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002508211/2024-00813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公开范围 | 面向社会 | 公开时限 | 长期公开 |
发布单位 | 区民政局 | 发文日期 | 2024-02-26 |
2024年,区民政局将不断拓宽民政工作的外延和内涵,重点发挥民政职能优势,加快形成更多有影响力的标志性成果,突出改革创新,深入开展“颐养提质扩面年”行动,努力出彩出亮点出成绩。
(一)进一步促进养老服务多元化。提质助餐服务。因地制宜,条块联动,构建“品牌+、乡贤+、慈善+、移民+、重阳分+”等多梯度、多维度的“五+”长效助餐新机制,实现全区社区老年食堂(助餐)增量100家以上,全力打造具有临安辨识度老年人助餐服务模式。品牌+:城市社区和中心集镇引入品牌连锁餐饮企业,形成15分钟助餐服务圈。乡贤+:鼓励和支持乡贤结对薄弱村老年食堂运营,结对食堂18家以上。慈善+:设立规模100万元以上的慈善助餐基金,支持偏远自然村邻里助餐服务开展。移民+:推动移民项目支持村老年食堂建设,进一步扩大农村助餐规模。重阳分+:完善电子津贴(重阳分)购买助餐服务激励机制,实施做餐进家庭。聚力老有康养。持续推进公共服务“七优享”工程“老有康养”专项行动,紧盯“老有康养”重点任务动态迭代推进,围绕核心指标和重要指标,推进“老有康养”公共服务优享,实现每万老年人拥有认知障碍床位数达17张,养老机构护理型床位达到64.5%,康养联合体镇(街道)覆盖率达到70%,助餐服务覆盖率75%。深化“数智颐养”。深化数字赋能养老服务集成改革,持续推广和提升安居守护、智慧助餐等特色应用场景,加强老年人安全监测和健康数据归集,提升应用场景实战实效,形成“线上快响应、线下有支撑、服务零距离”的数智颐养新路径。到2024年底,智慧助餐场景覆盖50家以上,安居守护监测400户、安居智能手机500户。创新服务机制。制定发布区级基本养老服务清单,探索推进公办养老机构改革,实现管理体制创新,形成更灵活的运营机制。加大居家养老服务资源集成,结合未来社区建设,因地制宜推动一批服务综合体建设,形成可复制可推广有影响的制度机制创新成果。
(二)进一步提升社会救助精准度。坚持规范救助。持续做好社会救助规范化建设,结合我区实际制定出台特困供养方面的指导性意见,确保困难群众基本利益得到保障。聚力弱有众扶。聚焦七优享“弱有众扶”工程考核,重点以完成率和满意度为标准做好助联体运营。完成“善居工程”50户,投入资金80万元。创新救助模式。结合慈善帮扶力量,探索“慈善+救助”新模式。继续做好困难群众“物质+服务”救助模式,联合医保、慈善等单位,做好“暖心无忧医保防贫共富基金”项目,为解决因病致贫返贫的困难群众提供新的帮扶途径。保障儿童福利。继续做好儿童福利保障、未成年人关爱保护(重点是流动儿童的关爱保护)。计划申报5个(青龙、兰锦、文锦、蒋阳、竹林)社区创建杭州市级友好社区。拓展慈善事业。发挥慈善总会主导作用,以更加有力的实战拓展慈善捐赠。加大与省内外品牌慈善组织招善引资和项目实施的合作力度,扩大慈善捐赠资源库。加快推进镇(街)、村(社)设立共富基金,确保50%以上的镇(街)、村(社)共富基金实质性落地,牢牢把握好现行政策救助后的慈善需求,优化慈善资金拼盘。进一步扩展慈善对困境儿童、困难群众医疗、养老助餐、现代社区建设等领域的支持力度。深化公益慈善宣传推广,推动设立“临安慈善奖”。
(三)进一步推动基层治理专业化。实施培优工程。开展“项目社工”试点,提升专职社区工作者的专业化水平。深化镇(街)社会工作站和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建设,指导各镇街打造1-2个有影响力的品牌社会工作服务机构,选树一批最美社会工作者。实施提效工程。通过打造一批“五社联动”示范点、推出一批“五社联动”优秀项目,选树一批“五社联动”优秀合伙人等“三个一”举措,不断丰富“五社联动”的实践成果。实施强基工程。加强村(居)民自治工作,不断规范村(居)民代表选配、履职、监督、激励等方面工作。开展“一村(社)一单”精确化减负,不断规范村(社)级组织工作事务。实施品牌工程。认真开展社会组织等级评估和品牌建设工作,对标对表浙江省清廉社会组织建设评价指标,纵深推进清廉社会组织建设,全面打响临安“天目廉社”清廉品牌。
(四)进一步深化专项事务规范化。打造吴越婚俗品牌。持续打造特色阵地,提升优质服务,推行婚俗新办简办,打造临安特色婚俗品牌。完成锦城街道、青山湖街道、昌化镇基层婚姻家庭辅导站建设。完成省级婚俗改革试点,加快做好新婚姻登记中心场地装修,实现全国5A级婚姻登记机关创建工作。改革救助管理模式。推进区域中心化实践,全面推动救助管理模式向综合治理和事前预防转型。改变传统救助管理模式,对救助对象遇困源头进行综合分析,对受助人员进行就业帮扶培训,切实减少临时遇困求助人员。聚焦严寒酷暑等特殊时间节点,开展“寒冬送温暖”“夏季送清凉”等专项救助行动。强化殡葬管理整治。持续开展殡葬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整治,推进骨灰跟踪试点工作,以骨灰跟踪为抓手,达到综合治理违规建墓、超标准建墓和散埋乱葬的目标。推进天目山镇级骨灰堂、清凉峰颊口片镇级公墓、马啸片镇级公墓等3个镇级公墓项目建设。计划申报天目山镇级骨灰堂纳入“七优享”项目,对标对表考核细则要求,确保如期完成。做实水库移民工作。做大做强移民项目,提前谋划52个项目,确保完成2024年考核目标。加强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把矛盾化解在基层,从源头上消除引发不稳定的因素,切实抓好库区维稳。深挖地名文化内涵。积极落实“乡村著名行动”,完成省级课题《临安历史名人地名文化资源调查及价值分析》,继续推进地名地址数据质量提升,完成“临淳线”“余临线”“临安安吉线”行政区域界线联合检查。
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