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秋的早晨,微风中带着丝丝凉意。“菲菲,把外套拉链拉起来,再抱紧妈妈。我们要出发去幼儿园了!”“知道啦。”甜甜的声音从电瓶车后座传来。等红绿灯的间隙,回头看一眼,小小的脸蛋有一大半被头盔的帽檐遮住了,却没挡住她那上扬的嘴角。两只小手臂紧紧地围在我的腰间,暖暖的。
再回头,前面的斑马线上正骑自行车经过一对爷孙。一位头发花白的老人,弓着背,双腿有节奏地瞪着,身体吃力地一耸一耸。自行车后座用厚厚的棉布垫着,一层又一层,再牢牢地绑住。看得出来,是老人花了点心思准备的。上面坐着的是一位身穿校服的小女孩,二三年级的模样。
看到这一幕,我不禁想起了我的外公。小时候要上学的日子,大部分时间我都是在外婆家住的。一是因为爸妈工作忙碌,没时间照看我;二因为是上学放学有外公接送。在我们上小学的时候,同学们都是自己走路,如果有家长接送那便是很威风的一件事。每天天不亮,外公就拿着镰刀上山给家里的老黄牛割草。等外公挑着满满一担牛草到家,第一件事就是换身干净的衣裳。再拖出他那辆“老凤凰”牌自行车,拍拍前面的横杠,“来!上车!出发!”一双大手一把将我抱起。那辆自行车,是外公的宝贝,也是我的专座。我的安全带,自然是外公那两条瘦瘦又黝黑的手臂。虽然没有柔软的座垫,横杆又细又硬,人也是需要歪着身子坐。那有什么关系,拉风就好!一路上,只要遇见我的同学,外公会刻意骑慢一点,等我向同学炫耀完了再加速。当然,我也会大声介绍:“这是我的外公!”他总会微笑着用胡子蹭蹭我。从外婆家到学校,短短十几分钟的路程是我最享受的,不仅仅因为耳旁呼呼吹过的风,同学羡慕的眼神,还有外公那浓浓的宠爱。
后来,身边的同学家长接送的多了,有的家长骑上了摩托车。外公还是骑着他的“老伙计”,上坡路上,身边的同学一个个从身边经过,眼看着我们就落到了最后。“太慢了。”我轻声嘀咕,外公好像听到了,用力地蹬起来,呼哧呼哧的喘息声从后脑勺传来。“没事,外公力气大,骑快点准能赶上他们!”没过几天,放学时远远地就看见外公在向我招手,旁边停着一辆摩托车——是橙色的。定睛一看,油箱生了锈,好几个地方油漆也脱落了,特别是发动时排气管还有滚滚浓烟,声音也比一般摩托车响好几倍——像一辆老式拖拉机(同学们这么说)。“怎么样?你外公也有摩托车了!不过是二手的,我也没几年好骑了,老了!”看着他骄傲的神情,我心里五味杂陈。就这样,这辆被大家称为“大烟摩托”的外公“新”坐骑陪伴我到小学毕业。直到现在,外公的“老凤凰”自行车和“大烟摩托”还停在外婆家的老房子里。可是,外公却在6年前因疾病离开了我们,永远记得那一天,我在满是人潮的大堂里哭了很久很久。
“妈妈,绿灯了!”后座的女儿用她的小手拍拍我的后背,却不知此时的我已潸然泪下……这世上,有些人会被永远记得,就像风会记得一朵花的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