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002508115/2020-59241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公开范围 面向社会 公开时限 长期公开
发布单位 区府办 发文日期 2020-07-03
统一编号 有效性
关于区政协九届四次会议第130号提案的复函
日期:
2020-07-03 09:10
来源:
区府办
浏览量:

刘文超委员:

您在区政协九届四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推进百姓民生工程的建议》(第130号)由我单位主办,教育局、卫生健康局、住建局、城市管理局、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规划和自然资源分局协办。在办理过程中,相关职能部门积极配合,形成合力。现将办理情况函复如下:

一、关于教育提升方面

近年来,我区锚定“学在临安,打造‘美好教育’临安样板”目标,围绕“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区”创建,推进临安教育高质量发展。一是加快推进学校建设项目落地建成。自2018年以来,我区深入实施《临安区新一轮教育基本建设三年行动计划》,投入30.4亿元建设27个学校项目。其中,西林小学、锦北中心幼儿园等项目已建成投用;城北小学、青山湖科技城二小、藻溪小学、颊口小学、石镜小学等16个项目计划今年建成交付使用。目前,青山区块的科技城第二小学已在青山初中过渡校区,2019年已招收一年级新生239人,2020年9月学校将竣工交付使用,届时将有36个班规模,青山区块的小学入学紧张问题将得到缓解。二是推进民办教育优质规范发展。2019年,区教育局认定杭州希城教育培训学校有限公司、杭州临安住在村教育培训学校有限公司和杭州临安魔方培训学校有限公司为临安区民办学校“五星级单位”。2020年,我区将继续严格校外培训机构办学许可证的审批,进一步健全校外培训机构的联防联控管理机制。开展民办学校(幼儿园、校外培训机构)分类登记,做好“双随机”抽查和日常巡查督查工作,督促民办学校规范、健康、有序发展。三是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树立科学的义务教育质量观,全面提升基础教育质量。规范办学行为,严格执行国家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切实落实“减负”措施。实施新名校集团化战略,加强与杭城名校集团化办学,深化城乡学校(幼儿园)互助共同体、名师乡村工作室建设。深化“互联网+义务教育”,工作扩面至200人以下小规模学校,同时进一步提高活动开展的实效性,进一步推进城乡均衡发展。实施初中教育质量提升工程,加快提升公办初中办学质量。

二、关于医疗提升方面

医疗卫生服务事关群众切身利益,近年来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我区卫生健康事业发展。一是出台了《临安区医疗卫生设施及急救中心布局专项规划》,相继启动於潜人民医院、区中医院、昌北人民医院、区人民医院、安康医院、昌化中医骨伤医院等7个医院项目,总投资33.1亿元。二是制定了《杭州市临安区卫生健康人才工作实施意见》,实施基层基础人才提升、名医名科培育、招才引智三大工程,为我区融杭发展、“三化三区”、“健康临安”建设提供强大的卫生人才支撑。三是开展县域医共体建设,创新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优化资源配置,实施一体化管理和连续式服务,构建区、镇(街道)、村(社区)三级医疗卫生机构分工协作机制和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就医格局。随着各项工程、项目的推进落地,将极大地提升区域医疗卫生服务水平和能力。

另外,现我区各公立医疗机构药品采购根据“临安区基本药品目录”执行,该目录以保障基本医疗服务需求为主,部分新特药和特殊病种用药没有纳入,针对存在“缺医少药”的现象,将结合需求群体、同类药物品规和临床发展,适时补充,尽量满足群众健康需求。

三、关于环境提升方面

一是统筹推进垃圾分类工作。2019年,我区成立了由区委区政府两位主要领导担任“双组长”的垃圾分类领导小组,成功创建垃圾分类市级示范小区15个,建成“定时定点”投放小区9个,居住区、公共机构、企业等实现生活垃圾分类覆盖率100%,年处理5万吨易腐垃圾处置项目投入运营。今年,我区计划完成81个小区“定时定点”投放全覆盖,城区新建23个回收站点,农村地区完成270个建制村再生资源回收站点的建设。完善清运体制,更新运输车辆,全面推进居住小区及时清运、分类清运,实现商业街“定时定点”清运覆盖100%。实行规范收运,推进机关事业单位、学校医院食堂及中型以上餐饮易腐垃圾规范化收运100%。同时,加大对小区、企业、餐饮及农贸市场等业态的检查执法力度,强化垃圾分类“日检查、周通报、月点评”制度,创新垃圾分类新模式。二是加强建筑工地、装修现场巡查监管。强化科技赋能,依托城管综合指挥中心监控摄像,采取“科技+”模式加强建筑工地、装修现场的巡控,及时处置扰民行为,提升监管效率。同时,依法加强工地、装修围挡不规范、出入口污染、噪声扰民等违法行为查处力度,提升施工、装修规范程度。加强部门联动,组织城管、住建、生态环境等部门定期开展专项整治,全面落实工地、装修业主主体责任,强化源头管控。2019年,我区共查处建筑施工扰民案件143件,装修违法占道案件42件。

