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直属学校(单位),镇(街道)中小学、幼儿园、成校:
“五一”国际劳动节即将到来,本次假期为4月30日至5月4日五天。为认真贯彻落实近日全国防汛抗旱工作会议、全省防汛防台抗旱和安全生产工作会议、省市打击治理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全市平安创建暨亚运安保风险隐患和信访积案化解清零攻坚大会、亚运涉稳风险防控协调组专题会商会等系列会议精神,结合教育系统实际,现就切实做好“五一”前后校园安全稳定工作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加强安全形势研判分析。各校(单位)要提高认识,充分认识到在当前疫情防控形势特别严峻复杂的大背景下,做好校园安全稳定工作的重大意义。要高度重视校园安全生产(消防)和稳定工作,结合各校(单位)实际,加强分析研判,切实增强做好当前安全防范工作的政治自觉和责任担当,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全面保障师生生命安全和校园安全稳定。
二、加强安全隐患排查整治。节前,各校(单位)要结合每月排查和5月的安全风险自我评估工作,认真组织开展一次全面的校园安全检查,深入细致排查安全风险隐患,并落实闭环管理。一是全面开展防汛防台隐患再排查再整治。各校(单位)在前期检查组织体系、责任体系、预案体系、“7·20”调查报告学习落实情况等基础上,重点聚焦预报预警、重点领域、指挥体系、防汛预案、应急保障等五方面开展再排查再整治,严格按照安全工作联系单202205号《关于严格落实防汛防台相关工作要求的通知》要求,结合学校(单位)实际,重点针对应急预案,老旧围墙、地下车库、配电房、消控室、楼顶排水管道、车棚、排水设备、广告牌灯箱、在建工地脚手架以及沙包、手电、雨具、支撑架等常用防汛物资,抓紧堵漏洞、补短板、除风险,及时消除隐患。相关检查情况要及时录入“杭州市校园安全管理平台”中“日常检查”的“重点检查”。二是持续深入推进消防安全专项行动。在前期全面落实学校和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火灾隐患排查基础上,充分考虑学校用电量可能出现季节性增加的情况,重点对用电、用气、用油安全管理和学生宿舍、食堂、实验室、图书馆、办公楼、配电房、计算机房、电动自行车集中充电点、防疫物资储存点等消防重点场所、部位等持续开展排查治理,严防消防通道内违规停放车辆、堆放杂物。三是加强实验室危险化学品安全风险集中治理。不使用的场所要检查完毕后落实封闭管理;确有需要在节假日期间使用的,要强化实验室管理主体责任意识,落实安全措施。要加强实验室安全教育,强化日常巡查检查,及时排查和消除各种安全隐患,确保学校实验室安全有序运行。学校要根据《杭州市中小学实验室危险化学品安全风险分级管理操作指南》,加快推进中小学实验室安全风险分级工作落细落实。
三、加强日常安全教育提醒。各校(单位)要在节前通过多种形式对师生家长开展一次全面的安全教育提醒。一是强化防范电信网络诈骗。教育学生、提醒教职工和未成年学生家长,加强防诈骗知识技能的学习,严防个人财产损失。二是强化防溺水教育。随着气候转暖,学生防溺水事故工作进入重点时段,要全面落实学校防溺水教育主体责任,督促家长履行校外监护责任,预防和杜绝溺水事故发生。三是强化交通安全教育。师生节日期间外出要严格遵守交通法律法规,骑乘电动自行车佩戴好安全头盔,碰到大货车转弯不从车前头绕行,确保安全出行、文明出行。四是强化防欺凌防侵害宣传教育。《反有组织犯罪法》2022年5月1日起施行。要通过多种形式对学生普遍开展一次防欺凌防侵害的宣传教育,公开学校投诉举报电话,教育引导学生科学防范侵害,严防学生参加欺凌甚至有组织犯罪活动;如发现有关线索情况,要第一时间报属地公安部门。五是强化饮食安全教育。各校要提醒师生养成良好的饮食起居生活习惯,科学安排一日生活,合理膳食,均衡营养,提高身体素质,防止食物中毒。六是要组织开展好“5.12”防灾减灾日主题宣传周活动。今年5月12日是我国第14个全国防灾减灾日,主题是“减轻灾害风险 守护美好家园”,5月7日至13日为防灾减灾宣传周。各校要认真研究制定宣传周活动方案,进一步增强广大师生灾害事故风险意识。特别是要加强极端灾害性天气的风险识别和预警响应等宣传教育,提高主动避灾避险的意识和能力。宣传周活动期间,各校要开展一次以突发暴力伤害事件为重点的应急疏散演练和紧急避险教育,深入开展一次灾害事故隐患排查,认真组织在校学生上一堂防灾减灾知识课,确保防灾减灾宣传周活动各项内容有效落实。
四、加强节日期间应急值守。各校(单位)要严格按照疫情防控和治安防范要求,严格校门管理,严控人员进入校园。要严格落实节假日和重大活动期间单位领导干部值班备勤工作,加强值班值守和巡查检查,确保信息渠道畅通。要切实做好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准备,认真做好紧急信息的核实、报送和各类突发事件的应对处置工作,确保信息报送及时准确。
杭州市临安区教育局
2022年4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