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002508414/2023-88798 公开形式 主动公开
发布单位 区卫生健康局 成文日期 2023-12-01
发文字号 健康临安办〔2023〕12号 有效性
统一编号 有效性
关于印发《临安区推进健康浙江健康杭州三年行动实施方案(2023-2025年)》的通知
日期:
2024-04-12 10:03
来源:
区卫生健康局
浏览量:

各镇党委、政府,各街道党工委、办事处,区直属各单位,省市各驻临机构:

《临安区推进健康浙江健康杭州三年行动实施方案(2023-2025年)》经区健康临安办主任会议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


杭州市临安区健康临安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

2023年12月1日


临安区推进健康浙江健康杭州三年行动实施方案(2023-2025年)

为持续推进健康浙江行动、健康杭州行动,根据《国务院关于实施健康中国行动的意见》(国发[2019]13号)和《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推进健康浙江行动的实施意见》(浙政发[2019]29号),更好的贯彻落实《杭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健康杭州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的通知(杭政办函[2023]72号)等文件精神。紧紧围绕产业强区、富民安区、实干兴区在高质量发展中奋力推动共同富裕,为高水平建设“吴越名城、幸福临安”提供坚实的健康根基。结合我区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和目标

坚持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完善人民健康促进政策体系,全面构建健康临安建设新格局,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提供健康基础保障。

加快建立和完善大健康统筹联动管理机制,推动公共政策健康影响评价试点工作,大健康治理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突破,健康镇覆盖率达100%,人群主要健康指标居全国前列,全区居民健康素养达到发达国家水平,基本形成大健康工作格局。到2025年,基本建成“健康临安”,全面打响“择临健康”“共同健康”品牌,着力提升省级健康区建设成效。

二、主要任务

(一)普及健康生活方式

1.健康知识普及行动。一是倡导“每个人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理念,引导公众提高自我健康管理能力,形成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推进健康教育向综合整体的健康促进转变。二是持续开展“健康科普专题计划”。以科普立项的形式鼓励广大医务工作者积极申报科普项目,采用视频、图文及活动的形式开展科普宣传。三是持续推进健康科普基地建设。开展健康促进医院、健康社区、健康家庭、健康小屋、健康公园等健康细胞的创建,逐步提升居民健康素养水平。四是充分发挥“金牌健康讲师团”的传播力和影响力,持续在健康临安抖音号、微信公众号上发布健康知识,不断提升居民健康素养。

2.合理膳食行动。一是以“全民营养周”、“碘缺乏病日”等宣传活动为契机,开展营养科普宣传,普及营养健康知识,到2025年达到覆盖率≥95%。二是推动营养指导员相关政策规范制定和实施,建立营养健康宣传志愿者队伍,持续推广营养均衡配餐和烹饪模式,推动营养餐厅(食堂)建设。三是大力实施减盐减油减糖活动,鼓励全社会参与,引导居民减少食用高盐高糖高脂食品。四是常态化开展营养健康状况检测。

3.全民健身行动。一是扎实推进2023-2025年健康浙江健康杭州全民健身行动任务指标落地见效,开展城乡居民国民体质监测,促进国民体质与健康水平,年计划覆盖人数2500人,提高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比例。二是推动健身活动与健身指导的专业化,加强“体卫融合”和非医疗健康干预。确保每千人拥有社会体育指导员人数达到2.8人,社会体育指导员指导服务率达到30%以上。三是新培育体育类社会组织,积极引导有意向的体育人士注册体育社会组织机构,计划在2023-2025年间新增1-2家。四是持续新增和完善体育场地及设施建设,推动学校体育场地对外开放。组织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和培训,年度计划开展活动1000场以上。

4.控烟限酒行动。一是开展公共场所、工作场所暗访检查,建立控烟暗访结果通报制度,加大控烟限酒宣传教育力度,开展烟草使用流行病学调查,禁止向未成年人销售烟草制品,15岁及以上成人现在吸烟率维持在 20%以下。二是持续强化室内场所和公共交通工具全面禁烟,深入推进各类无烟单位和无烟环境创建工作。三是加大公共场所控烟执法检查力度,运用信息化手段加强控制吸烟监督管理。到2025年实现室内公共场所和公共交通工具全面禁烟,巩固各级无烟党政机关、无烟医疗卫生机构和无烟中小学校的建设成果。四是提高人群限酒相关知识知晓率,减少人群有害饮酒行为。

