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为什么选择当老师?”这个问题,让我的思绪倒回到1991年的那个中秋晚会。那时我们正跨入湘师大门,一群十六七岁意气风发的青春少年。谈起自己选择当老师的初衷,有说是为了转户口,有说是为了一份稳定工作,有说是为了令人羡慕的寒暑假……主持人走到我面前,我清晰地记得自己说的是:“为了成为像我老师那样的人。”
我的小学启蒙老师陈美凤,曾在和爸爸交流中悄悄流露:“好好培养你的小女儿,将来一定有出息!”无意中听到这样的话语,让我当时小小的心激动了好久。这份信赖和希冀,陪伴我在村小学习四年,最后一个学期的期末考试,我居然考到了全乡第一。陈老师亲自送来了乡里的奖品——一本厚厚的笔记本;还特意自己掏钱给我买了一只小脸盆,满怀爱意地说:“你马上要去乡小读书了,住校的时候,这脸盆可以派上用场喽。”这只印着鲤鱼跳龙门图案的可爱脸盆陪伴我度过小学、初中的住校生活,到如今家里还珍藏着。要成为老师希望的那一个有出息的女孩,是我的梦想和坚持。
初中教我们语文的是和蔼的林国强老师。缺乏阅读,没有受过多少习作指导的自己,对写作怀着怯意,看到同学文笔细腻的作品,除了羡慕还是羡慕,写好一篇美文离我似乎是一件遥远的事情。但是初一的那次作文竞赛,林老师的一番话语让我找到了写作的自信。记得那次竞赛,我独辟蹊径,写的是一篇议论文《读书真的无用吗》。至今我还记得林老师的点评:“海燕同学敢于尝试挑战议论文,勇气可嘉!而且她在写作的时候,用很有说服力的两个事例来证明自己的观点,思维缜密、有理有据,这是写好议论文最为重要的。以后多练笔,多阅读积淀,你就有机会从二等奖跃升到一等奖。”老师的这番话,让我第一次觉得原来自己也有写作的天赋,也可以写好文章,哪怕一开始技不如人,但努力尝试就可以改变。从此,文学的种子在我的心田生根发芽。
教师的工作是繁琐的,教师的生活是清贫的,教师的责任是被无限放大的……这一些,从小学到初中的八年我深有体会。但是,在我的老师身上,我感受到更多的是鼓励、信赖与爱护。是他们潜移默化的影响,最终在选择的时候让我慎重填下了“教师”这两个字。
工作后,有幸和全国劳模郦国瑜老师一起办公,成了她的徒弟。多才多艺的郦老师对工作尽心尽责,对同事毫无保留,让我深受影响。每天清早,她第一个到办公室,烧水打扫;备课本上,细细密密、端端正正的字迹,一丝不苟;街灯亮起,她还在一字一句帮助年轻教师打磨课堂语言,耐心细致。而在我脑海挥之不去的却是目睹她教育孩子的那一幕。楼梯上,一位孩子正在那儿挥舞着扫把大耍功夫。年轻气盛的我正要上前斥责,却见郦老师从他面前走过,笑眯眯地说:“哎呦,看你扫地,都可以成为舞蹈啦。”那位孩子的脸红了,规规矩矩地清扫着,从那以后,再也没有看到这孩子“舞蹈”的一面,地面倒是更干净了。原来,有智慧的老师,让批评也如此富有魅力。
如今,我也在这一岗位上工作近30年,有过辛苦,有过抱怨,有过委屈,但从没有后悔自己当初的选择。我感谢,生命中有这些老师像大海中明亮的航灯引我前行。
抽屉里,有一张精美的贺卡,那是今年教师节小甜同学从浙江师范大学寄来的。贺卡上娟秀的字体:“老师,谢谢您!我希望四年后和您一起并肩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