四、关于文化体育提升方面

近年来,我区全面贯彻落实《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实施意见》文件精神,对照《浙江省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2015-2020年)》,查补短板、狠抓落实,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迈上新台阶。一是抓设施建设,不断提升城乡公共文化服务能力。区图书馆、文体会展中心、非遗展示馆、博物馆相继建成投入使用,区剧院完成改造,区文化馆搬迁新址。全区18个镇(街道)综合文化站全部达标。截至2019年底,全区建成农村文化礼堂234个。我区人均体育场地面积2.11平方米,相比2018年增幅达3.73%;公共体育设施开放率达到100%,符合开放条件的53所中小学校向社会开放;我区1266个场地已100%纳入省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信息平台;完成杭州市公共提升工程4处;对全区54个行政村、社区及居委会进行了器材有机更新,同时开展全区健身设施器材大检查。二是抓网络建设,不断完善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按照“结构合理、城乡均衡、网络健全、惠及全民”的要求,积极推动图书馆总分馆制建设,区图书馆人均藏书量1.4册,镇(街道)图书分馆实现全覆盖,农家书屋、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基层服务点建设实现行政村全覆盖,基层文化场所无线wifi建设实现镇、行政村全覆盖;农村公益电影放映实现“每月每村放映一场电影”的目标;实现“三馆一站”免费开放,服务实效不断提升。三是抓活动开展,不断丰富群众文体生活。按照“三贴近”要求,广泛开展文艺演出、艺术培训、文化走亲等丰富多样的群众文化活动。近三年,累计送戏下乡324场,送图书下乡96623册,送电影下乡10008场,有力。2019年开展全民健身活动,举办80人以上规模的全区性各类体育赛事(活动)51次。同时,着力打造特色文化品牌活动,培育形成了钱王文化艺术节、清明恭祭钱王、畲族三月三文化旅游节、指南红叶节、湍口馒头节、太阳庙会等特色品牌文化活动。

今年,我区将进一步加快文体项目建设,动建吴越国王陵考古遗址公园功臣山区块项目,建成太庙山区块一期工程,推进亚运会场馆建设。同时,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持续开展文化下乡活动,满足群众百姓对精神文化的需求,促进全区城乡文化的互动交流。

五、关于百姓安居工程建设方面

一是深入实施老旧小区改造。2019年,我区强势推进城市有机更新“315”工程,在全市率先谋划启动老旧小区改造,并出台了《临安区老旧小区改造工作实施方案》,完成总面积50万平方米的老旧小区改造,南苑小区成为样板工程。同时,为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和人口老龄化的需要,完善既有住宅使用功能,提高居住品质,方便居民生活,出台了《临安区既有住宅加装电梯实施方案》,按照“愿改尽改”的原则,全年完成既有住宅电梯加装15台。今年,我区按照《老旧生活小区综合改造三年专项行动计划(2020—2022年)》,对锦城街道三个区块和锦北街道碧桂苑小区实施改造,重点在道路、管网、消防、绿化、污水、安防等方面进行优化提升,力争通过“序化、洁化、亮化、美化”,使老旧小区成为“生活有配套、活动有空间、安全有保障、管理有成效”的“四有、四化小区”。二是扎实开展地质灾害防治和危旧房治理。近年来,我区按照“全面摸排、分类治理、动态监测”的原则,紧抓地质灾害和城乡危旧房治理工作。2019年,我区共完成城乡危旧房治理598幢、地质灾害隐患点治理634处。今年,共摸排危旧房172幢,其中D级84幢、C级88幢;地质灾害隐患点43处,目前均正在抓紧治理中。我区始终坚持把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作为危旧房和地质灾害治理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加快实施综合治理,努力把威胁降到最低程度;坚持属地管理、齐抓共管,强化镇(街道)的主体责任,落实治理任务;坚持应拆必拆、综合治理,按照轻重缓急、有序实施,从根本上消除威胁。

