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002508131/2021-74333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公开范围 | 面向社会 | 公开时限 | 长期公开 |
发布单位 | 区经济和信息化局 | 发文日期 | 2021-06-29 |
黄鑫鑫委员:
您在区政协九届五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进一步促进我区实体经济发展的建议》,已由区政府转交我局办理。非常感谢您对我区实体经济发展提出了许多很好的意见和建议,我局通过与区发改局、人民银行等相关部门会商,对建议作如下答复。请审阅:
一、关于发展供应链金融的建议。
近年来,我区块状经济越来越呈现“链式生产”这一特征,即涉及特定产品生产的上下游企业集聚于同一区域。同时,物流企业、监管公司、保险公司等市场主体加速成长。这为我区发展供应链金融奠定了现实基础。
为贯彻落实《转发<关于规范发展供应链金融 支持供应链产业链稳定循环和优化升级的意见>》(杭银发〔2020〕196号)精神,稳步推进供应链金融规范发展。我区充分发挥票据在供应链金融规范发展中的作用,支持金融机构和大型核心企业与供应链票据平台对接。推动应收账款融资服务平台发展,鼓励核心企业通过应收账款融资服务平台确权,提高产业链上下游中小企业融资可得性。
下阶段,我区将切实把发展供应链金融作为破解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重要抓手,坚持政府引导、市场推动与企业主导相结合,支持整体入手与以点带面相结合,从政府、银行、企业三管齐下推进供应链金融在我区健康发展。
1.加大政府扶持力度,营造供应链金融发展良好环境。联合部门、银行、企业开展专题研究,出台用地、用能、税收等优惠政策扶持供应链金融公共服务平台;谋划搭建区供应链金融公共服务平台,做到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集成运作,解决企业和银行之间信息不对称问题;通过财政补助、设立贴息资金等方式鼓励银行加快供应链金融产品创新,提高参与度。
2.加快谋划推进供应链金融试点推广工作。在积极争取省、市试点工作的同时,谋划区内有一定基础的银行及部分优质企业开展区域内供应链金融试点工作,支持一批当地供应链管理、仓储、运输、监管、评估等服务主体发展,探索建立多方参与的风险控制体系。适时总结试点经验,发挥政府部门和行业协会的组织能力,通过推进会、现场会等方式,总结经验,推广全区各机构参与供应链金融的改革。
3.完善金融机构机制,加快拓展供应链金融的产品创新。以市场和客户需求为导向,实现供应链产品的多样化,差异化,进一步挖掘市场潜力,拓宽中小企业融资渠道;搭建产研银合作机制,鼓励企业、科研院所、金融机构就供应链金融产品需求、开发、供给开展合作,开发出供应链金融产品满足市场多样化需求;健全风险管理体系,建设和完善企业信用体系,降低供应链金融产品风险,转变风险控制理念,激活整个“链条”的运转。
二、关于对当地优质的实体要雪中送炭的建议。
过去一年,我们尽最大努力顶住经济下行压力,干出了稳中有进的发展态势。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深入开展“争先创优”和“奋战一百天、实现大突破”活动,全区经济实现“半年正、全年红”。坚持与企业共克时艰,完成减税降费45.35亿元,新增制造业贷款22.84亿元,小微企业贷款余额达283.45亿元。落实产业升级政策资金5.67亿元,改造提升传统企业273家。2020年为支持地方经济建设,更好服务实体经济,优化产业结构、促进经济增长。
一是全力争取央行政策性资金快速落地临安和推进两个直达实体经济的货币政策工具支持辖区中小微企业发展。3000亿、5000亿和1万亿的再贷款资金,分梯度落地实施,央行政策性低息资金精准保障了相关市场主体的资金需求,降低了企业融资成本,减轻了小微企业阶段性还本付息压力,有力支持和带动了区内疫情防控和企业恢复正常生产经营。
二是着力降低企业融资成本。推进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改革全面落地,以改革的方式推动降低成本。规范银行负债端产品定价,为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创造条件。同时运用央行政策性低息资金,向企业提供优惠利率贷款。运用防疫专项再贷款发放的优惠贷款平均利率为2.62%,财政贴息后企业实际利率仅为1.3%左右;运用复工复产专用额度和1 万亿元新增再贷款再贴现资金发放的优惠贷款,平均利率分别为4.23%和4.61%,分别低于同期企业贷款利率0.69 和0.31 个百分点。带动了企业其他贷款利率的全面降低。
三是提升金融服务质效。深入开展银企对接,加大企业帮扶力度。针对疫情以来企业复工复产金融需求,组织金融机构开展“百地千名行长助企业复工复产”专项行动 。针对不同市场主体组织开展多场政银企对接活动。督促银行机构建立小微企业金融机构服务“三张清单”,以建立授信清单、授权清单和尽职免责清单“三张清单”为契机,聚焦普惠型小微企业,下沉服务重心,下放审批权限,提高审批效率。开展首贷户拓展专项行动,拓宽金融服务覆盖面和普惠性,促进小微金融服务从“增量扩面”向“扩面增量”转变。
今后,我区的工作重点仍然是支持和服务实体经济发展,通过改革和创新金融方式,探索一条适合区域发展,金融和实体经济相辅相成的新路子。把握好金融支持稳企业保就业重点任务和基本要求,继续做好金融支持稳企业保就业工作,紧扣实体经济融资需求特点,保持政策的连续性、稳定性、可持续性,提升政策支持的精准度和直达性,保持信贷总量合理增长,与经济增长相匹配。切实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质效。
一是继续做好金融支持稳企业保就业工作,持续提升民营和小微企业金融服务质效。聚焦民营和小微企业、科技创新、绿色发展、制造业、供应链、乡村振兴、外贸企业等重点领域,加大首贷、信用贷投放力度,推广随借随还模式贷款,增加制造业中长期贷款投放。督促银行机构加大上级行开发的各类创新融资产品在临安的落地推广。
二是提升金融服务制造业和科技创新水平。发挥“几家抬”作用,围绕辖区制造业重点领域,增加制造业中长期贷款投放。梳理筛选的优质制造业企业名单,加大对数字产业集群、传统制造业改造提升、产业基础再造和产业链提升的金融支持力度。优化科技创新金融服务。鼓励金融机构设立科技金融专营机构,扩大专营机构自主权,为科技型企业提供专业化金融服务。鼓励金融机构与创投机构合作,创新“选择权贷款”、“银投联贷”等模式,支持初创型、成长型科技企业成长。推动科技担保、科技信贷风险补偿资金等风险分担机制建设。
三是推进供应链金融规范发展。贯彻落实《转发<关于规范发展供应链金融 支持供应链产业链稳定循环和优化升级的意见>》精神,稳步推进供应链金融规范发展。通过银行、核心企业、中小企业、物流公司、供应链平台等合作,针对供应链各个环节,根据预付账款、存货、应收账款等动产,设计供应链金融模式,为企业提供资金支持及支付结算服务,提高产业链上下游中小企业融资可得性。通过不断的改革发展和金融创新,推动我区实体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
以上答复如有不妥,敬请批评指正。
承办领导:邓志明
承办人: 朱 沙
联系电话:61075360
杭州市临安区经济和信息化局
2021年6月7日
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