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临安区玲珑街道立“制”为要,以“长”为先,向“林”而兴,坚持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全面深推抓实林长制,绘就绿美致富新篇章。玲珑街道现有林地面积12.85万亩,林木蓄积量39.83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达72.84%。
以“林”为“基”体系建设夯实发展本底
玲珑街道高度重视林长制工作,精心制定工作方案、明确责任落实,建立起街道班子成员和村级林长协同共管、相互配合的巡查检查机制,按照月度三次巡查、两次例会的标准守好责任林,同时要求18名护林员每月巡防不少于22天,由此构建上下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此外,将林长制工作纳入村社年度考核,对乱砍乱挖、火灾管理、野生动植物保护、古树名木保护等工作进行督查考核,确保林长制工作落到实处。
以“训”筑“防”严格织密五分钟反应圈
紧盯“1分钟响应启动、5分钟到场扑救、10分钟协同作战”的工作目标,建立分布均匀的7支村级消防队,配套建设7个森林防灭火应急物资仓库,并在16个村社建设突发事件应急综合站点(森林防灭火应急站),形成辐射覆盖全街道的5分钟应急反应圈。围绕应急反应圈定期组织包括应急响应、队伍联动集结、灭火行动、应急救援和火场清理等在内的全流程演练,通过以演促训、以练筑防,扎实推动玲珑街道森林防灭火工作专业化、规范化、标准化。
以“数”助“林”“森林智眼”推进林业革新
在积极对接上级部门、引进浙江省“森林防灭火在线”平台基础上,玲珑街道打造高空鹰眼监控、“应急一张图”等治理系统,归集乡村退伍军人、民兵、救灾物资等信息,打造指挥看板,实现森林日常管理和紧急事件调度,满足指挥中心对现场“看得见”“喊得动” ,形成全覆盖、高频次、立体化的“森林智眼”。同时,加大街道、村责任人员和护林员的业务培训力度,做到人防与技防相结合,进一步筑牢森林防火安全屏障。
以“制”促“富”强化举措促进益林富民
充分利用街道丰富的森林资源,培育特色林业产业。鼓励并扶持农民发展林下经济,种植中药材、食用菌、香榧等,积极引进技术发展套种香榧规模2000余亩,中药材种植面积超200亩,年产值近150万元,惠及农户800余户。同时引导村集体规范、高效利用林木资源发展产业,有效推动森林资源“溢价”增值,助推林业产业规模化、集约化发展,如崂山村开设竹产品加工厂,收购周边村民竹木进行深加工,为村集体经济收入增长增添新引擎。
林长制工作的不断推进,成为推动建设美丽玲珑的一个重要抓手。各村社的联动协作、各项制度的逐步完善,让玲珑街道的林长制由“冠名制”变为“责任制”,以“林长制”实现“林长治”。在接下来的工作中,玲珑街道也将立足资源禀赋,发挥山林优势,继续奋笔疾书,不断夯实生态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