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安区农业产业区划首席专家团队调研中药材产业
日期:
2024-10-09 15:48
来源:
区农业农村局
浏览量:

近日,区农业农村局产业区划首席专家团队围绕中药材产业发展赴桐庐县、建德市等地开展实地调研活动,深入了解市级中药材产业团队成员单位在中药材产业规模及通过深加工关键技术和标准化打造产业新高地、强化产业技术服务促进乡村振兴等发展经验。区农业产业区划首席专家团队联合区发改局、医保局、环保局、区人民医院等有关课题负责人一同参加调研。

在桐庐县分水镇后岩村有政家庭农场,调研组围绕延长农业产业链条、提高农业和加工业技术水平、带动农民稳定共同致富等突出问题与农场负责人开展座谈交流。

调研组一行参观了莲花镇齐平村杭州九仙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该公司成立于2009年,是一家从事铁皮石斛种植、加工、销售与技术服务为一体的农业科技型企业。调研组认为,该公司通过打造九仙铁皮石斛种植基地,形成了以铁皮石斛产品研发及加工、营销、旅游、餐饮服务于一体的多元化产业链,带动本地产业一体化发展,增加了周边农户的收入,有效助力了乡村产业振兴。

建德市三都镇是全国西红花的主产地,西红花种植面积和产量分别占全国总量的50%和70%,有着中国西红花(藏红花)之乡的美誉,建德西红花被农业农村部授予“农产品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在建德圣火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西红花基地,调研组考察了“西红花—晚稻”轮作的“千斤粮万元钱”高产高效种植模式,并学习了该公司牵头制定的国内第一个西红花技术标准——《西红花杭州市农业地方标准》。调研组认为当地通过种植、销售西红花,带动了2000余人就业,户均增收3万元以上,已经成为助力当地农户致富增收和共同富裕的重要产业。通过此次实地考察调研,调研组表示桐庐、建德两地立足中药材产业巩固提升,强化产业规划、政策服务保障、特色产品培育等不断促进乡村产业融合发展,形成推动农业技术、加工技术和产品开发齐头并进局面,围绕产业规模与农民增收共富各方面的做法亮点纷呈,团队成员单位的经验对推动我区中药材产业经济发展具有现实借鉴意义。

下一步临安将积极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规划,强化产学研结合和科技支撑、培育社会化服务体系,发挥75万亩经济林在林药、林牧等方面的综合经营效益。不断探索林地空间垂直利用,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循环相生的林下经济发展模式。



分享:
字体: [

]
打印
临安区农业产业区划首席专家团队调研中药材产业
发布时间:2024-10-09 15:48:31
信息来源:区农业农村局
浏览量:

近日,区农业农村局产业区划首席专家团队围绕中药材产业发展赴桐庐县、建德市等地开展实地调研活动,深入了解市级中药材产业团队成员单位在中药材产业规模及通过深加工关键技术和标准化打造产业新高地、强化产业技术服务促进乡村振兴等发展经验。区农业产业区划首席专家团队联合区发改局、医保局、环保局、区人民医院等有关课题负责人一同参加调研。

在桐庐县分水镇后岩村有政家庭农场,调研组围绕延长农业产业链条、提高农业和加工业技术水平、带动农民稳定共同致富等突出问题与农场负责人开展座谈交流。

调研组一行参观了莲花镇齐平村杭州九仙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该公司成立于2009年,是一家从事铁皮石斛种植、加工、销售与技术服务为一体的农业科技型企业。调研组认为,该公司通过打造九仙铁皮石斛种植基地,形成了以铁皮石斛产品研发及加工、营销、旅游、餐饮服务于一体的多元化产业链,带动本地产业一体化发展,增加了周边农户的收入,有效助力了乡村产业振兴。

建德市三都镇是全国西红花的主产地,西红花种植面积和产量分别占全国总量的50%和70%,有着中国西红花(藏红花)之乡的美誉,建德西红花被农业农村部授予“农产品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在建德圣火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西红花基地,调研组考察了“西红花—晚稻”轮作的“千斤粮万元钱”高产高效种植模式,并学习了该公司牵头制定的国内第一个西红花技术标准——《西红花杭州市农业地方标准》。调研组认为当地通过种植、销售西红花,带动了2000余人就业,户均增收3万元以上,已经成为助力当地农户致富增收和共同富裕的重要产业。通过此次实地考察调研,调研组表示桐庐、建德两地立足中药材产业巩固提升,强化产业规划、政策服务保障、特色产品培育等不断促进乡村产业融合发展,形成推动农业技术、加工技术和产品开发齐头并进局面,围绕产业规模与农民增收共富各方面的做法亮点纷呈,团队成员单位的经验对推动我区中药材产业经济发展具有现实借鉴意义。

下一步临安将积极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规划,强化产学研结合和科技支撑、培育社会化服务体系,发挥75万亩经济林在林药、林牧等方面的综合经营效益。不断探索林地空间垂直利用,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循环相生的林下经济发展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