最后,感谢刘文超委员对我区民生事业的关心和支持。改善民生只有更好,没有最好。我们将真切回应人民群众新期盼,加快民生事业发展。

承办领导:章临凯

承 办 人:孙杰

联系电话:58610790

杭州市临安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0年4月15日


分享:
字体: [

]
打印
索引号 002508115/2020-59241
公开形式 主动公开
公开范围 面向社会
公开时限 长期公开
发布单位 区府办
发文日期 2020-07-03
关于区政协九届四次会议第130号提案的复函
发布时间:2020-07-03
信息来源: 区府办
浏览量:

刘文超委员:

您在区政协九届四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推进百姓民生工程的建议》(第130号)由我单位主办,教育局、卫生健康局、住建局、城市管理局、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规划和自然资源分局协办。在办理过程中,相关职能部门积极配合,形成合力。现将办理情况函复如下:

一、关于教育提升方面

近年来,我区锚定“学在临安,打造‘美好教育’临安样板”目标,围绕“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区”创建,推进临安教育高质量发展。一是加快推进学校建设项目落地建成。自2018年以来,我区深入实施《临安区新一轮教育基本建设三年行动计划》,投入30.4亿元建设27个学校项目。其中,西林小学、锦北中心幼儿园等项目已建成投用;城北小学、青山湖科技城二小、藻溪小学、颊口小学、石镜小学等16个项目计划今年建成交付使用。目前,青山区块的科技城第二小学已在青山初中过渡校区,2019年已招收一年级新生239人,2020年9月学校将竣工交付使用,届时将有36个班规模,青山区块的小学入学紧张问题将得到缓解。二是推进民办教育优质规范发展。2019年,区教育局认定杭州希城教育培训学校有限公司、杭州临安住在村教育培训学校有限公司和杭州临安魔方培训学校有限公司为临安区民办学校“五星级单位”。2020年,我区将继续严格校外培训机构办学许可证的审批,进一步健全校外培训机构的联防联控管理机制。开展民办学校(幼儿园、校外培训机构)分类登记,做好“双随机”抽查和日常巡查督查工作,督促民办学校规范、健康、有序发展。三是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树立科学的义务教育质量观,全面提升基础教育质量。规范办学行为,严格执行国家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切实落实“减负”措施。实施新名校集团化战略,加强与杭城名校集团化办学,深化城乡学校(幼儿园)互助共同体、名师乡村工作室建设。深化“互联网+义务教育”,工作扩面至200人以下小规模学校,同时进一步提高活动开展的实效性,进一步推进城乡均衡发展。实施初中教育质量提升工程,加快提升公办初中办学质量。

二、关于医疗提升方面

医疗卫生服务事关群众切身利益,近年来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我区卫生健康事业发展。一是出台了《临安区医疗卫生设施及急救中心布局专项规划》,相继启动於潜人民医院、区中医院、昌北人民医院、区人民医院、安康医院、昌化中医骨伤医院等7个医院项目,总投资33.1亿元。二是制定了《杭州市临安区卫生健康人才工作实施意见》,实施基层基础人才提升、名医名科培育、招才引智三大工程,为我区融杭发展、“三化三区”、“健康临安”建设提供强大的卫生人才支撑。三是开展县域医共体建设,创新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优化资源配置,实施一体化管理和连续式服务,构建区、镇(街道)、村(社区)三级医疗卫生机构分工协作机制和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就医格局。随着各项工程、项目的推进落地,将极大地提升区域医疗卫生服务水平和能力。

另外,现我区各公立医疗机构药品采购根据“临安区基本药品目录”执行,该目录以保障基本医疗服务需求为主,部分新特药和特殊病种用药没有纳入,针对存在“缺医少药”的现象,将结合需求群体、同类药物品规和临床发展,适时补充,尽量满足群众健康需求。

三、关于环境提升方面

一是统筹推进垃圾分类工作。2019年,我区成立了由区委区政府两位主要领导担任“双组长”的垃圾分类领导小组,成功创建垃圾分类市级示范小区15个,建成“定时定点”投放小区9个,居住区、公共机构、企业等实现生活垃圾分类覆盖率100%,年处理5万吨易腐垃圾处置项目投入运营。今年,我区计划完成81个小区“定时定点”投放全覆盖,城区新建23个回收站点,农村地区完成270个建制村再生资源回收站点的建设。完善清运体制,更新运输车辆,全面推进居住小区及时清运、分类清运,实现商业街“定时定点”清运覆盖100%。实行规范收运,推进机关事业单位、学校医院食堂及中型以上餐饮易腐垃圾规范化收运100%。同时,加大对小区、企业、餐饮及农贸市场等业态的检查执法力度,强化垃圾分类“日检查、周通报、月点评”制度,创新垃圾分类新模式。二是加强建筑工地、装修现场巡查监管。强化科技赋能,依托城管综合指挥中心监控摄像,采取“科技+”模式加强建筑工地、装修现场的巡控,及时处置扰民行为,提升监管效率。同时,依法加强工地、装修围挡不规范、出入口污染、噪声扰民等违法行为查处力度,提升施工、装修规范程度。加强部门联动,组织城管、住建、生态环境等部门定期开展专项整治,全面落实工地、装修业主主体责任,强化源头管控。2019年,我区共查处建筑施工扰民案件143件,装修违法占道案件42件。

