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促教育“共富”,2022年5月26日至27日,杭州市语文名师送教临安区昌化中学。
此次活动,由三位临安区昌化中学的语文老师课堂展示开启。乔秀英老师以“巧冠凤头出亮点”开展了一堂作文指导课,以“开门见山”“引用名言”“事例对比”“现象列举”来指导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郑晓微老师,以“海捕文书”开启了《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中“风雪”这一物象呈现的逻辑力量;唐钱峰老师以小见大,从《红楼梦》“吃穿住行”的细节处入手,徐徐展开了贾府由兴到衰的画卷。随后,三位老师也对自己课堂的教学设计理念和意图进行了阐述。
下午,针对三堂风格各异的课堂,浙江省语文特级教师陈欢老师用“让‘实’更‘实’”“让‘逻辑’更‘逻辑’”“让‘大’更‘大’”三句话展开评价。陈欢老师肯定乔老师课堂的扎实,同时指出以总分结构更深入推进、指导提供方向等,让课堂更“实”;陈欢老师赞美郑老师的课堂以新颖的方式来推进教学,把握了文章的教学重点,也提出在活动环节设置时可以更注重逻辑性;陈欢老师同样肯定了唐老师“以小见大”的教学切入点,但也建议注重整本书的勾连性。陈欢老师的点评不仅给上课老师提供了宝贵的建议,更是让所有听课老师如坐春风。
浙江省特级教师童洪星老师为大家带来了一堂“如何处理生活素材”的作文教学展示课。三篇针对运动会不公平现象的学生作文,将师生带入了一个生动有趣且引人深思的课堂。比较鉴赏、各抒己见、娓娓道来中,我们理解了最好的处理生活素材的办法是对原材料进行虚化,在与现实的若即若离中达成自己的写作目标。
当天活动的最后一环节是浙江省特级教师林国爽老师开展的“新课程背景下写作教学策略”的主题讲座。林老师指出,在写作教学中要注重培育学生“知、情、意”、策划独立的写作方案、搭建过程化学习支架、利用活动常态化写作,给所有老师的写作教学提供了系统化的建议,大家受益匪浅。
5月27日,临安区昌化中学方向如校长从办学理念、校园文化、校史文化、校友文化、教风、校风、学风等方面,介绍了建校80多年的昌化中学的文化和特色,开启了新一天的教育“共富”活动。
随后,浙江省特级教师应健老师带来了一场“基于实践性特质的《红楼梦》整本书阅读教学”的精彩讲座。应老师以自我实践为基础,从《红楼梦》整本书阅读的实施背景、新课标充分凸显语文实践性的本质特征、高中语文教学实践性的理据入手,指出《红楼梦》整本书阅读教学要注重实践性,要注重《红楼梦》整体阅读教学的整体规划,要以任务单为载体引导学生自主阅读。在讲座中,应老师分享的《红楼梦》教学实践让老师们如醍醐灌顶,为《红楼梦》整本书阅读教学提供了灯塔般的指导。
活动的最后,杭州师范大学经亨颐教育学院副教授叶黎明博士展开了一场“怎样的写作知识教学可能有用”的讲座,以乔秀英老师和浙江省特级教师童洪星老师的作文课堂为范例,指出作文教学要少用“单点知识”教学,而注重“多点知识”和“抽象知识”的教学,指出要学会利用例文、教会学生分析性阅读,以及提出注重评价表的设计。叶博士以春风般的语言有条不紊地梳理了作文教学的重点,给整个活动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历时一天半的教育“共富”、送教昌中的活动在临安区教研员舒永健老师的总结下落幕。我们,将带着满满的启发和收获,去创建更高效的课堂、更精彩的课堂,奔向未来,奔向更广阔的语文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