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002508393/2023-65894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公开范围 | 面向社会 | 公开时限 | 长期公开 |
发布单位 | 区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 | 发文日期 | 2023-05-17 |
娄敏委员:
您在区政协十届二次会议提出的《关于提升乡村经营水平,推动农村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建议》已交由我局主办,区农业农村局、统战部协办。现针对您的建议答复如下:
一、发展特色农业,做优乡村产业基础
一是深入推进“一园十区百基地”建设,启动板桥省级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助力太阳争创国家农业产业强镇;培育提升山核桃、竹笋、畜牧、蔬菜、茶果等特色农业园区10个、规模农业基地100个。推进清凉峰、潜川整乡镇农业产业和昌化林共体等建设,打造“特而精、特而优”的融合性产业村10个。二是利用临安山地海拔落差,引导有条件山村围绕油菜、葵花、水稻等农作物开展网红景观化的种植,探索叠加文旅休闲功能的养殖,建成一批观光农业、采摘农业、休闲农业示范点。三是延长农产品销售链条,推进“耕织原乡”“天目粮仓”等标准地建设,加强“云上田园·天目优选”等电商平台建设。四是构建“天目山宝”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管理体系,重点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和追溯监管,通过修订具体标准,进一步规范品牌授权。
二、强化运营品牌,创造文化价值
1.打响天目村落,塑造运营整体品牌。一是结合临安“天目叠翠·吴越千年”文旅区域公共品牌建设框架,依托村落景区运营营销中心整合政府和企业的力量,打造中国首个村庄经营公共品牌“天目村落”整体品牌,完成品牌商标注册,出台《天目村落品牌使用管理办法》,引导运营商统一使用“天目村落”品牌。二是扩大品牌营销推广力度,将“天目村落”品牌作为区宣传部门、文旅部门宣传推介节会中的重点内容之一,与浙江卫视、央视、抖音等国内巨型流量媒介及去哪儿、携程旅游等知名OTA电商平台寻求合作,借亚运会契机链接全球超过100家媒体平台,广泛传播展示品牌形象和产品。三是注重品牌品质管理,按照全域运营总体布局做好监管疏导,避免同质化发展和恶性竞争,持续维护品牌形象。
2.搭建高端平台,撬动品牌价值转化。一是利用全国各地党政团频繁考察临安乡村经营做法的基础和契机,携手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委员会、清华大学区域发展研究院、浙江大学中国农村发展研究院等高层次机构,依托临安乡村经营原创团队资源,在临安本地谋划筹建世界乡村可持续发展联盟、中国乡村运营联盟、中国乡村经营研究院等类型的高端平台。二是联合相关运营主体筹备申报创建乡村振兴科教培训基地、村庄经营科研基地,策划包装中国乡村经营干部培训班、中国乡村经营师高级研修班等项目,构建具有临安特色的乡村运营实操课程体系。三是举办一年一度的中国乡村经营高峰论坛、中国乡村经营大会等高端活动,进一步强化“乡村运营策源地”与“临安”的IP联系,推动临安从“塑标杆”“立标准”走向“输出模式”。
3.讲好经验故事,注解经营品牌内涵。一是提升“临安乡村运营”公众号办刊质量,通过市场化合作机制,委托专业新媒体采编团队,通过征集运营商日记、驻村蹲点采访等形式,更多记录和挖掘临安乡村经营点滴的一手素材。二是推动乡村运营列入临安区党委宣传部门和本地融媒体中心的重点选题议程范围,并邀请1-2批中央级、国家级政经媒体平台走进临安专题调研采风,及时展播乡村经营新案例和新做法。三是编辑出版1本《临安乡村经营报告文学》专著,策划拍摄1部《解码乡村运营“临安模式”》视频专题片,更好讲述和传播通过乡村经营践行生态文明理念的“临安探索”,持续注解“天目村落”品牌内涵。
4.加强课题研究,形成品牌理论成果。基于中国乡村经营研究院等高端科研平台,整合浙江农林大学“乡村运营研究所”、浙江旅游科学研究院、浙江旅游协会乡村文旅运营分会、钱塘江文化研究会等高校、研究机构、研究协会的科研资源,形成1个“1+X”的乡村运营理论研究生态圈;每年定期召开2-3次学术研讨、开展3-4个学术性品牌课题研究;依据既有村庄经营样本,以定性研究和计量研究相结合,每年推动1-2篇临安乡村运营学术论文成果在国内外权威期刊发表;同时考虑适时编制发布《临安乡村运营年鉴》,编辑出版《新时代乡村振兴有效路径的探索实践——临安模式研究》,不断梳理分析村庄经营发展的新问题,形成一批有实践指导价值的研究成果,推动临安乡村运营模式始终处于发展和完善状态。
