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002509011/2021-75262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公开范围 面向社会 公开时限 长期公开
发布单位 河桥镇 发文日期 2021-07-21
统一编号 有效性
平安建设办公室2021年半年度工作总结
日期:
2021-07-21 15:16
来源:
党政办
浏览量:

半年工作总结

平安建设办公室主任   

2021年7月

 

2021年上半年,镇平安办工作严格按照区委政法委、镇党委政府关于平安、信访、维稳、应急等工作要求,围绕镇中心重点工作,创新基层治理手段,并取得积极成效。

一、主要工作完成情况

    1.围绕护航“建党百年”,顺利完成平安维稳保障。严格制定《河桥镇“护航建党百年”信访稳定问题集中攻坚行动方案》,实施镇领导接访制度、镇村联合巡防制度、重点人员“一人一专班一方案”24小时管控制度、网格员一日三报制度等,累计出动人员2600余人次,做好“大排查、大调解、大稳控”三部曲,上半年以来,特别是建党百年等级响应期间,我镇越级访、群体访等相关涉稳事件0发生,获得区政法委、信访局等上级部门充分肯定。同时,顺利完成“半马”、狐妖小红娘开业等重大活动安保维稳保障。

    2.借力“数字化改革”,不断完善防汛避灾体系建设。充分利用指挥驾驶舱数字化功能,创新载入“河上云桥智慧防汛”应用场景,实现“智能预警”与“信息反馈”双渠道数字化工作并轨,实现一至四级响应指令一键直达相应人员功能,为镇村同步、干群同频,提升应急处置效率植入数字化能量。创新制作《河桥镇防汛抗台工作应急指南》,打造镇村两级“1+16”专班模式,分级管理“AB”级转移人员102人,并实施一对一精准服务,并在7月初防汛三级响应中发挥作用,获区应急管理局充分肯定。

    3.对标 “善治标杆”,探索“矛调中心+”治理模式。化不足为优势,发挥“矛调中心+警务室”模式,形成镇警信息共享和不稳定因素预判机制;发挥“矛调中心+微法庭”模式,加强与昌化法庭合作,实现法庭端口前移,打造镇级微法庭试点,顺利合作化解6件历史性疑难纠纷;发挥“矛调中心+乡贤自治服务站”模式,引导和统筹乡贤力量参与基层治理。在全区率先开展村级调解主任值班制度,鼓励参与典型案例化解,有效提升村级矛调队伍自治能力。区领导领衔的4个信访积案得到化解。半年累计排查矛盾纠纷71件,化解66件,化解率92.96%。7月初,杭州电视台对我镇“矛调中心+”治理模式进行现场采访报道。

    4.抓实抓细“平安创建”,有效形成全民防诈氛围。以防诈宣传“进学校、进企业、进村庄”为载体,累计开展各类宣传讲座20场次,受众1300余人次。制作发放宣传折页5000份,悬挂横幅37条,转发推送各类反诈案例50多条。结合“双线三服务”工作,入户宣传服务6000人次,380人率先签定《防诈骗防诈骗责任状》,并承担全民反诈宣传责任。5月以来,我镇电信网络诈骗案件保持0增长。同时,利用“三进”载体,加大平安三率、禁毒和防邪教宣传工作。

    5.全力聚焦“队伍建设”,破难攻坚能力稳步提升。“大反思、大整治、大提升”活动为重要契机,全面剖析和解决科室与个人短板和不足,加强科室人员业务技能锻造,完成多领域工作流程再造,常态化业务工作稳中有进。1-6月累计受理12345区长公开电话103件,同比下降28%,办结率100%,满意率92%;其他类型来信来访及网上投诉4件,同比下降50%,办理率100%;接收办理110联动件52件,办理率100%。其中,五月份我镇区长公开电话按时办结率100%,群众评价满意率100%,回访核实率100%,效能指数100,位列第一名。

二、存在的不足

1.考核体系研究不透。业务工作以承接式模式为主,主动对标考核体系针对性开展工作的意识还有待加强,应认真研究梳理各条线考核体系和赋分标准,在守住平安稳定底线的基础上,分厘必争,争先创优,为我镇实现年度综合考评争先进位扛起平安建设办的责任担当和贡献作为。

