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060986887/2020-55429 公开形式 主动公开
公开范围 面向社会 公开时限 长期公开
发布单位 科技城管委会(科技城) 成文日期 2020-07-09
统一编号 有效性
青山湖科技城管委会科技与产业发展局关于区十六届人大四次会议第016号代表建议的复函
日期:
2020-07-09 10:01
来源:
浏览量:

傅贤军代表:

您在临安区十六届人大四次会议提出的《关于加快临安区小微企业园建设推进中小微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建议》已收悉,已转青山湖科技城管委会办理,经前期交流、对接和落实,现答复如下:

我区根据省委省政府提出的“打造升级版小微企业园”要求,按照“政府主导、适度开发、试点先行、分层推进”思路,遵循“量质并举、建设与提升并重”原则,坚持盘活存量与用好增量相结合,坚持新兴产业培育与传统产业提升并重,坚持制造业发展与服务业发展并举,坚持效率升级和质量提升并进,根据园区类型、现实基础和问题需求,确定不同层级的小微企业园,形成产业定位明确、配套设施齐全、运营管理规范、集聚效应明显的不同功能小微企业园。

一、规划引领突出重点

小微企业园建设要着眼于产业集聚度、集约度和融合度,进行科学规划、合理布局、适度调控。重点围绕青山湖科技城和主城区现有创业优势基础,建设一批创新型小微企业园,推动创客集聚和创业落地;围绕生物医药等4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和优势传统产业,建设一批园中园型小微企业园,推动强链补链、上下游配套;围绕低散乱整治和块状经济集聚发展,建设一批综合整治型小微企业园,推动园区外企业入园集聚改造提升。

二、满足刚需,质量为先

根据临安区工业平台整合和产业结构调整方案以及中小企业入园发展的现实需求,因地制宜每年规划新建开工小微企业园至少1个以上;对天山中小企业创业基地等已建成的小微企业园进行改造提升,着力解决缺配套、缺要素、缺服务等问题,计划到2023年全面完成老旧工业点和小微企业园改造提升任务;建设小微企业园必须按数字化园区标准建设,推广应用“园区大脑”系统,按照“区分对待、分层推进”原则,确定不同园区数字化建设方案,做到“建一个、成一个”,力争到2025年全区在库实施的小微企业园实现数化运营管理全覆盖;抓住达摩院、杭州西站交通综合枢纽、“二绕”、临金高速等规划调整机遇,在横畈、於潜、锦南、锦北、昌化(龙岗)等重点区块预留和规划一批小微企业园,满足产业梯度转移要求,培育扶植“小升规”、“专精特新”、“隐形冠军”企业。

三、创新机制,协调发展

建立完善小微企业园审批备案制、审核认定、绩效评价和星级评定制度;打造一批高绩效示范园区,到2025年,创建国家级小微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3个以上,省级示范基地5个以上;建立专业运营机构,让专业团队干专业的事,到2025年,重点培育6家以上省市知名专业运营机构;进一步完善小微企业园建设协调机制、推进机制、考核机制和评价机制等,统筹谋划,分类施策,力争成为省市小微企业园建设提升的引领者和示范标杆地。

四、加强组织领导、优化体制机制

建立由青山湖科技城主要领导和区政府分管领导为召集人,区发改、经信、科技商务、财政、税务、规划和自然资源、住建、生态环境、应急管理(消防)、人社、审管办等有关部门及科技城管委会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临安区小微企业园工作联席会议制度,研究解决全区小微企业园建设发展中的统筹规划、政策扶持、要素保障等重大问题。联席会议办公室设在区经信局,具体负责政府拟定、任务分解、备案分析、评价考核等日常工作。各成员单位要根据职责分工,抓好任务落实,加强协作配合,形成工作合力。

研究制定《临安区低效用地盘活利用处置办法》;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将政府主导的小微企业园人、事、物权进行整合,提高青山湖科技城建设运营管理水平;整合招商机制,推进小微企业园招商一盘棋;制定星级园区评定办法,推进小微企业园亩均评价工作;建立小微企业园综合党支部,推进党建强园工作;建立小微企业园数字化改造方案,推动数字化园区建设。

