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002508123/2022-82399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公开范围 面向社会 公开时限 长期公开
发布单位 区发展和改革局 发文日期 2022-06-06
统一编号 有效性
杭州市临安区发展和改革局关于区政协十届一次会议第46号提案的复函
日期:
2022-06-06 11:27
来源:
区发改局
浏览量:


 

佘晓峰委员:

提出的《关于政府营造企业创新环境的建议》已由区政府交区发改局牵头,财政局、经信局、科技局、组织部商务局办理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首先感谢您对我区企业创新环境工作的关心和支持。近年来,我区各相关部门围绕优化企业创新环境提升区域核心竞争力,在政策保障、要素支持等方面开展了许多企业服务工作,得到了企业的认可

一、持续完善政策保障体系

  1.政策引导产业做大做强。近年来,我区陆续出台《关于大力推进现代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意见》、《关于促进“双招双引”推动产业商质量可持续发展的若干政策意见》、《关于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引领产业兴区的若干政策意见》、《关于临安区打造人才高地若干政策意见的实施细则》等政策,促进产业健康发展。同时,深入实施产业专项扶持政策,加快推进复合装饰材料电线电缆等传统特色产业转型升级。

2.分类落实科技政策支持。按照“梯度培育,差异扶持”思路,强化科技型企业的培育发展。根据不同创新阶段的企业,分别采用与企业实际需求相对应的政策进行扶持引导针对创新种子期企业,主要给予房租补助“十四五”期间将加快推进完善区级股权投资基金体系,着力增强种子期、初创期企业股权投资供给,为科技型初创企业引入更多资金“活水”针对创新创业期企业,对新认定的省科技型中小企业杭州市雏鹰计划企业分别给予2万元20万元奖励2021年度累计兑现资金702万元针对成长期企业,通过风险池基金贷款解决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难题按照50%进行贷款贴息补助,今年以来,已支持18家科技企业获得风险池基金贷款累计8500万元针对成熟期企业激发政府产业引导基金杠杆作用众硅电子、利珀科技等5家高新技术企业先后获得政府产业引导基金7000万元投资,累计撬动民间资本跟投1亿元,极大促进了企业发展

3.加大创新项目扶持力度一是项目扶持上,产业关键技术攻关项目按项目研发投入的30%给予资助,最高资助100万元其中产业链联合攻关项目最高资助300万元2021年,围绕5G光电器件、微纳智造、高端装备、智慧照明、复合装饰材料等领域实施产业技术攻关项目10项,累计下拨补助资金959.1万元2021年新出台区级研发投入补助,对符合条件的企业按研发投入增量给予最高200万元奖励,今年6月底将启动兑现工作,预计兑现补助资金近千万元;在科技型企业认定方面,对新引进的国高企给予最高60万奖励,省科技型中小企业认定奖励从1万增长到2万。二是积极争取国家省市重点研发项目2020年成功推荐谱育科技实施的“场地污染物现场快速筛查和检测技术与设备”项目中央财政支持528万元,8家企业获得2021年度省“尖兵”“领雁”技术攻关项目资金2627万元

4.降低企业融资成本。一是全力争取央行政策性资金快速落地临安推进直达实体经济的货币政策工具支持辖区中小微企业发展。分梯度落地实施3000亿、5000亿和1万亿的再贷款资金,央行政策性低息资金降低了企业融资成本,减轻小微企业阶段性还本付息压力。二是推进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改革全面落地,以改革的方式推动降低成本。运用防疫专项再贷款发放的优惠贷款平均利率为2.62%,财政贴息后企业实际利率仅为1.3%左右;运用复工复产专用额度和1 万亿元新增再贷款再贴现资金发放的优惠贷款,平均利率分别为4.23%和4.61%,分别低于同期企业贷款利率0.69和0.31个百分点,带动了企业其他贷款利率的全面降低。

二、树立开放人才培养理念

1.持续引进专业优质人才。一是实施天目英才引育计划加大海内外高层次人才引进力度,对符合认定条件的人选,给予80--150万元的资助。二是实施领军型创新创业团队计划聚焦集成电路、生物医药、节能环保、高端装备等产业领域,重点引进一批省、市领军型创新创业团队,分别给予1000万元500万元项目资助(含市级资助),并将跟进的风投、创投等市场化要素纳入团队项目评价标准,追加资金支持。三是加大青年人才集聚力度。对新引进的本科以上应届毕业生分档给予补贴对新引进且达到服务年限的人才,分档给予生活补贴。加强大学生见习(实习)基地的建设,对经认定的见习(实习)基地在基地参加实习训练的全日制普通高校在校生,分别给予资助和相关补贴。