5.心理健康促进行动。一是开展精神卫生“百千万”服务基层行活动。通过三年的基层专项行动,实现居民心理健康核心知识知晓率保持在85%以上,居民健康素养水平达30%以上。 二是做好重点人群心理健康服务。到2025年,实现学生群体、老年群体、孕产妇群体100%抑郁症筛查。三是开展心理健康服务平台规范化建设。建设基层社会心理服务平台。加强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精神(心理)服务能力。四是完善心理应急干预体系,强化心理救援队伍建设,建立“全人群、多部门、综合化”心理应急干预机制。到2025年完成常见精神障碍防治和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促进项目。

(二)改善健康环境。

6.蓝天碧水净土清废行动。一是深入打好蓝天保卫战。以持续改善环境空气质量为核心,统筹推进“五气共治”,推进区域大气污染防治精细化管控,深化VOCs污染防治,推进移动源污染专项整治,强化污染天气应对和城乡废气监管,不断推动空气质量稳步改善。二是深入打好碧水保卫战。坚持以改善水环境、保障水资源、修复水生态的“三水”统筹为核心,强化源头控制、水陆统筹,实施分流域、分区域、分阶段科学治水,实现水污染防治、水生态保护和修复并重。三是深入打好净土清废保卫战。以建设全域“无废城市”为统筹,聚焦重点污染防治的痛点、难点,基本实现产废无增长、资源无浪费、固废无倾倒。2025年全面消除重污染天气,基本消除中度污染天气。水环境质量高位提升,地表水市控断面达到或优于Ⅲ类水比例稳定在100%。有效管控环境风险,重点建设用地安全利用率达到96%以上。

7.绿色环境打造行动。一是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顺利通过2024年国家卫生城市复评,13个国家卫生镇通过省市量化分级考核。根据“三圈三级”的要求,巩固城区病媒生物防制C级水平。二是巩固并完善农村生活垃圾分类体系和农村户用厕所改造工作,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率和农村无害化户厕覆盖率达到100%,推动城区垃圾分类收集覆盖面、城镇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率、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100%。继续推进美丽城镇创建工作。三是开展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改造项目,以提升行政村覆盖率和水质达标率,到2025年,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行政村覆盖面达100%,水质达标率达95%。巩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创建成果,加强城市绿地建设管理。

(三)营造健康社会

8.饮用水达标提质行动。一是加强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生态环境保护。合理确定日供水规模200吨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名录,并科学划定保护区(范围)。科学划定集中式水源地保护区(范围),强化饮用水水源地规范化建设。二是全面提升城市供水安全保障能力。推进供水管网信息化建设,到2025年全区城市公共供水管网漏损率不高于9%。推进老旧供水管道旧改工作,加强城市供水管网信息化建设。基本完成“愿改尽改”居民住宅小区二次供水提升改造,实现二次供水设施数字化运维管理。三是全面落实农村供水规范化运维与管理。不断完善农村供水管网体系,推进农村供水工程数字化改造提升,逐步实现农村供水工程水质、水量实时监测。

9.食品安全放心行动。一是构建区域食品安全治理现代化的基础性制度体系。推动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和评估体系更加科学,基本建立智慧监管技术体系,监管队伍素质和依法行政能力全面提升。二是开展食品安全抽检监测、风险评估、校园食品安全守护、保健食品行业清理整治、餐饮质量安全提升行动、农村假冒伪劣食品治理等食品安全攻坚行动。

10.农产品绿色安全行动。一是实施溯源管理。结合“浙农码”和肥药两制工作,鼓励生产主体对农业生产全过程信息实时导入、追踪和共享,推动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数字化转型。二是实施“治控促”治理。以问题为导向,加强食用农产品风险监测、监督抽检,对重点关注的豇豆、蛙类等进行专项整治。三是打造智慧监管。在省级追溯平台、市级数字农业综合平台和监管驾驶舱基础上,搭建细化到村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网格化监管系统,实现农产品质量安全网格化巡查信息的实时记录和反馈。

