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002508369/2020-59542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公开范围 | 面向社会 | 公开时限 | 长期公开 |
发布单位 | 区农业农村局 | 发文日期 | 2020-07-07 |
A
杭州市临安区农业农村局关于区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四次会议第8号代表建议的复函
章飞等代表:
你们在区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四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着力破解乡村振兴战略发展中瓶颈制约的建议》,已由区政府交我局主办,区交通运输局、水利水电局、供销总社、财政局、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协办。首先,十分感谢你们高度关注临安的“三农”问题,特别是对乡村振兴工作的关心和重视,你们在建议中分析的农业机械化水平不高、农村劳动力严重缺乏、农村基础设施依然薄弱、农村集体经济依然薄弱、土地等要素制约依然严重等问题非常深刻到位,提出要加强顶层设计、给农业经营主体“松绑”、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力度、继续抓好村级集体经济“消薄化债”工作等建议具有很强的针对性,我们完全予以采纳。
为了办理好本建议,我局实行主要领导统揽、分管领导包办并督办的工作机制。4月1上午,我局社会发展科牵头组织交通局、水利水电局、供销社等相关部门,在局分管领导带队下,赴太阳镇与几位代表进行了面商,认真听取了代表们对所提建议的解释说明,全面系统地了解了建议的精神实质。经过认真研究,现将办理落实情况答复如下:
一、关于“要加强顶层设计”建议的答复
农业农村局、交通局及水利水电局等有关部门抽调人员,在全面调查摸底、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出台了一系列中长期规划:如《临安区新时代美丽乡村创建的实施意见(2020—2022年)》(临政办〔2020〕7号)明确了新一轮美丽乡村建设的目标要求、建设内容、组织实施及奖补政策,真正做到点与面的协同推进,既要重点打造精品亮点,又要兼顾一般村的打造,使得小康路上一村一户都不落下,共享发展成果;交通局从2018年开始先后实施“美丽公路”“四好农村路”三年行动计划,逐年加大对交通建设特别是农村公路的扶持力度,同时,出台《杭州市临安区农村公路建设与养护管理办法》,加强日常养护和管理,保障公路的通畅和安全,为新时代乡村振兴当好交通先行;2018年以来,水利水电局实施农村饮用水达标提标三年行动计划,全面解决农村供水标准不高、管理不够规范等问题。
二、关于“要给农业经营主体“松绑””建议的答复
农业农村局根据《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构建政策体系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意见)的通知》(中办发〔2017〕38号)和《浙江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完善培育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政策体系的实施意见》(省委办发〔2018〕57号)精神,加快构建政策体系,引导我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健康发展。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已制定完成《关于培育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八条政策》扶持政策,递交区政府审核中,政策包含了对家庭农场、农业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新农人(农创客)等经营主体的扶持。另外,2019年6月成立了由农业农村局和区委组织部共同指导、监督的社会团体---新农人联合会。该社会团体是真正为乡村振兴返乡创业青年主力军服务的组织,协会有利于全方位服务新农人提供,助推乡村产业振兴,增添农村新活力。同时,我们还细化了新型经营主体中关于培育新农人的扶持政策,为新农人提供更多政策保障。此外,积极引导和鼓励有志于农业农村工作的大学毕业生、返乡创业和退伍军人等群体加入到乡村振兴队伍中,充分利用新农人联合会平台进行交流学习、互利共赢、共建共享,不断激发返乡青年创业活力。在临安新农人联合会成立时,农商银行是除农业农村局之外第一个为新农人们提供服务保障的单位,在成立大会上为71名新农人进行授信,发放手续简便、快捷的“新农贷”。截至2019年底,农商银行为新农人共发放贷款4546.5万元,助力新农人创业。
区供销合作总社加大对农民专业合作社这一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支持力度,围绕合作社的规范化提升和合作社助力产业兴旺的发展目标,一是依规清理一批“空壳社”;二是规范一批合作社;三是培育提升一批示范合作社。制定《临安区规范化农民专业合作社评定及动态检测办法》,以健全成员管理、财务管理、生产标准、利益分配等制度为重点,调整完善评定标准,每年创建认定区级规范社10家,持续开展市级示范社评定,预计至2022年培育市级示范社75家,建立示范社名录,及时淘汰不合格农民合作社;四是深化互助合作,引导支持合作社与家庭农场、农业龙头企业有效对接,在全产业链基础上推进“公司+基地+合作社”“公司+合作社+家庭农场+农户”等经营模式;五是创新金融服务。加快落实区农合联《“丰收农合通”贷款管理办法》,为农合联会员中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供专业贷款支持。创新农业政策性保险产品,增设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综合保险,集农险、财产险、意外险等为一体,保费由财政补贴70%,满足我区农业经营主体多层次和多样化风险保障需求,增强风险防范能力。开展基层政策性农业信贷担保服务创新试点,设立政策性农业信贷担保风险池,在农合联设立省农担公司办事处,构建起“政银担合作、省市县协同”的农担服务机制和风险分散机制,共同为当地特色优势产业和新型农业主体提供以信用为主、免抵押、低费率、降门槛、简手续的融资担保服务,切实破解农业融资难和融资贵的问题,使农业信贷担保成为当地政府支持新型农业主体发展成长、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目标的有力抓手和重要政策工具。