2.施行柔性引才引智扶持政策促进国际科技资源开放流动,对符合条件的外国专家和对推荐专家的企业给予奖励,鼓励在国外工作的科学技术人员回国,吸引外籍科学技术人员到中国工作。2019年至今,科技线共入选国家级海外高层次人才建议人选1名、省级海外高层次人才4名、杭州市521引进计划4名、杭州市钱江友谊使者2名。出台专利产业化补助政策,对发明专利产业化项目最高按项目研发投入的30%给予资助。

3.开展人才素质提升工程。2021年分层次开展分类培训,完成“天目之鹰”培训活动,举办“创二代”培训班和企业管理(班组长)培训、和行业培训共四期,直接受培训人员320人2022先准备开展企业管理人才培训和“创二代”班一期两场培训预计培训人数40余人。推进招才引智工作做好全区综合性人才的审核工作,完成“十四五”期间第一批“812”人才培养工程工业组培养人选选拔推荐,目前“十四五”期间在库培养人选27名。积极做好企业享受杭州市“四项待遇”人才申报工作

  4.完善人才住房保障制度对经认定的A~F类人才给予15万元以上最高800万元购房补贴;筹建提供3000套人才专项租赁住房,F类及以上人才可享受租赁政策,自行租房给予租房补贴;对新引进无房的大学毕业生,发放租房补贴。统筹安排高层次人才和重大项目企业高管子女就读公办义务教育学校的,按照相对就近原则统筹安排入学。

三、持续优化企业创新环境

1.厚植双创“天然土壤”。一是强化政产学研合作,新引进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浙江农林大学临安技术转移中心进一步发挥已建的浙江大学、浙江工业大学2家临安技术转移中心作用,加强校企对接联系。举办“智领未来”科技人才荟暨青山湖创新论坛,举行“百名专家进企业”启动仪式组织开展浙江大学服务企业行动临安专场活动,为我区16家重点服务企业匹配了16位浙大专家作为科技顾问成功举办“智汇临安”云享会浙大科技成果发布会、产业创新讲堂、杭电科技成果发布会等产学研活动二是众创空间实现新突破楼友会·临安众创空间成功升级为国家级众创空间,银江创业梦工场成功认定为市级专业化示范众创空间。推进省科技厅孵化大楼、锦南生物医药孵化大楼加快建设高质量孵化载体,服务大创园在省科技厅孵化大楼拓园,协助锦南新城招引贝壳社合力打造生物医药孵化园联合开展“天目创客”创新创业大赛等双创品牌活动,进一步造浓双创氛围。

2.构筑多元“智力高地”。一是全力助推“新制造业计划”。以浙江临安微纳技术及应用产业创新综合体列入第一批浙江省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培育名单为契机,全力推进青山湖科技城微纳智造小镇建设,集聚驰拓、启尔、众硅、华卓精科、奕力科技等一批集成电路企业在临安研发及成果转化,推动青山湖科技城打造成为全省集成电路产业重要集聚地。二是全力助推“科技城跨越赶超”。推进科技城“1+3+X”产业平台一体化发展,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新能源产业培育和光电产业转型,坚持数字经济和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双轮驱动”,增强企业创新活力,推动科技成果转化。

  3.加大政策宣传服务2022年4月区发改局联合经信局、商务局、科技局、人社局、区委人才办通过企业码平台进行线上政策宣讲,解读《关于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引领产业兴区若干政策意见的解释说明》,以及我区现行的科技、人才政策在线观看人数达1856人次在科技城等重点镇街举办投资、数字化、项目申报等线下政策解读活动针对不同需求的企业进行“一对一”辅导解答,不断提高政策的知晓度。

4.提高政策兑现便利度。通过亲清在线平台,实现线上兑付组建亲清在线应答D小二队伍,“7*12”实时在线回应企业诉求,让企业尽享政策红利2020年开始,我区数字化改造、绿色发展、企业培育等大多数涉企工业政策均已通过“亲清在线”完成兑现,企业只需通过登录平台即可完成资助申领,简化了手续,提高了效率。

目前,杭州市和区级现有人才政策正在不断迭代完善中,人才办、科技局也将与上级部门主动对接,加强对创新型人才、发明人才在认定、扶持等方面政策措施的研究,进一步优化政策措施,加大政策扶持力度进一步吸引集聚人才,激发创新型、科技型人才的创新创业动力,助推临安“产业强区”建设

再次感谢您对我区企业创新环境工作的关心和支持,同时也衷心希望您继续建言献策,推动我局各项工作再上新台阶。

承办领导:陶海龙

承办人:周忠军           联系电话:63721372

           