承办领导:葛可揽

承 办 人:孔坚恒

联系电话:13758179234

浙江杭州青山湖科技城管委会

2020年3月30日


分享:
字体: [

]
打印
索引号 060986887/2020-55429
公开形式 主动公开
公开范围 面向社会
公开时限 长期公开
发布单位 科技城管委会(科技城)
成文日期 2020-07-09
青山湖科技城管委会科技与产业发展局关于区十六届人大四次会议第016号代表建议的复函
发布时间:2020-07-09
信息来源:
浏览量:

傅贤军代表:

您在临安区十六届人大四次会议提出的《关于加快临安区小微企业园建设推进中小微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建议》已收悉,已转青山湖科技城管委会办理,经前期交流、对接和落实,现答复如下:

我区根据省委省政府提出的“打造升级版小微企业园”要求,按照“政府主导、适度开发、试点先行、分层推进”思路,遵循“量质并举、建设与提升并重”原则,坚持盘活存量与用好增量相结合,坚持新兴产业培育与传统产业提升并重,坚持制造业发展与服务业发展并举,坚持效率升级和质量提升并进,根据园区类型、现实基础和问题需求,确定不同层级的小微企业园,形成产业定位明确、配套设施齐全、运营管理规范、集聚效应明显的不同功能小微企业园。

一、规划引领突出重点

小微企业园建设要着眼于产业集聚度、集约度和融合度,进行科学规划、合理布局、适度调控。重点围绕青山湖科技城和主城区现有创业优势基础,建设一批创新型小微企业园,推动创客集聚和创业落地;围绕生物医药等4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和优势传统产业,建设一批园中园型小微企业园,推动强链补链、上下游配套;围绕低散乱整治和块状经济集聚发展,建设一批综合整治型小微企业园,推动园区外企业入园集聚改造提升。

二、满足刚需,质量为先

根据临安区工业平台整合和产业结构调整方案以及中小企业入园发展的现实需求,因地制宜每年规划新建开工小微企业园至少1个以上;对天山中小企业创业基地等已建成的小微企业园进行改造提升,着力解决缺配套、缺要素、缺服务等问题,计划到2023年全面完成老旧工业点和小微企业园改造提升任务;建设小微企业园必须按数字化园区标准建设,推广应用“园区大脑”系统,按照“区分对待、分层推进”原则,确定不同园区数字化建设方案,做到“建一个、成一个”,力争到2025年全区在库实施的小微企业园实现数化运营管理全覆盖;抓住达摩院、杭州西站交通综合枢纽、“二绕”、临金高速等规划调整机遇,在横畈、於潜、锦南、锦北、昌化(龙岗)等重点区块预留和规划一批小微企业园,满足产业梯度转移要求,培育扶植“小升规”、“专精特新”、“隐形冠军”企业。

三、创新机制,协调发展

建立完善小微企业园审批备案制、审核认定、绩效评价和星级评定制度;打造一批高绩效示范园区,到2025年,创建国家级小微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3个以上,省级示范基地5个以上;建立专业运营机构,让专业团队干专业的事,到2025年,重点培育6家以上省市知名专业运营机构;进一步完善小微企业园建设协调机制、推进机制、考核机制和评价机制等,统筹谋划,分类施策,力争成为省市小微企业园建设提升的引领者和示范标杆地。

四、加强组织领导、优化体制机制

建立由青山湖科技城主要领导和区政府分管领导为召集人,区发改、经信、科技商务、财政、税务、规划和自然资源、住建、生态环境、应急管理(消防)、人社、审管办等有关部门及科技城管委会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临安区小微企业园工作联席会议制度,研究解决全区小微企业园建设发展中的统筹规划、政策扶持、要素保障等重大问题。联席会议办公室设在区经信局,具体负责政府拟定、任务分解、备案分析、评价考核等日常工作。各成员单位要根据职责分工,抓好任务落实,加强协作配合,形成工作合力。

研究制定《临安区低效用地盘活利用处置办法》;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将政府主导的小微企业园人、事、物权进行整合,提高青山湖科技城建设运营管理水平;整合招商机制,推进小微企业园招商一盘棋;制定星级园区评定办法,推进小微企业园亩均评价工作;建立小微企业园综合党支部,推进党建强园工作;建立小微企业园数字化改造方案,推动数字化园区建设。

承办领导:葛可揽

承 办 人:孔坚恒

联系电话:13758179234

浙江杭州青山湖科技城管委会

2020年3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