2.合力破难能力不强。具体体现在重点人员管控高效措施不多,还是更多地依靠人防为主,重点人员涉及的历史性纠纷破难化解能力有待加强,来信来访流转处置机制尚有不足,特别是多头管理的案件还存在破难合力不足的现象。

3.专业力量储备不足。当前,随着老百姓法治意识和信息化水平的不断提升,简单的和事佬、老娘舅式调解已经无法满足绝大多数矛盾纠纷、来信来访案件的化解条件,法治意识和依法调解的专业能力亟须深化和提升,专业从事信访矛盾纠纷化解的力量储备略显不足。

三、下半年工作重点

    1.以考核为导向,全面强化责任落实。全面对接上级主管部门,深刻分析2020年考核结果,查摆失分原因,出台改进措施,落实责任主体,精细化抓实重要环节,确保2021年信访维稳、平安创建、应急管理等领域考核结果实现明显提升。打造党建引领“矛调中心+”创新品牌,完善镇村维稳体系建设,加大涉稳信息排查和掌控,牢牢控制越级访、群体访事件不发生。

2.以平安为导向,全面深化维稳措施。扩大“平安三率”宣传,打赢民调翻身仗。加强电信网络诈骗宣传引导,争取下半年新发案件0增长。联合昌化派出所开展邪教人员转化工作,努力打造无邪教镇。继续保持禁毒、扫黑除恶高压态势,规范管理社区矫正对象。加快“河上云桥”智慧避灾体系调试运行,提升镇村两级应急处置能力。

3.以结果为导向,全面加强队伍锻造。深化“大反思、大整改、大提升”活动,确保真整改、真提升,对标考核要求和人员分工,加强横向交流和纵向对接,重点加强科室队伍、调解员队伍、网格员队伍能力锻造,坚决摒弃“新官不管旧账”错误思想,指导和协助各村化解一批“上一届遗留纠纷”,全力打造“无信访积案镇”。

   


分享:
字体: [

]
打印
索引号 002509011/2021-75262
公开形式 主动公开
公开范围 面向社会
公开时限 长期公开
发布单位 河桥镇
发文日期 2021-07-21
平安建设办公室2021年半年度工作总结
发布时间:2021-07-21
信息来源: 党政办
浏览量:

半年工作总结

平安建设办公室主任   

2021年7月

 

2021年上半年,镇平安办工作严格按照区委政法委、镇党委政府关于平安、信访、维稳、应急等工作要求,围绕镇中心重点工作,创新基层治理手段,并取得积极成效。

一、主要工作完成情况

    1.围绕护航“建党百年”,顺利完成平安维稳保障。严格制定《河桥镇“护航建党百年”信访稳定问题集中攻坚行动方案》,实施镇领导接访制度、镇村联合巡防制度、重点人员“一人一专班一方案”24小时管控制度、网格员一日三报制度等,累计出动人员2600余人次,做好“大排查、大调解、大稳控”三部曲,上半年以来,特别是建党百年等级响应期间,我镇越级访、群体访等相关涉稳事件0发生,获得区政法委、信访局等上级部门充分肯定。同时,顺利完成“半马”、狐妖小红娘开业等重大活动安保维稳保障。

    2.借力“数字化改革”,不断完善防汛避灾体系建设。充分利用指挥驾驶舱数字化功能,创新载入“河上云桥智慧防汛”应用场景,实现“智能预警”与“信息反馈”双渠道数字化工作并轨,实现一至四级响应指令一键直达相应人员功能,为镇村同步、干群同频,提升应急处置效率植入数字化能量。创新制作《河桥镇防汛抗台工作应急指南》,打造镇村两级“1+16”专班模式,分级管理“AB”级转移人员102人,并实施一对一精准服务,并在7月初防汛三级响应中发挥作用,获区应急管理局充分肯定。