                      杭州市临安区发展和改革局

                          2022年5月26日 

3.杭州市临安区发展和改革局关于对政协十届一次会议第46号提案的复函.pdf

分享:
字体: [

]
打印
索引号 002508123/2022-82399
公开形式 主动公开
公开范围 面向社会
公开时限 长期公开
发布单位 区发展和改革局
发文日期 2022-06-06
杭州市临安区发展和改革局关于区政协十届一次会议第46号提案的复函
发布时间:2022-06-06
信息来源: 区发改局
浏览量:


 

佘晓峰委员:

提出的《关于政府营造企业创新环境的建议》已由区政府交区发改局牵头,财政局、经信局、科技局、组织部商务局办理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首先感谢您对我区企业创新环境工作的关心和支持。近年来,我区各相关部门围绕优化企业创新环境提升区域核心竞争力,在政策保障、要素支持等方面开展了许多企业服务工作,得到了企业的认可

一、持续完善政策保障体系

  1.政策引导产业做大做强。近年来,我区陆续出台《关于大力推进现代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意见》、《关于促进“双招双引”推动产业商质量可持续发展的若干政策意见》、《关于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引领产业兴区的若干政策意见》、《关于临安区打造人才高地若干政策意见的实施细则》等政策,促进产业健康发展。同时,深入实施产业专项扶持政策,加快推进复合装饰材料电线电缆等传统特色产业转型升级。

2.分类落实科技政策支持。按照“梯度培育,差异扶持”思路,强化科技型企业的培育发展。根据不同创新阶段的企业,分别采用与企业实际需求相对应的政策进行扶持引导针对创新种子期企业,主要给予房租补助“十四五”期间将加快推进完善区级股权投资基金体系,着力增强种子期、初创期企业股权投资供给,为科技型初创企业引入更多资金“活水”针对创新创业期企业,对新认定的省科技型中小企业杭州市雏鹰计划企业分别给予2万元20万元奖励2021年度累计兑现资金702万元针对成长期企业,通过风险池基金贷款解决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难题按照50%进行贷款贴息补助,今年以来,已支持18家科技企业获得风险池基金贷款累计8500万元针对成熟期企业激发政府产业引导基金杠杆作用众硅电子、利珀科技等5家高新技术企业先后获得政府产业引导基金7000万元投资,累计撬动民间资本跟投1亿元,极大促进了企业发展

3.加大创新项目扶持力度一是项目扶持上,产业关键技术攻关项目按项目研发投入的30%给予资助,最高资助100万元其中产业链联合攻关项目最高资助300万元2021年,围绕5G光电器件、微纳智造、高端装备、智慧照明、复合装饰材料等领域实施产业技术攻关项目10项,累计下拨补助资金959.1万元2021年新出台区级研发投入补助,对符合条件的企业按研发投入增量给予最高200万元奖励,今年6月底将启动兑现工作,预计兑现补助资金近千万元;在科技型企业认定方面,对新引进的国高企给予最高60万奖励,省科技型中小企业认定奖励从1万增长到2万。二是积极争取国家省市重点研发项目2020年成功推荐谱育科技实施的“场地污染物现场快速筛查和检测技术与设备”项目中央财政支持528万元,8家企业获得2021年度省“尖兵”“领雁”技术攻关项目资金2627万元

4.降低企业融资成本。一是全力争取央行政策性资金快速落地临安推进直达实体经济的货币政策工具支持辖区中小微企业发展。分梯度落地实施3000亿、5000亿和1万亿的再贷款资金,央行政策性低息资金降低了企业融资成本,减轻小微企业阶段性还本付息压力。二是推进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改革全面落地,以改革的方式推动降低成本。运用防疫专项再贷款发放的优惠贷款平均利率为2.62%,财政贴息后企业实际利率仅为1.3%左右;运用复工复产专用额度和1 万亿元新增再贷款再贴现资金发放的优惠贷款,平均利率分别为4.23%和4.61%,分别低于同期企业贷款利率0.69和0.31个百分点,带动了企业其他贷款利率的全面降低。

二、树立开放人才培养理念

1.持续引进专业优质人才。一是实施天目英才引育计划加大海内外高层次人才引进力度,对符合认定条件的人选,给予80--150万元的资助。二是实施领军型创新创业团队计划聚焦集成电路、生物医药、节能环保、高端装备等产业领域,重点引进一批省、市领军型创新创业团队,分别给予1000万元500万元项目资助(含市级资助),并将跟进的风投、创投等市场化要素纳入团队项目评价标准,追加资金支持。三是加大青年人才集聚力度。对新引进的本科以上应届毕业生分档给予补贴对新引进且达到服务年限的人才,分档给予生活补贴。加强大学生见习(实习)基地的建设,对经认定的见习(实习)基地在基地参加实习训练的全日制普通高校在校生,分别给予资助和相关补贴。

