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我心中的好老师”,我总是对这个“好”字捉摸不透。何谓“好老师”?是“为学、为事、为人”?还是严慈相济、业务能打?又或者是我们常说的“四有好老师”?我想,这些大抵都是评价一个“好老师”的标准。但在我从教的这几年里,所遇到的老师都各有特色,无法单用一个“好”字来概括,其中就有这么一位,令我印象十分深刻。
这位老师姓何,人称“小何”老师。小何老师不仅个子小巧,人也机灵,在她的教学教育中,总能让你看到一些意想不到的“小心思”、“小机灵”、“小古怪”。
某次班队课上,小何老师让学生们在小纸条上写下最近做的一件好事和一件坏事,随后以匿名的形式收齐这些纸条。好事自然是要在班里大肆宣扬的,至于那些孩子们犯的错事老师会根据情节的严重性来私下处理。这本也不是什么新颖的教育手法,但在这次班队课的背后却是一次“善良的提醒”。原来,这个班上有个孩子犯了点错误,但孩子是个倔脾气,说什么也不会主动承认错误,不仅如此,他还表现出“视死如归”的勇气,要跟老师和家长对抗到底。这样的负面情绪在孩子心里肯定会憋出毛病来,为了帮助这位孩子疏导心理,所以小何老师才拉上了全班同学进行了一次“自我坦白”。对孩子们来说,能通过文字表达的诚实又何尝不是一种诚实呢?
在小何老师的课堂上,我们也能经常收获惊喜。某节语文课,老师突然出现在门口让孩子们排好队出门“找春天”。原来是暖春初现,微风不燥,在教室里“阴雨绵绵”一周的孩子们终于有机会能出门透透气了。小何老师让孩子们走进自然,去草地里打滚,去拥抱大树,去嗅一嗅春天的气息。自然啦,作文一篇是免不了的,但这样的作文不是老师“教”出来的,而是学生们自己“悟”出来的。
小何老师的古灵精怪还不止这些,明明是一节正经的语文课,老师起先是在讲台上声情并茂地讲着,可后来不知道发生了什么,学生们一个接一个站上讲台,你一言我一句,越说越有劲道。小何老师倒是图了省力,这节课又悄悄保养了嗓子。
我认识的小何老师更像是一个孩子,一个童心未泯甚至有点儿幼稚的“小孩子”,她也会跟孩子闹脾气,也会跟孩子们打赌,更会跟孩子们一起做游戏、分享小零食。有时候,她混在孩子堆里让人觉得毫不违和。
我曾经在想,为什么孩子们都这么喜欢她,发生哪怕一点儿小小的事都是第一时间找她。直到有一次我才知道,原来小何老师也会跟孩子们分享自己的秘密,她是孩子们最好的朋友,最忠诚的战友。
我们常说,孩子是一张白纸,而作为他们的老师,我们手里握着那只神圣的画笔。孩子是天生就会察言观色的,他们的心思也是最敏锐的,老师的一颦一蹙、一怒一骂对他们来说就好比是天大的事。尤记得我当学生的那些年,常常因为老师的一句表扬回味好几天,也会因为老师的一句无心批评耿耿于怀。对做教育的人来说,既然我们选择登上了这个舞台,那我们就要配合演出,一直到谢幕的那一刻。
我曾经问过小何老师,她为什么会走进教师队伍,走上讲台?她思考了一会儿才告诉我,她说她这辈子不可能会成为什么大教育家,更不可能有机会做出改变历史的大事,也没有机会再去一鸣惊人了。如果人生就这样平平淡淡的走到终点,或许有很多遗憾和不甘。但教书不一样,教书和育人是一起的,如果能因为她的影响改变哪怕是一个人的未来也是有意义的。如果她教过的孩子以后能够善良勇敢,她会开心;如果她教过的孩子以后能够有所建树,她会开心;如果她教过的孩子什么也成为不了,只是健康快乐地生活,她也很开心。
老师是创造性的工作,“小小”的老师,可以创造出“大大”的同学,我不知道我这样的理解是否符合小何老师的教育理念。但不管怎样,她确确实实成为了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