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是特别的,在这个季节,大自然仿佛打翻了最绚烂的调色盘,每一片叶子和每一束阳光都竞相展示自己的色彩。
说到秋,我马上会想起苏轼描绘的“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的秋景。秋天是一个丰收的季节,秋高气爽,硕果累累。果园里一个个苹果像一个个胖娃娃笑红了脸;一个个柿子像一盏盏红灯笼挂满枝头。如此美丽的秋景正展示在农林大附小的校园里,乘着秋风,我们举办了一次盛大的晒秋活动。
晒秋,是什么意思?当老师给我们布置活动时首先跳出我脑袋的问题。我回家后搜索了资料,原来晒秋是一种的农俗现象,是指农民在秋季丰收后,将丰收的农作物和果实晾晒在自家窗台、屋顶、院子等地,以便储存和干燥,这一过程被称为“晒秋”。那我们的“晒秋”该怎么晒呢?你一定想象不到吧。
我们把秋收农作物、瓜果蔬菜集合起来,把它们变成一道道靓丽的秋景。每个班都发挥奇思妙想,竞相争秋!
看!竹篮里摆放着绘制笑脸彩蛋,似乎正在热烈讨论秋天的快乐;甘蔗架上挂着金灿灿的玉米棒,仿佛正在诉说着秋天的喜悦;花生、萝卜、南瓜等有序摆放着,让人感受到了秋天的魅力。这些果实都是阳光与汗水的结晶,它们不仅是人们辛勤劳动的见证,也是大自然慷慨的馈赠,显得格外珍贵。
再看!大木桶里装满了金黄黄的橙子柚子等水果,木桶外贴着红纸黑字的“丰”字,显得格外醒目,还有一幅幅用红豆、绿豆、稻谷等制作的丰收种子图,色彩鲜艳,这不仅是一幅画,更是一种秋收文化的传承。丰收不仅仅是满足人们物质上的需要,更是人们精神上的满足。
来到大厅,这里展示着传统农具:有木质风车、面桶、竹框、锄头等,还有一件神奇的蓑衣,让我们感到又新奇又有趣!
我们在杜老师的带领下参观了各个班的晒秋摊位,仔细地认识各类展品,认真地听同学们的解说,了解了很多秋的知识。
金灿灿的稻谷、红艳艳的辣椒、黄澄澄的梨子和红彤彤的柿子,还有我们笑盈盈的脸庞,晒秋不仅晒出了秋天的色彩,更晒出了人们的智慧和勤劳。晒秋不仅是一场视觉盛宴,更是我们探索自然、感受季节变化的奇妙旅程。每一步脚印,都记录着我们成长的足迹,让我们和秋天一同成长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