11.药品质量安全行动。一是强化药品生产环节风险隐患排查。围绕药品生产全过程,督导企业严格执行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并遵守好安全生产相关规定,确保合法合规生产。二是强化药品流通环节风险隐患排查。加强对高风险药品重点环节检查,强化线上线下协同监管,重点对不凭处方销售处方药、无证经营、销售无证产品等行为开展深入排查,严防发生区域性、系统性药品流通环节安全问题,确保药品流通环节质量安全。三是深入实施区级药品监管能力标准化建设,夯实基层药品安全治理防线、制定对内培训计划,开展基层检查员药械化监管培训和调派检查工作。

12.道路交通安全综合治理行动。一是加强道路隐患治理。完成省、市挂牌隐患治理,落实农村公路隐患突出重点路口路段攻坚和“千灯万带”工程,对全区范围内道路推进地毯式隐患排查和挂牌治理。二是加强交通安全宣教。持续推进交通安全进校园,提升在校师生的交通安全意识;推广“老年人+电动自行车”精准宣教工作模式,提升易肇祸群体、易受害群体安全管理质效。三是重点交通违法整治行动。突出国省道事故高发的重点道路和城市主要干道,紧盯“一早一晚”,建立“常态+波次”的交通违法整治机制,严管“两客一危一货”“一大一小”等重点车辆,严查酒驾、闯红灯、斑马线不礼让等重点交通违法行为。四是救援救治提升行动。高效运行重大事故警情响应“六个一”机制,进一步健全“警医联动”机制,完善区卫健局、公安交警、红十字会、志愿者三方合署办公“警医联动”数智绿色通道,加强交通事故伤者救治保障。

(四)全生命周期健康促进

13.妇幼健康促进行动。一是持续完善妇幼健康服务体系。推进孕产期全过程的健康管理,健全高危孕产妇和新生儿救治网络,强化高危妊娠风险筛查和分级管理,加强危重孕产妇和新生儿救治中心标准化建设和评估,完善救治协调及绿色通道。二是完善出生缺陷三级防治体系。继续做好婚孕全周期筛查等工作,加强预防出生缺陷宣教,减少严重致残出生缺陷发生率。加强筛查阳性病例的随访、确诊、治疗和干预,提高确诊病例的治疗率。三是实施妇女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指导女性提高生殖健康意识和能力,开展生殖道感染、乳腺疾病和宫颈癌等妇女常见疾病的筛查和诊治工作。开展更年期妇女健康综合管理。四是推进婴幼儿照护服务体系建设。设立临安区婴幼儿照护服务管理中心和托育综合服务中心,系列开展婴幼儿发育监测、筛查和综合照护服务。

14.中小学健康促进行动。一是积极开展创建“健康促进学校”活动。通过创建提升学校健康教育水平,形成教育特色。二是积极开展校园阳光体育,围绕“健康知识+基本运动技能+专项运动技能”的教学模式,构建“知识、能力、行为、健康”四位一体的体育教育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推进“一校一品”“一校多品”阳光体育发展格局。三是完善校园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流程和机制,扩大“校园及周边安全防控一件事”改革覆盖面,完善校园周边环境综合治理工作协调机制。四是加强近视防控,扩面劳动教育基地建设,确保中小学生总体近视率逐年下降1个百分点以上。五是全力构建儿童青少年心理服务体系,落实常态化心理健康测评,打造“青少年心理健康干预”数字化场景应用,落实“一人一档”精准干预。

15.职业健康保护行动。一是落实企业健康管理主体责任,控制包括久坐、职业焦虑等在内的新职业和传统职业危害因素,加大对健康事件多发领域的隐患排查力度。二是开展职业卫生分类监督执法,通过乡镇协管、社会化服务、技术服务机构延伸服务等形式,确保按进度完成用人单位职业卫生管理自查率。三是开展职业健康检查机构专项治理行动。规范职业健康检查服务执业行为,聚焦职业健康检查领域突出问题,规范职业健康检查服务行为,维护劳动者的职业健康权益。四是积极开展健康中国企业行动试点,高质量推进企业健康促进工作。

