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002508393/2023-65914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公开范围 | 面向社会 | 公开时限 | 长期公开 |
发布单位 | 区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 | 发文日期 | 2023-05-18 |
钱向灵、潘青青、屠力委员:
您在区政协十届二次会议中领衔提交的政协议案《关于推进“浙西天路户外圈”建设的建议》,已交我局主办,区财政局、农业农村局、规划和自然资源分局、国兴集团协办,现答复如下:
浙西天路户外圈是全域景区建设“三圈”之一,覆盖了两昌地区所有六个镇,包含“南北两个100公里环线”,即连接龙岗、清凉峰、岛石等镇的100公里北部环线(沿S209省道—华浪线—浙川线)和连接昌化、河桥、湍口等镇的南部100公里大环线(沿河白线—昌文线),特色资源丰富,区域内浙西民俗等地方特色文化明显。
一、坚持规划引领
2021年,我局编制发布了《临安区全域旅游规划》、《临安区文旅产业“十四五”发展规划》、《清凉峰山地休闲度假发展规划总体策划及概念性项目规划》等,明确了东中西三大组团的发展定位、方向和业态,为浙西天路户外圈的建设提供有力支持。
2022年,区委区政府提出全面推进“一廊三圈十八景”全域景区建设,按照“规划引领、分项落实”的要求,我局聘请了专业规划编制单位,对临安西部六个镇的详细调研,摸清户外圈周边的自然资源、人文历史、开发现状和发展短板,了解当地群众的发展需求,明确“浙西天路户外圈”的建设目标、发展路径、空间布局、实施保障等方面,制定三年行动项目库,编制《临安区“一廊三圈十八景”全域景区建设专项规划(评审稿)》(下称《规划》)。12月2日,召集各部门对《规划》进行评审,根据实际提出的意见修改完善,目前,已呈请区领导阅示。根据浙西天路户外圈资源特色及分布,实施主体国兴集团编制完成《浙西天路户外圈总体规划》,凝练主题定位,坐实具体项目,作为今后浙西天路户外圈沿线产业发展和项目建设的重要依据。
二、加强资源整合
依托浙西天路沿线资源特色,加强周边资源整合。一是补齐基础设施短板。启动浙西天路户外圈提升改造项目建设,以华浪线、颊浙线串联百丈岭、太子尖、浙西大峡谷等西部旅游资源,建设旅游交通驿站,提供旅游相关配套服务。目前,骑行驿站(一期)项目太子尖、望湖、相见等驿站已完成建设,后期将注入生态卫生间、餐饮服务、户外营地等休闲配套设施;骑行驿站项目(二期)也在实施计划之中,目前仍在开展前期项目选址及设计编制工作。二是梳理闲置资源。从旅游驿站、旅游景区、民宿、美食餐饮、果蔬采摘、观光养殖场等资源,标注梳理形成《浙西天路户外圈骑行驿站资源分布图》;整合镇村闲置房产资源,推动旷野学院(玉山小学旧址)提升改造、8300户外运动中心等项目加快建设落地。三是做好资金统筹。以“区级财政奖补+镇街自筹+国有公司投资”形式对村落景区建设予保障。
三、推动项目落地
1.加快推进项目实施。示范型村落景区项目加强建设,目前,“百丈探雪”示范型村落景区项目已完成建设并精彩亮相,百丈岭自然探索公园项目施工建设中,争取10月底对外开放。同时,做好2023年度文旅类政府性投资项目谋划工作,强化项目筛选,培育项目落地,形成龙岗镇桃花溪村示范型村落景区等7个预备项目。今后,几年我们也计划每年实施2-3个建设项目,来实现全域景区的规划愿景,所有西部乡镇通过逐年创建,形成“一镇一品”,串珠成链,打造独具浙西天路户外圈资源特色的旅游目的地。
2.积极开展招商引资。我局积极开展招引优质旅游产业项目和知名旅游运营商落户,不断完善配套设施、丰富旅游业态。一是加快清凉峰山地度假发展试点建设,谋划休闲体验类项目,目前云起坞野奢度假营地、三渡山地公园项目、和尚坪山地运动公园在项目前期阶段,进一步完善山地运动类项目体验性功能。二是多方式引入社会资本投入,以“强村公司+运营团队”模式引入上海公路旅行家公司运营策划建设旷野学院(玉山小学旧址)提升改造项目,丰富餐饮服务及休闲配套设施等功能;摸索“国资公司+强村公司”模式,在国兴集团建设的基础上,利用好百丈探雪示范型村落景区、百丈岭自然探索公园、浙西天路沿线旅游驿站一体化运营,尽可能与属地强村公司开展合作经营,加大村民参与度,解决点上运维能力,提高村集体收入。
最后,再次感谢您对临安文旅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欢迎再提宝贵意见。
承办领导:徐一鸣
承 办 人:许旭涛
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