四、关于文化体育提升方面

近年来,我区全面贯彻落实《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实施意见》文件精神,对照《浙江省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2015-2020年)》,查补短板、狠抓落实,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迈上新台阶。一是抓设施建设,不断提升城乡公共文化服务能力。区图书馆、文体会展中心、非遗展示馆、博物馆相继建成投入使用,区剧院完成改造,区文化馆搬迁新址。全区18个镇(街道)综合文化站全部达标。截至2019年底,全区建成农村文化礼堂234个。我区人均体育场地面积2.11平方米,相比2018年增幅达3.73%;公共体育设施开放率达到100%,符合开放条件的53所中小学校向社会开放;我区1266个场地已100%纳入省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信息平台;完成杭州市公共提升工程4处;对全区54个行政村、社区及居委会进行了器材有机更新,同时开展全区健身设施器材大检查。二是抓网络建设,不断完善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按照“结构合理、城乡均衡、网络健全、惠及全民”的要求,积极推动图书馆总分馆制建设,区图书馆人均藏书量1.4册,镇(街道)图书分馆实现全覆盖,农家书屋、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基层服务点建设实现行政村全覆盖,基层文化场所无线wifi建设实现镇、行政村全覆盖;农村公益电影放映实现“每月每村放映一场电影”的目标;实现“三馆一站”免费开放,服务实效不断提升。三是抓活动开展,不断丰富群众文体生活。按照“三贴近”要求,广泛开展文艺演出、艺术培训、文化走亲等丰富多样的群众文化活动。近三年,累计送戏下乡324场,送图书下乡96623册,送电影下乡10008场,有力。2019年开展全民健身活动,举办80人以上规模的全区性各类体育赛事(活动)51次。同时,着力打造特色文化品牌活动,培育形成了钱王文化艺术节、清明恭祭钱王、畲族三月三文化旅游节、指南红叶节、湍口馒头节、太阳庙会等特色品牌文化活动。

今年,我区将进一步加快文体项目建设,动建吴越国王陵考古遗址公园功臣山区块项目,建成太庙山区块一期工程,推进亚运会场馆建设。同时,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持续开展文化下乡活动,满足群众百姓对精神文化的需求,促进全区城乡文化的互动交流。

五、关于百姓安居工程建设方面

一是深入实施老旧小区改造。2019年,我区强势推进城市有机更新“315”工程,在全市率先谋划启动老旧小区改造,并出台了《临安区老旧小区改造工作实施方案》,完成总面积50万平方米的老旧小区改造,南苑小区成为样板工程。同时,为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和人口老龄化的需要,完善既有住宅使用功能,提高居住品质,方便居民生活,出台了《临安区既有住宅加装电梯实施方案》,按照“愿改尽改”的原则,全年完成既有住宅电梯加装15台。今年,我区按照《老旧生活小区综合改造三年专项行动计划(2020—2022年)》,对锦城街道三个区块和锦北街道碧桂苑小区实施改造,重点在道路、管网、消防、绿化、污水、安防等方面进行优化提升,力争通过“序化、洁化、亮化、美化”,使老旧小区成为“生活有配套、活动有空间、安全有保障、管理有成效”的“四有、四化小区”。二是扎实开展地质灾害防治和危旧房治理。近年来,我区按照“全面摸排、分类治理、动态监测”的原则,紧抓地质灾害和城乡危旧房治理工作。2019年,我区共完成城乡危旧房治理598幢、地质灾害隐患点治理634处。今年,共摸排危旧房172幢,其中D级84幢、C级88幢;地质灾害隐患点43处,目前均正在抓紧治理中。我区始终坚持把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作为危旧房和地质灾害治理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加快实施综合治理,努力把威胁降到最低程度;坚持属地管理、齐抓共管,强化镇(街道)的主体责任,落实治理任务;坚持应拆必拆、综合治理,按照轻重缓急、有序实施,从根本上消除威胁。

最后,感谢刘文超委员对我区民生事业的关心和支持。改善民生只有更好,没有最好。我们将真切回应人民群众新期盼,加快民生事业发展。

承办领导:章临凯

承 办 人:孙杰

联系电话:58610790

杭州市临安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0年4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