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浙江万马新能源有限公司装配车间,印有“万马爱充”的充电桩布满车间,工作人员忙碌地安装调试设备。正在安装的就是刚刚入选2022年浙江省首台套装备名单的IGBT式半矩阵大功率智能分配充电堆。去年年底,来自福建的客户定了十余套,开年后又追加了六套,将于近日交付。
随着新能源汽车越来越普及,对充电桩的需求也越来越大。但传统充电桩技术落后、运营管理难,跟不上汽车电池“升级”速度。例如,充电桩的输出功率被设计得很大,这在给储能容量较小的电动汽车充电时,会造成能源浪费;但假如把充电桩的输出功率设计得较小,在给储能容量较大的电动汽车充电时,又会导致充电时间过长,给车主带来不便。基于此,浙江万马新能源有限公司子自主研发IGBT式半矩阵大功率智能分配充电堆,解决了传统充电效率低、应用场景有限等不足的问题。
记者看到,该充电堆由一个主机柜、三个充电终端、6个充电枪组成,属于分体式大功率充电堆。它的优点在于功率共享、按需分配,智能调配,可满足多辆不同功率、不同容量等级的电动汽车快速充电的需求,即柔性充电。而实现这一功能的关键技术在于使用了业界首创的基于“莫比乌斯带”的功率智能分配算法。公司总工程师黎向阳指着背后一排“不起眼”的接触器说道:“这是我们公司的核心专利技术,通过‘莫比乌斯带’控制策略,使系统功率分配更高效安全,故障率降低70%以上。”
不仅如此,万马新能源还摒弃了传统多个处理器的方案,采取了“一芯一世界”的方案,用一颗芯片实现所有充电业务的功能。此外,该方案把系统柜变成一个智能终端,只需搭载一套软件,就可以实现系统远程更新。另外,主机柜和终端之间采用以太网通信取代了CAN通信方案,通信带宽提升了将近800倍,有效了降低成本,同时可以通过智能运维平台进行远程设备管理,如故障定位、远程升级等功能,极大程度上提升运维效率。
记者了解到,枪线和枪头之间的压接技术也是影响散热和安全充电的重要因素。去年5月,万马组建了枪线研发团队,攻克了这一难点。目前,枪线也正在生产爬坡阶段,预计三月份可以批量发货。“这样的话,从机柜设计、控制,包括功率模块、枪线,完全实现整装全部自主研发。” 黎向阳说。
该产品当前主要应用于公共停车场、公交车充电站、工业园区等,自上市以来,已经售出30余套。“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快速扩容,充电桩也将大有可为。万马新能源将持续在新能源领域精准发力,向大功率和智能化产品进军。”黎向阳表示,针对智能化,将在自动插枪、车牌识别方面发力,为客户提供一键式自动化的充电体验;大功率的话将在360千瓦的基础上向480千瓦、960千瓦升级,以便跟上新能源汽车升级的步伐。“我们力争今年全品类充电桩年产值达到两个亿,比去年翻一番。”
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