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炳潮是原临安区农业农村局科技干部,在临安山核桃产区100多个山村只要说起原林业局森防站徐炳潮无人不知、无人不晓,这个常年奔波在深山冷岙角落指导林农防病治虫、传授防治技术的植保传艺人。名符其实“除害保果” 为农致富的保护人。
从2010年8月他退休后仍然一心扑在为山核桃产区林农服务上,有人劝他说:老徐现在退休了就好好在家休息,别再跑了。可徐工总说:“老百姓心里有你,有难求助于你,你心里总得有他们。”这绝非空穴来风的慷慨陈词,更非他故作姿态的虚假表白,是他数十年来一颗真诚的心已经和林农们的心紧密的贴在一起,是山村林农们一声声感谢,一阵阵掌声激励着他。
一位热心于技术推广的传播者
退休后十余年来他充分发挥自己一技之长热心服务于农,为了把山核桃病虫害防治技术传授给广大农户,他跑遍了临安山核桃林区,送技术、送信息、送良策,据统计就举办各种形式培训班48期,参加培训林农达2315人。通过培训使广大农户较好地掌握了实用技术,同时还在区科协杂志刊登了山核桃病虫害综合防控技术等科普文章6期,使广大林农尝到了应用科学技术的甜头。
一个电话解疑团
山核桃是临安山区林农致富的主要经济来源,然而,每年春季正当山核桃开花结果之时,也是病虫害频繁发生之机,他的手机即成了林农们求助的热线电话,而他总是有求必应,从不推辞,热情而又耐心予以解答,电话解释不清的,无论路有多远、山有多高就赶赴实地指导,传授病虫害防治技术。
“喂,徐工吗?清凉峰镇夏岭村农户纷纷去电求助,我们村里有一片山核桃树叶不知怎么会突然失绿变色发红枯黄,是病是虫?”林农们心里直纳闷,眼见已结下果实的树叶突然枯黄心急万分,有的农户买来杀菌防病农药,喷了一遍又一遍就是不见效,发生面积不断扩大,严重威胁着连片几百亩的山核桃树,急坏村干部和林农。6-7月份类似树叶突然变色枯黄的情况在岛石、湍口、横路等山核桃林都有不同程度发生,林农一个又一个求助电话打给他,他总是及时给于耐心回答,热心的他把林农所盼牢记在心,为农所想,为农所急,电话里讲不清楚的他不计个人得失,自己掏钱乘车前往各地,马不停蹄地奔波在各地山核桃林间,冒着酷暑,不辞辛劳爬山头查虫情,实地帮助林农们解开心中的疑团,原来是一只微小的害虫叶螨在树叶背刺吸危害,导致叶片失绿枯黄,他当场就开出防治“处方”,使广大农户受益匪浅,清凉峄镇新峰村村民王国华说:“去年我十多株树在6月初就树叶失绿发黄也不知啥原因,山核桃产量减少一半,徐工一张“处方”使我从虫口夺回一片山核桃果实,少说也要多收入5千多元”。
一张防治“处方”保住一片果
近10多年来,在整个山核桃产区的山核桃树流出墨汁般黑水,一种真菌性病害干腐病严重影响山核桃产量和树的健康,对此病情他又加入到杭州市森防站主持的山核桃干腐病防治研究攻关项目组,历时3年时间和浙江农林大学植保系张传清教授一起,在太阳镇横路武村和湍口镇湍口村定点定时观察病情发生规律,他无论天气炎热还是刮风下雨,7天一次上山取回林间病原孢子。功夫不负有心人,通过研究攻关终于查清了干腐病发生规律与防治技术。为了把科研成果转化为第一生产力,他广泛深入在重点山核桃乡村,在林地举办干腐病综合防治技术培训,使广大林农较好地掌握了山核桃干腐病防治技术。经统计在太阳、河桥、湍口、龙岗、清凉峰等乡村共推广实施干腐病防治面积达30900亩,山核桃产量增产43万公斤,增加收入25211.61万元。湍口村徐根金有30多亩山核桃林由于受干腐病危害山核桃产量只有600多斤经济损失上万元,通过掌握的干腐病综合防治技术这片濒临枯死的山核桃林又恢复了生机,山核桃产量逐年提高如今达6000多斤。
徐炳潮同志是区农业农村局离退休第三党支部委员,退休后他一直没忘林农山核桃增产增收,没忘一名党员应尽的义务和一名科技工作者的使命。2021年在徐工的带领下组成了一支“夕阳红”党员科技服务队,仍然常年奔波在岛石、昌化、横路等山核桃产区,为农排忧解难。这几年来山核桃树不断出现枯萎枯死情况,为查明原因他邀请农林大学张传清教授多次深入林地查找原因,取样分析鉴定病因,指导农户应用低碳环保农资产品改善林地土壤生态环境。
他说一个人活着就得活得有价值,他牢记着雷锋同志一句名言“人得生命是有限的,我愿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
在新冠疫情防控中,他又积极投入到疫情防控战斗行列,和区工程师协会党员志愿者一起到人流量大的菜场、商场进行查验健康码、行程码、测体温等防控工作。徐工用踏实的工作作风,铨释了一名共产党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是一名一心扑在强村富民服务中的践行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