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
高层建筑消防安全专项整治工作以来,区消安委办通过组织协调、联络沟通、技术指导、业务培训开展了大量的工作,各镇街各部门根据方案部署完成了阶段性的工作,现将前期工作情况通报如下:
一、工作开展情况
1、高层建筑录入情况。截至8月20日,全区已录入高层建585幢,单位总数109家,信息未完善单4家。全区高层建筑录入最多的街道为锦城街道275幢,其余街道分别为:青山湖街道105幢、锦北街道100幢、锦南街道39幢、玲珑街道52幢,於潜镇9幢、昌化镇4幢、高虹镇1幢。
2、高层建筑排查情况。截至8月20日,全区已排查建筑总数585幢,平均排查率为100%,建筑排查率为100%,已完成建筑排查任务。已排查建筑数最多街道分别为锦城街道275幢、青山湖街道105幢,锦北街道100幢,分别占已排查建筑数的100%、100%,共占全区排查总数的585%。
3.高层建筑隐患及整改情况。从隐患发现率来看,截至8月20日,全区共发现存在隐患建筑为221幢高层建筑,隐患总数647个,其中发现隐患最多的街道分别为锦城街道420个、青山湖街道128个。从隐患整改率来看,目前,已整改隐患数42个,整改率为6.5%,隐患整改率总体偏低。锦城街道隐患整改率6.2%、锦北街道隐患整改率3.1%,青山湖街道整改率6.3%;其他街道总体整改进度较慢。从隐患类型来看,发现隐患较多的类型分别为“消防登高场地被占用”45起、“疏散通道被占用”22起、没有标识化管理”128起、“电动自行车没有合理停放”23起。
4.各镇街发动人员情况。截至8月20日,全区共发动社会单位人员开展排查工作142人(次),各街道社区发动基层网格员排查工作66人(次)。
二、存在的问题
1.自查不够全面。区消安委办随机抽查当地建筑并实地查看,普遍存在高层建筑未全面登记的情形,凸显出高层建筑自查工作仍未见底,全区仍有3幢高层建筑信息未完善,存在消防安全楼长(经理人)、建筑高度等基础信息未登记。部分已登记的高层建筑基本信息与实际情况不符。
2.排查工作不实。在抽查过程中,部分镇街存在排查不全面、不仔细的情况,部分高层建筑消防安全状况出入较大,上报无隐患,但实际存在微型消防站未建成、消控室人员无证上岗、消防登高场地、消防车道被占用或未标识、楼长(经理人)未公示、电动车违规停放等。
3.隐患整改进度较慢。全区已整改隐患数42个,整改率为6%,其中“消防登高场地没有标识化管理”整改率为14.4%、“电动车违规停放”整改率为16.7%、“微型消防站未建成”整改率为0%、“室内(外)消火栓无水”整改率为35.7%。相比其他地区(县、市)而言,隐患整改率总体进度较慢。
三、下一步工作要求
1.进一步做好信息完善。按照“应录尽录”的原则,8月31日前,督促辖区内所有已建成、已投入使用的高层建筑单位通过“高层建筑排查小程序”,线上填写高层建筑基本信息,对消防车道、消防登高场地等重点部位拍照上传,自主评估风险、自主检查安全、自主整改隐患,向社会公开消防安全责任人、管理人及其职责,承诺本场所不存在突出风险或已落实防范措施,并向当地行业主管部门和消防救援机构保证消防安全。
2.进一步强化隐患排查整治。发动各镇街网格员、微型消防站队员等对已录入系统的高层建筑逐栋进行排查,核查高层建筑基本信息,对消防车道、登高场地、疏散通道、室内外消火栓、微型消防站、楼长(经理人)等十二项消防安全基本状况开展检查,并拍照上传。对前期发现的消防登高场地被占用、疏散通道被占用、电动自行车没有合理停放、室内外消火栓无水等情形,要督促高层建筑管理、使用单位做好隐患整改,设置消防登高场地、消防车道标识标志,恢复消防车道、登高场地原状,做好电动车日常管理,落实消防安全楼长、经理人、消控室值班人员等重点人员。8月31日前,对乡镇(街道)工作人员、村(社区)网格人员、微型消防站队员等再次开展一次高层建筑业务指导和培训,提升隐患督改能力。
3.进一步做好重点攻坚。8月31日前,对前期排查出的火灾隐患整改难度较大、无法整改的高层建筑,建立起重点高层建筑花名册,并开展全面细致的检查,指导单位制定整改计划和措施,逐个落实整改方案、责任和资金,实施挂图作战、项目化管理。对符合重大火灾隐患判定条件的高层建筑重点关注。对检查发现的各类消防违法行为,要加大查处力度。
4.做好督导考核。对高层建筑基础信息排查工作不到位、整治措施落实不到位的,区消安委办将开展通报、督办。专项整治期间,对因履职不力导致发生高层建筑火灾事故的,将依法追究有关单位和人员的责任。截至目前,所有正常建筑仍存有隐患,望单位、镇街的所有网格员重新排查。
临安区消防安全委员会办公室
2020年8月25日
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