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002508369/2023-66140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公开范围 | 面向社会 | 公开时限 | 长期公开 |
发布单位 | 区农业农村局 | 发文日期 | 2023-05-25 |
尊敬的顾小晶、钱忠英委员:
你们在区政协第十届二次会议上提出的第258号提案《关于建立未来乡村建设与运营标准体系的建议》已批转我单位办理。首先十分感谢你们关注临安未来乡村建设,你们的调研非常充分,提出“未建立临安本地的标准体系、未来乡村运营缺少政策支持、未来乡村缺乏农业现代化人才、未来乡村的数字化赋能不足”等问题分析也很透彻,你们建议推广未来乡村品牌化经营、推进未来乡村组团式发展、引育未来乡村现代化人才加强未来乡村数字化赋能、加强保护村落的特色文化等都具有很强的针对性,我们将在工作中予以采纳。现将具体办理落实情况答复如下:
一、关于“推广未来乡村品牌化经营”建议的办理落实情况
未来乡村从本质上来说属于美丽乡村范畴,是美丽乡村的升级版。我区未来乡村以人本化、生态化、 数字化为建设方向,以原乡人、归乡人、新乡人为建设主体,以造场景、造邻里、造产业为建设途径,以有人来、有活干、有钱赚为建设定位,以乡土味、乡亲味、乡愁味为建设特色,本着缺什么补什么、需要什么建什么的原则,打造未来产业、风貌、文化、邻里、健康、低碳、交通、智慧、治理等场景。就我区而言,未来乡村考虑更多是与示范型村落景区进行叠加,增强建设效益,因此总体围绕“一廊三圈十八景”进行布局。在推广未来乡村品牌化经营方面,区文旅局总牵头,区农业农村局等相关部门大力配合。一是完善运营机制。2021年6月,由区文旅牵头编制的《乡村运营(村庄经营)导则》临安区地方标准发布。规范指导“天目村落”开展市场化运营,全面提高村庄经营水平,进一步完善“天目村落”市场化运营临安模式。二是建立考核体系。建立“天目村落”运营考核办法和考核细则。2022年已将村落景区运营考核纳入区现代服务业扶持政策内,按照《临安区村落景区运营考核办法》,对考核分达到120分、140分、160分、180分的村落景区运营商,分别奖励10万元、30万元、50万元、70万元。三是深化品牌建设。今年以来,文旅局着力推进“天目叠翠、吴越千年”品牌落地,充分发挥“天目”系列公用品牌效应,统筹“天目山宝”“天目乡宿”“天目暖锅”等品牌,深化系统集成品牌综合利用。通过多形式、多渠道、全媒体宣传营销手段,提高旅游产品开发和营销的有效性、针对性,持续引入客源流量。同时,加强运营招引,继续强化村庄经营。
二、关于“推进未来乡村组团式发展”建议的办理落实情况
我区高度重视未来乡村组团式发展这一理念,首批市级未来乡村中,龙门秘境就是石门、龙上、大山三个村联合创建的组团式未来乡村,也是杭州地区首个组团式未来乡村。2022年我们按照“一体化规划、项目化运作、集成化示范、片区化共享”这一理念,启动谋划了“天目叠翠”未来乡村共富示范带建设。该共富带以未来乡村建设为契机,结合产业培育、数字改革、农旅融合,发挥“一山一水一村一田园”生态禀赋优势,沿高后线、藻天线建设美丽田园、美丽庭院、美丽公路、美丽乡村、美丽河湖、美丽山林等多美项目,带动於潜镇、天目山镇等镇组团打造未来乡村集成展示区,目前该区块核心部分就有7个未来乡村建成或在建,实现资源整合、优势互补,进一步对接多元化市场需求。
三、关于“引育未来乡村现代化人才”建议的办理落实情况
区委组织部一直以来高度关注未来乡村建设工作,通过创新完善党建联建机制,以“红聚天目”为牵引,构建了共商、共建、共享、共富的联建联动大格局助力未来乡村发展。一是深化“红聚天目”党建联建。打造“红聚天目”党建联建双线矩阵2.0版,迭代数字化平台,规范长效运行,优化“1+18+N”总体布局,梳理汇总资源、服务、需求等三张清单,突出作用发挥,加强“天目粮仓”“虹心光电”等助推乡村产业发展的特色联建机制培育,开展“天目共富帮共体”行动,确定首批帮促村60个,打造共同富裕数字化示范带2条,进一步推动未来乡村高质量发展。二是加强村干部教育培训。定期组织村社书记开展推进共同富裕系列培训班,落实村“两委”干部全员轮训,重点加强政治思想、乡村治理、共富建设等方面的培训,开展村干部比学交流,组织未来乡村建设试点村分享工作经验、交流工作体会,为其他村提供思路与借鉴样板,激发村社干部谋事创业的热情。三是落实人才引进政策。吸引现代化农业人才来临创业就业。对新引进的博士、硕士、本科应届毕业生(含毕业5年内的回国留学人员、外国人才),最高分别给予17万元、11万元、4万元补贴。不断提高现代化农业人才的服务保障水平,组织人才培训,进一步加大对现代化农业人才的培养支持力度。
四、关于“加强未来乡村数字化赋能”建议的办理落实情况
数字乡村作为未来乡村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数字化赋能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区农业农村局在布置数字乡村样板村建设方案中明确提出围绕村特色组建应用场景,数字赋能,提升品牌影响力,每个场景可操作、可落地,形成业务闭环。现已建成山核桃产业大脑、雷笋产业大脑、数字大田、耕织云图等产业特色场景,对相关产业特色村进行有效数字赋能。另外,区数据资源局也给未来乡村数字化赋能提供帮助。一是做好数据共享支撑。建设农业、水利、气象等数据专题库,形成全区农业数据资源“一张图”,实现对农业领域数据的高质量供给,为未来乡村建设提供更好的数据支撑。二是做好项目统筹管理。严格落实线上项目的立项、评审、招标、建设、验收、运维、绩效评价形成闭环管理。继续推进信息化项目建设方案三审制。统筹信息化项目资金。根据《杭州市临安区政务信息化项目建设管理办法》统筹好全区信息化项目建设资金。三是提供基础设施支撑。依托政务云平台,运用高并发、大容量、高性能、强一致的分布式关系型数据库,为未来乡村建设提供云服务器等云资源的支撑。构建广覆盖、高可靠的政务网络基础设施,为未来乡村建设提供可靠的网络基础设施支撑,满足未来乡村接入政务外网的需求。
承办领导:汪民强
承 办 人:戴 斌
联系电话:89540860
杭州市临安区农业农村局
2023年4月25日
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