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街动态
当前位置:首页
 > 三农动态 > 镇街动态
金融“活水”向“林”而流 昌化林改因“资”而兴
发布时间:2024-12-19 15:16:47  作者:区农业农村局  来源:区农业农村局

近年来,昌化镇积极响应中央和浙江省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号召,以后葛村为试点,探索集体林权融资新机制,破解林业发展资金瓶颈,经实践成功推出“林易贷”等改革新模式,实现集体林权从“确权颁证”到“资源变资产、资产变资本”的跨越,加速“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的转变,为林业强村富民奠定坚实基础。

主要做法

创新林权融资机制巧破资金难题之茧

昌化镇后葛村与临安农商银行合作推出“林易贷”金融产品,以39518亩生态公益林补偿收益权作抵押,获1500万元贷款授信及首笔300万元贷款。通过政银村合作,优化金融资源配置,将贷款用于债务置换,年减利息支出30余万元,降低债务成本,推动优质金融资源向“三农”领域倾斜。同时,加强与金融机构交流合作,建立风险防控机制,设立风险准备金、监管贷款用途等,保障资金安全有效使用。

深化林权制度改革筑牢权属保障之堤

在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中,昌化镇坚持“依法、自愿、有偿”原则,经调查摸底、确权登记、颁证发证等程序,明确集体林地权属关系。积极推动建立规范的林权流转市场,制定管理办法和交易规则,通过政策引导和信息服务,促进林权有序流转和集中经营。同时,加强监管服务,建立林权流转信息库和交易平台,结合驻村法律顾问工作机制,为林农提供法律咨询、合同审查、价格评估等一站式服务,保障林农合法权益。

加强理论联系实践绘就地方特色之锦

为探索适合本地特色的林业发展模式,昌化镇积极与浙江农林大学、昌化镇农合联、昌化供销社等高校和科研机构合作,开展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理论研究,为改革提供科学依据和理论支撑。以先行试点后葛村为典型,及时总结提炼,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林权改革“昌化经验”。此外,结合本地实际,创新地方实践,如推动“一村万树”示范工程、开展森林系列创建工作等,促进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和林业经济的转型升级。

改革成效

坚持生态优先厚植绿色发展底色

昌化镇通过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加强森林资源保护力度,借“迎亚运”契机全面推进国土绿化,2023年新增造林2000余亩,珍贵树种造林1000余亩,森林抚育3000余亩,现有国家级公益林4.7万亩,天然林15.2万亩,森林覆盖率高达82.68%。

加快产业升级激发经济建设活力

依托集体林权改革释放的发展潜力,昌化镇大力发展特色林业产业,延伸拓展产业链条,森林系列创建工作成果丰硕,入选国家全域森林康养试点建设镇,多个村获“省级森林人家”“省级森林氧吧”称号,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提升。

强化民生保障提升群众幸福指数

通过发展林下经济、生态旅游等产业,助农实现增收致富,林农幸福指数持续攀升。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在昌化的丰富实践和成功经验得到了各级政府的高度评价,2020年,昌化镇人民政府被评为浙江省森林生态保护突出贡献集体。

巩固提升

接下来,昌化镇将继续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深化与金融机构合作,优化林权流转市场,加强科技投入与人才培养,持续释放林改潜力,打造成为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林业发展示范样板,为乡村振兴和生态文明建设贡献更大力量。


加入收藏】 【打印】 【  】 【背景颜色】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