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班的植物长的很好”“团长,你看他们班的这个扎染的衣服都穿去走秀了”“你们他们班级的皮影戏演的真好”......为了让环境真正成为孩子发声的场所,聆听最真实的童声,助力教师专业能力提升,近日,锦城街道中心幼儿园开展了环境评比活动,园内“儿童议事团”的小评委与评委指导组的园长们一起动态式观摩三个园区的班级环境。
在区域的创设上,老师们别有巧思,从材料的多样性、层次性、生活化出发,注重材料的多维利用和多元价值。班级特色区域中,老师们注重废旧物品的回收再创造,体现了对材料的尊重以及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如:班级的造纸、扎染、编织、拓印区。同时,特色区域作品的创造与再生又与其他区域进行了联通融合,如造纸区的再生纸张与美工区的结合;扎染成品在服装走秀台、表演区的再利用,每一个特色角落就是孩子的一个世界。班级的自然角更是给孩子掀开了大自然野趣横生的一角面纱,有幼儿与教师一起种植、一起实验、一起记录的呈现。
丰富的区域活动让“儿童议事团”的小评委时不时驻足观看,细致打“分”,为老师、幼儿点赞。评比结束后,“儿童议事团”的小评委还召开了一次讨论会,大胆的表达了自己的评分“理由”以及需要改进的方面。本次评比活动的开展,体现了以幼儿为主体的区域活动形式,也让我们认真聆听了“童声”。我们相信,教师站在幼儿的视角,创设出的适宜幼儿发展的环境,会让班级环境真正“活”起来,“实”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