    3.对标 “善治标杆”,探索“矛调中心+”治理模式。化不足为优势,发挥“矛调中心+警务室”模式,形成镇警信息共享和不稳定因素预判机制;发挥“矛调中心+微法庭”模式,加强与昌化法庭合作,实现法庭端口前移,打造镇级微法庭试点,顺利合作化解6件历史性疑难纠纷;发挥“矛调中心+乡贤自治服务站”模式,引导和统筹乡贤力量参与基层治理。在全区率先开展村级调解主任值班制度,鼓励参与典型案例化解,有效提升村级矛调队伍自治能力。区领导领衔的4个信访积案得到化解。半年累计排查矛盾纠纷71件,化解66件,化解率92.96%。7月初,杭州电视台对我镇“矛调中心+”治理模式进行现场采访报道。

    4.抓实抓细“平安创建”,有效形成全民防诈氛围。以防诈宣传“进学校、进企业、进村庄”为载体,累计开展各类宣传讲座20场次,受众1300余人次。制作发放宣传折页5000份,悬挂横幅37条,转发推送各类反诈案例50多条。结合“双线三服务”工作,入户宣传服务6000人次,380人率先签定《防诈骗防诈骗责任状》,并承担全民反诈宣传责任。5月以来,我镇电信网络诈骗案件保持0增长。同时,利用“三进”载体,加大平安三率、禁毒和防邪教宣传工作。

    5.全力聚焦“队伍建设”,破难攻坚能力稳步提升。“大反思、大整治、大提升”活动为重要契机,全面剖析和解决科室与个人短板和不足,加强科室人员业务技能锻造,完成多领域工作流程再造,常态化业务工作稳中有进。1-6月累计受理12345区长公开电话103件,同比下降28%,办结率100%,满意率92%;其他类型来信来访及网上投诉4件,同比下降50%,办理率100%;接收办理110联动件52件,办理率100%。其中,五月份我镇区长公开电话按时办结率100%,群众评价满意率100%,回访核实率100%,效能指数100,位列第一名。

二、存在的不足

1.考核体系研究不透。业务工作以承接式模式为主,主动对标考核体系针对性开展工作的意识还有待加强,应认真研究梳理各条线考核体系和赋分标准,在守住平安稳定底线的基础上,分厘必争,争先创优,为我镇实现年度综合考评争先进位扛起平安建设办的责任担当和贡献作为。

2.合力破难能力不强。具体体现在重点人员管控高效措施不多,还是更多地依靠人防为主,重点人员涉及的历史性纠纷破难化解能力有待加强,来信来访流转处置机制尚有不足,特别是多头管理的案件还存在破难合力不足的现象。

3.专业力量储备不足。当前,随着老百姓法治意识和信息化水平的不断提升,简单的和事佬、老娘舅式调解已经无法满足绝大多数矛盾纠纷、来信来访案件的化解条件,法治意识和依法调解的专业能力亟须深化和提升,专业从事信访矛盾纠纷化解的力量储备略显不足。

三、下半年工作重点

    1.以考核为导向,全面强化责任落实。全面对接上级主管部门,深刻分析2020年考核结果,查摆失分原因,出台改进措施,落实责任主体,精细化抓实重要环节,确保2021年信访维稳、平安创建、应急管理等领域考核结果实现明显提升。打造党建引领“矛调中心+”创新品牌,完善镇村维稳体系建设,加大涉稳信息排查和掌控,牢牢控制越级访、群体访事件不发生。

2.以平安为导向,全面深化维稳措施。扩大“平安三率”宣传,打赢民调翻身仗。加强电信网络诈骗宣传引导,争取下半年新发案件0增长。联合昌化派出所开展邪教人员转化工作,努力打造无邪教镇。继续保持禁毒、扫黑除恶高压态势,规范管理社区矫正对象。加快“河上云桥”智慧避灾体系调试运行,提升镇村两级应急处置能力。

3.以结果为导向,全面加强队伍锻造。深化“大反思、大整改、大提升”活动,确保真整改、真提升,对标考核要求和人员分工,加强横向交流和纵向对接,重点加强科室队伍、调解员队伍、网格员队伍能力锻造,坚决摒弃“新官不管旧账”错误思想,指导和协助各村化解一批“上一届遗留纠纷”,全力打造“无信访积案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