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假期疫情防控不放松,杭州疾控发布重要提醒

浏览次数: 信息来源: 区卫生健康局 发布时间: 2022-10-08

国庆假期即将来临,探亲、旅游、聚会等活动需求旺盛,人员流动性增加,疫情防控压力进一步增大,为了切实防范疫情输入和传播风险,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杭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发出以下提醒:

倡导在杭过节

倡导广大市民朋友就地过节,出游不出省。如您确需离杭,请在出行前了解目的地疫情情况和防控政策,合理规划出行路线,乘坐飞机、高铁、列车、跨省长途客运汽车、跨省客运船舶等交通工具离开时须符合目的地疫情防控政策。提前主动报备

来(返)杭前,请通过以下小程序进行申报,建议在抵杭前24小时内完成报备,并配合落实相应的疫情防控措施。

我市对国内涉疫区域的来(返)杭人员实行相应健康管理措施:

对7日内有疫情高风险区旅居史的来(返)杭人员实施7天集中隔离医学观察;

对7日内有疫情中风险区旅居史的来(返)杭人员实施7天居家隔离医学观察(如不具备条件,采取集中隔离医学观察);

对7日内有低风险区旅居史的来(返)杭人员实施3天日常健康监测。

在对高中低风险地区来(返)杭人员实行相应健康管理措施的基础上,其他省外来(返)杭人员应在抵杭后6小时内完成一次核酸“落地检”,倡导“3天3检”(抵杭3天内每天完成1次核酸检测),后续按照常态化核酸检测要求每72小时自觉完成1次核酸检测。

来(返)杭后,前3天工作生活原则上实行“两点一线”(居住点和工作点),倡导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不参加聚集性活动,做好自我健康监测,密切关注自己和家人的身体状况。

从严排查管控

各类机关事业单位、镇街村社、企业、学校等单位,要落实“无疫单元”创建要求,加强节前返乡和节后返工返校人员管理,开展7天内旅居史穿透式询问,对来自高中低风险区人员规范落实相应健康管理措施,一旦发现异常情况,要第一时间报告至属地疫情防控指挥部,严格落实主体责任。


减少聚集活动

近期原则上不安排大型会议、培训、会展、文艺演出等聚集性活动,坚持非必要不举办、能线上的不线下。确需举办的,要从严审批,按照“谁审批、谁负责”“谁举办、谁负责”的原则,制定疫情防控方案,尽量缩小规模,落实防控措施,参加活动人员需扫码登记、查验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根据疫情形势和专家研判,可对参会人员实行落地核酸检测和封闭式管理。倡导群众从简举办婚丧嫁娶,尽量减少人员数量。


重点场所管理

强化机场、铁路、公路、水路客运场站和高速公路服务区等重点场所排查,严格做好来杭返杭人员“健康码”、行程卡、核酸检测报告查验等工作,发现异常人员及时按相关规定落实管控;城市轨道交通、公交车、出租车、网约车等经营者落实属地“场所码”查验要求;旅游景区要严格落实“限量、预约、错峰”的要求,室内景点、公共服务场所、剧院等演出场所、娱乐场所做好通风、清洁、消毒和人流控制,严格执行扫“场所码”、戴口罩、测温等防控措施。旅游、餐饮、住宿等行业要加强从业人员健康监测管理。加强零售药店的药物销售管理,对购买四大类监测药品的人员做好实名信息登记,并提醒及时进行核酸检测,强化医疗机构哨点监测作用。


常态化疫情防控

请广大市民朋友继续保持高度的防护意识,落实常态化疫情防控。规范佩戴口罩,保持勤洗手、常通风、不聚集、分餐食、一米线等良好的卫生习惯。进入公共场所、搭乘交通工具,配合做好测温、扫场所码、戴口罩、行程卡查验等防疫措施。外出时做好个人行程记录,务必妥善保留出行相关票据信息,以备查询。市民在购买进口冷链食品和进口水果时,要关注食品产地、来源、入境货物检验检疫证明等信息,接触进口冷链食品注意做好个人防护,接触后及时洗手。按常态化核酸检测频次开展检测,做好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

请市民朋友密切关注自身和家人的健康状况,当出现发热、咳嗽、咽痛、乏力、嗅(味)觉减退、腹泻等症状时,请勿自行服药,务必规范佩戴口罩,避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及时前往设有发热门诊的医疗机构就诊,并主动告知旅居史、接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