三、关于“加快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建议的答复
在农村交通道路方面,交通局从2018年开始先后实施“美丽公路”、“四好农村路”三年行动计划,逐年加大对交通建设,特别是农村公路的扶持力度,三年累计改造农村公路里程1300公里,预计到2020年底将全面消除等外路。其中,“美丽公路”三年共对646公里的道路进行了改造提升、设施完善、综合整治。“四好农村路”2018年、2019年两年共对804公里农村公路进行了优化提升,2020年计划实施520公里。同时,推进出台《杭州市临安区农村公路建设与养护管理办法》,加强日常养护和管理,保障公路的通畅和安全,为新时代乡村振兴当好交通先行。
农村饮用水达标提标工作事关广大人民群众健康福祉和安居乐业。2018年以来,我区实施农村饮用水达标提标三年行动计划,全面解决农村供水标准不高、管理不够规范等问题。预计到2020年,新增农村饮用水达标提标人口28.4万人,农村饮用水规模化供水率达到80%以上,自来水普及率达到100%,水质达标率达到90%,集中供水率达到99%,供水保证率达到95%,估算总投资20亿元。
坚持“扩网优先、能联则联”,采取以管网扩网、联村供水工程为主,以单村单点工程补充的建设模式。一是管网扩网工程。充分利用现有城镇水厂供水能力或新建(扩容)城镇自来水厂,与区域供水整合衔接,最大限度向农村进行管网扩网。规划新建管网扩网供水工程28个(其中联片管网扩网工程15个),新增受益人口15.5万人。二是联村供水工程。以已建的水库(山塘)为供水水源,打破地域界限,合理确定供水范围,新建跨镇村的规模化供水工程。规划新建联村供水工程13个,新增受益人口7.9万人。三是单村单点供水工程。对地处偏远、人居分散、水源条件有限的行政村或自然村,建设单村单点集中供水工程,规划新建单村单点集中供水工程64个,新增受益人口6万人。明确城镇水厂、主管网、联片管网扩网、联村供水工程建设资金由区国兴公司(区农村水务资产经营有限公司)负责筹措;单村单点供水工程按建筑工程部分结算审计价的80%予以补助,设计费、监理费全额补助,不足部分投资由镇村自行承担。同时,饮用水工程管材、净化消毒设备、水表等主要设备由政府统一采购,保证主材质量。在工作推进上,2018年完成投资2.3亿元,完成供水工程20个,其中联村供水工程5个,管网扩网供水工程3个,单村单点供水工程12个,分布于全区12个镇街,29个行政村。新增受益人口3.8万人。2019年完成投资7.8亿元,完成完成供水工程46个,其中管网扩网供水工程12个,联村供水工程6个,单村单点供水工程28个,项目分布于全区17个镇街,89个行政村。新增受益人口11.1万人;完成了高虹水厂扩建和龙岗水厂主体结构工程,龙岗至昌化自来水主管网埋设等工程。2020年计划实施供水工程34个,其中管网扩网工程17个,联村供水工程2个,单村单点供水工程15个,新增农村饮用水达标提标人口13.5万人;完成龙岗水厂建设,完成龙岗至天目山镇主管网埋设等。至目前,工程已进入招投标阶段,预计5月份全面开工建设,10月份完成。下一步,还将以进一步提升规模化供水率和数字化建设为重点,全面提升农村供水管理水平,真正实现城乡同质饮水。
四、关于“继续抓好村级集体经济“消薄化债”工作”建议的答复
“消薄化债”目标完成情况:截至2019年底,全区298个村(社)全部实现集体经济总收入30万元且经营性收入10万元以上的目标,完成率为100%,151个村(社)提前实现集体经济总收入30万元且经营性收入20万元以上的目标,完成率为50.7%。同时,通过实施“化债九大行动”,制定村级债务警戒线,2019年化解村级债务2.28亿,完成今年化债任务的112%,两年累计化债6.74亿元,村均债务从338万元下降到112万元。
“消薄化债”工作情况:一是出台政策,资金落实。制定《关于扶持村集体经济发展的实施意见》《临安区化解村级债务专项行动方案》《村干部报酬发放实施意见》等一系列配套政策,明确目标任务。区、镇、村层层压实责任,做好督查工作,两年落实“消薄”资金2.78亿元,为集体经济发展提供资金保障;二是抱团联动,因地制宜。捆绑打包64个村(社)、投资5500万元,突破镇域限制实施2个飞地物业项目。推进多村联动配建项目,先后整合26村(社)力量,投建2个联村项目。在青山湖街道19个村(社)先行先试、探索留用地置换经营性物业项目;三是改革助力,推动增收。在高虹、於潜、太阳、湍口等4个镇的36个村(社)开展股份经济合作社公司化经营改革,开辟服务劳务管理、土地流转发包、小额工程承建等增收渠道,经营性收入得到大幅增长。深化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完成各类产权交易117宗,成交额2.57亿元,平均每宗增加集体收入36.3万元。
2020年初,区委常委会通过本年全区298个村(社)全部实现集体经济总收入30万元且经营性收入20万元以上的目标。我局进一步引导集中投资,抱团盘盈,将抱团项目委托国有公司统一经营管理,实现固定分红。推广股份社公司化经营模式,全面深化产权制度改革。通过化债9大行动,至2020年底,完成三年化解7亿元的目标,减轻村集体经济负担,以化债促增收。
承办领导:张大斌
承 办 人:陈生东
联系电话:63700576
杭州市临安区农业农村局
2020年4月21日
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