三、丰富运营主体,优化人才培育
1.充实专家力量,增强运营智力保障。配合全区乡村运营工作专班化“司令部”的建设,以乡村运营“参谋部”的定位,通过专职聘用、兼职聘用、临时聘用三种方式相结合,围绕“专业精湛、见多识广、资源丰富、时间灵活”的标准,精选来自政府、高校、企业、媒体、协会等机构的多维度行业专家,搭建一支总规模超过100人的临安乡村运营“专家库”,其中专门组建一支2-3人组成的常驻临安的区级专家指导小组,特别联合省内外10大高校组建一支乡村运营高校专家联盟,为全区乡村经营提质扩面提供充足的专家人才队伍保障。“参谋部”与“司令部”建立线上线下并行的工作协商机制,协同对临安乡村运营的日常问诊、专题培训、政府施策、资源链接等提供全方位智力支撑。
2.开展专业培养,促进运营队伍成长。一是开办乡村运营大讲堂,用好专家库资源,每个季度举办1次面向镇街干部、村干部、村民和运营商的乡村运营专业集中培训,不断更新和增强运营意识、理念,着力提高村干部在发展现代农业、文旅产业等及村庄经营管理方面的业务能力,提高农民通过家庭种养、特产销售、游客服务等参与经营的基本素质,注重培养职业农民并引导其就地参与整村运营。二是继续发挥新乡贤人才优势,统筹整合现有乡贤资源,鼓励有条件的镇(街道)成立教育、卫健等重点行业的乡贤志愿服务队或乡贤专家工作站(也可多个镇、街道联合成立),通过开展“家门口的义诊”“乡贤进校园”等公益活动,推进我区教育、卫健等领域高质量发展,计划授牌首批临安区乡贤志愿服务队或乡贤专家工作站3-5个。积极培育“同心共富实践基地”,发挥新乡贤的先进典型的示范引领作用,总结提炼带富、促富、帮富的好经验、好做法,以更加有为的社会责任担当助力共同富裕,计划授牌临安区第二批“同心共富实践基地”5个。三是在运营村每个月召开1次青年乡贤大会,每村组建1个乡村厨娘会,每个乡镇组建1支“民宿共富师”队伍,扩大本土直接或间接参与整村运营人才队伍。四是联合省内外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开设村庄经营相关专业或实验室,建立1-2个村庄经营职业人才实训基地,加大村庄经营高素质、复合型后备人才培养力度。
3.协调优待政策,留牢运营人才脚步。一是推动“乡村运营师”正式列入《临安区深入实施“两进两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振兴意见》专项补助申报的对象范围,同时梳理整合其余临安人才政策,优先将村庄经营团队工作人员列为“临安荣誉市民”认定范围,协调推动临安区在高层次人才评定、职称评定、住房保障、户籍迁入、子女入学、家人就业就医等人才优待政策方面向乡村运营师倾斜。二是探索建立运营专家人才优待政策,通过为专家及家人提供到临安休闲旅游的年卡、定期组织专家组疗休养活动等方式,增强专家与临安的感情联系。三是每年运营考核结束,召开一次面向优秀运营商、优秀运营镇村干部、优秀运营专家等的现场表彰大会,增强运营荣誉感,筑造全国最优的乡村运营人才待遇环境。
四、鼓励配套考核,营造更强招商引力
1.引导乡村开展多维运营。编制完善最新的临安村庄经营招商手册,面向社会公开招选引进10个“会策划、懂市场、有资源”的运营团队,以文创、科技等手段盘活村庄各类闲置的农文旅资源,通过“以商招商”,开发打造“农文+体育”“农文+艺术”“农文+文创”“农文+酒吧”“农文+露营”“农文+节庆”“农文+研学”等多种新业态融合发展,激励多维运营。
2.鼓励镇街配套支持运营。支持青山湖、昌化镇等有条件的乡镇,结合各自实际情况,建立与区里整体考核制度配套相适的激励考核制度,重点在运营奖励资金方面,按照1:1、0.5:1等不同比例,对运营项目打造、运营宣传推广等实行“二次补贴”,强力打造临安区域乡村运营的高地。
3.启发乡村内部支持运营。鼓励洪村、龙门秘境、红叶指南等条件相对成熟的运营村,尝试在内部建立对村民积极参与乡村运营的考核激励制度,对于村民主动升级农房开办民宿、利用家庭资源为村里带客引流、节假日担任环境卫生和导游讲解志愿者、帮助运营商挖掘有用资源等优化运营环境、助力运营开展的行为,进行量化计分并排名,对名列前茅者提供一定的物质和精神奖励。
最后感谢您对临安旅游工作一如既往关注和支持!
承办领导:陈伟洪
承 办 人:叶杏霞
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