2.施行柔性引才引智扶持政策促进国际科技资源开放流动,对符合条件的外国专家和对推荐专家的企业给予奖励,鼓励在国外工作的科学技术人员回国,吸引外籍科学技术人员到中国工作。2019年至今,科技线共入选国家级海外高层次人才建议人选1名、省级海外高层次人才4名、杭州市521引进计划4名、杭州市钱江友谊使者2名。出台专利产业化补助政策,对发明专利产业化项目最高按项目研发投入的30%给予资助。

3.开展人才素质提升工程。2021年分层次开展分类培训,完成“天目之鹰”培训活动,举办“创二代”培训班和企业管理(班组长)培训、和行业培训共四期,直接受培训人员320人2022先准备开展企业管理人才培训和“创二代”班一期两场培训预计培训人数40余人。推进招才引智工作做好全区综合性人才的审核工作,完成“十四五”期间第一批“812”人才培养工程工业组培养人选选拔推荐,目前“十四五”期间在库培养人选27名。积极做好企业享受杭州市“四项待遇”人才申报工作

  4.完善人才住房保障制度对经认定的A~F类人才给予15万元以上最高800万元购房补贴;筹建提供3000套人才专项租赁住房,F类及以上人才可享受租赁政策,自行租房给予租房补贴;对新引进无房的大学毕业生,发放租房补贴。统筹安排高层次人才和重大项目企业高管子女就读公办义务教育学校的,按照相对就近原则统筹安排入学。

三、持续优化企业创新环境

1.厚植双创“天然土壤”。一是强化政产学研合作,新引进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浙江农林大学临安技术转移中心进一步发挥已建的浙江大学、浙江工业大学2家临安技术转移中心作用,加强校企对接联系。举办“智领未来”科技人才荟暨青山湖创新论坛,举行“百名专家进企业”启动仪式组织开展浙江大学服务企业行动临安专场活动,为我区16家重点服务企业匹配了16位浙大专家作为科技顾问成功举办“智汇临安”云享会浙大科技成果发布会、产业创新讲堂、杭电科技成果发布会等产学研活动二是众创空间实现新突破楼友会·临安众创空间成功升级为国家级众创空间,银江创业梦工场成功认定为市级专业化示范众创空间。推进省科技厅孵化大楼、锦南生物医药孵化大楼加快建设高质量孵化载体,服务大创园在省科技厅孵化大楼拓园,协助锦南新城招引贝壳社合力打造生物医药孵化园联合开展“天目创客”创新创业大赛等双创品牌活动,进一步造浓双创氛围。

2.构筑多元“智力高地”。一是全力助推“新制造业计划”。以浙江临安微纳技术及应用产业创新综合体列入第一批浙江省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培育名单为契机,全力推进青山湖科技城微纳智造小镇建设,集聚驰拓、启尔、众硅、华卓精科、奕力科技等一批集成电路企业在临安研发及成果转化,推动青山湖科技城打造成为全省集成电路产业重要集聚地。二是全力助推“科技城跨越赶超”。推进科技城“1+3+X”产业平台一体化发展,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新能源产业培育和光电产业转型,坚持数字经济和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双轮驱动”,增强企业创新活力,推动科技成果转化。

  3.加大政策宣传服务2022年4月区发改局联合经信局、商务局、科技局、人社局、区委人才办通过企业码平台进行线上政策宣讲,解读《关于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引领产业兴区若干政策意见的解释说明》,以及我区现行的科技、人才政策在线观看人数达1856人次在科技城等重点镇街举办投资、数字化、项目申报等线下政策解读活动针对不同需求的企业进行“一对一”辅导解答,不断提高政策的知晓度。

4.提高政策兑现便利度。通过亲清在线平台,实现线上兑付组建亲清在线应答D小二队伍,“7*12”实时在线回应企业诉求,让企业尽享政策红利2020年开始,我区数字化改造、绿色发展、企业培育等大多数涉企工业政策均已通过“亲清在线”完成兑现,企业只需通过登录平台即可完成资助申领,简化了手续,提高了效率。

目前,杭州市和区级现有人才政策正在不断迭代完善中,人才办、科技局也将与上级部门主动对接,加强对创新型人才、发明人才在认定、扶持等方面政策措施的研究,进一步优化政策措施,加大政策扶持力度进一步吸引集聚人才,激发创新型、科技型人才的创新创业动力,助推临安“产业强区”建设

再次感谢您对我区企业创新环境工作的关心和支持,同时也衷心希望您继续建言献策,推动我局各项工作再上新台阶。

承办领导:陶海龙

承办人:周忠军           联系电话:63721372

           

                      杭州市临安区发展和改革局

                          2022年5月26日 

3.杭州市临安区发展和改革局关于对政协十届一次会议第46号提案的复函.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