范围 | 面向社会 | 公开时限 | 长期公开 |
发布单位 | 区农业农村局 | 发文日期 | 2020-06-12 |
山地蔬菜成为临安农民增收、农村创富的绿色产业
这几天,一走进临安清凉峰镇九都、昌化镇朱穴、太阳镇景村寺坞等地,可见郁郁葱葱的田间人头攒动,一片忙碌的景象,农户们有的正弯腰采摘、有的正把鲜嫩的茄子往三轮车上搬。
目前正值山地蔬菜上市初期,清凉峰等地每天都有5万公斤左右的山地茄子销往杭州市场,接下来四季豆、南瓜、黄瓜、番茄、鲜食玉米等也将进入上市旺季,绿色、营养、健康的“天目山”生态蔬菜将满足大都市居民的味蕾。
“我们用的都是腐熟农家肥,采用剪枝复壮新技术,种出来的茄子颜色亮丽、口感纯正,亩产可达6000公斤,亩收入2.5-3.0万元。从6月初上市一直要采摘到11月初,天天到地里来采采,多高兴!”,太阳镇景村寺坞茄子种植户周小香溢不住满脸的笑容。
“这样的落苏摘摘都开心!”正在田间采摘的大妈谈着方言津津乐道。
清凉峰、昌化、太阳等镇地处海拔两三百米的地块,以往大多数以种植水稻、玉米、番薯、油菜等粮油为主,经济效益较低。近年来,在农林部门的悉心指导下,三个镇均成立了山地蔬菜专业合作社,积极转变以往单一的经营方式,采取“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模式,发展山地茄子规模化种植,以“一村一品”经济,带动乡村振兴。
为进一步提高农户的种植水平,区蔬菜首席专家邵泱峰及其技术团队成员经常深入田间地头,就山地蔬菜的播种育苗、田间管理、精准施肥、病虫害绿色防控等开展技术培训,手把手指导农户生产;同时,利用微信平台等新媒体途径,及时为农户解疑答难,解决生产种植过程中碰到的实际问题,为临安山地蔬菜的绿色高质量发展提供保障。
蔬菜生产一头连着居民的“菜篮子”,一头连着农民的“钱袋子”,是民生问题也是产业课题。近年来,我区依托丰富的山地资源,大力发展生态山地蔬菜,利用山地气候差异实现蔬菜错季上市,满足了大中城市夏秋蔬菜生产淡季的“菜篮子”需求,带动了山区农民消薄增收。
据统计,2019年临安山地蔬菜种植面积3.6万亩,产量8.1万吨,产值3.67亿元,在全区蔬菜产业中面积占21.8%,产值占到56.3%,预计今年全区山地蔬菜面积将达到3.7万亩、产量8.5万吨、产值4.0亿元。山地蔬菜将成为我区农业种植业中效益最好、对农民增收贡献较大的绿色创富产业。
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