16.老年健康促进行动。一是建立统一规范的老年人健康评估和功能维护机制,推进老年人慢性病全周期健康管理,开展老年人失能(智)预防与干预工作。二是规范医疗卫生机构和养老服务机构签约服务,提升医养结合服务能力,推动医疗卫生机构全面落实老年人医疗服务适老政策。三是健全康养医疗服务体系。推动多层次康养联合体建设,探索设立家庭病床和家庭养老床位,推动开展上门护理服务。积极发展“互联网+护理服务”。到2025年,建设1个安宁疗护病区,有条件的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设置安宁疗护病房(病床)。四是深入推进医养结合发展。积极推进面向老年人的中医药健康管理项目,引导社会资本举办医养结合机构。深化医疗卫生机构与养老服务机构的签约合作。

(五)重大疾病防控

17.心脑血管疾病防治行动。一是倡导健康生活方式。推动营养健康科普宣教活动常态化,引导心脑血管疾病高危人群或患者科学膳食。根据心脑血管疾病高危人群,开具医疗和健康“双处方”,适当开展中等强度有氧耐力运动,增强体质和协助有效控制血压。倡导广大居民群众戒烟限酒。二是实施院前急救行动。推进完善并发布脑卒中、胸痛“急救地图”。开辟急诊脑卒中、胸痛绿色通道,实现院前急救与院内急救互联互通和有效衔接,提高救治效率。三是完善心脑血管疾病防治体系建设。发挥防治机构在医共体/医联体与疾控中心间的桥梁纽带作用,推进防、治、管整体融合发展。加强心脑血管疾病防治实用复合型人才培养,推进开展血脂异常人群健康管理试点工作。

18.癌症防治行动。一是实施危险因素控制。不断提升居民对预防癌症核心知识的掌握水平,将癌症防治知识作为学校、社区、养老机构等重要健康教育内容,加强工作场所职业性致癌危害因素的检测评价与个体防护。二是实施癌症信息化。推进大数据应用研究,评价癌症筛查效果,提升生存分析与发病死亡趋势预测能力。三是实施癌症诊疗规范化。继续推进癌症筛查和早诊早治。持续开展妇女“两癌”筛查,重点人群结直肠癌筛查任务,组织开展居民癌症防治行动。推广常见癌症诊疗规范和临床路径。四是实施中西医结合。充分发挥中医药在肿瘤防治中的优势和作用,推广应用癌症中医药防治技术方法,培养癌症中医药防治专业人才。

19.慢性呼吸系统疾病防治行动。一是实施肺功能检测。为65-74岁目标人群提供5年一轮免费肺功能检查,随访管理慢阻肺患者,并纳入家庭医生签约服务重点人群。二是实施危险因素控制。注意危险因素和诱发因素的防护,加强职业防护和预防感冒,减少慢性呼吸系统疾病高危人群的发病率及患者发病频次。三是实施健康教育。践行合理膳食、戒烟限酒、适量运动、心理平衡。建立慢性呼吸系统疾病专家库,编制及印发慢性呼吸系统疾病防治知识手册等宣传资料。

20.糖尿病防治行动。一是规范开展糖尿病筛查。通过各类健康体检途径,利用信息化手段自动采集日常诊疗、血糖测量点等血糖筛查信息,开展糖尿病机会性筛查。加强对35岁及以上重点人群进行主动筛查和健康咨询,识别糖尿病高危人群和患者。二是实施糖尿病规范化诊疗。为糖尿病患者开具医疗和健康“双处方”,推进糖尿病全周期健康管理。三是完善糖尿病防治体系。建立健全区卫生系统分工协作、优势互补的工作机制。到2025年,加大城乡居民慢性病保障糖尿病患者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规范管理率稳定在62%以上。四是实施糖尿病防治信息化。建立糖尿病全周期监测数据库,定期开展糖尿病及危险因素专项调查。建立糖尿病监测质量控制标准和评价体系。

21.传染病及地方病防控行动。一是加强免疫接种力度,一类疫苗维持高水平接种率,并适时推进重点人群流感疫苗、肺炎疫苗、水痘疫苗等非免疫规划疫苗的免费接种。二是加大艾滋病、结核病等重点防控传染病的防控力度,有效降低传染病流行水平,甲乙类传染病发病率持续保持在历史低水平。三是完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加强基层传染病防控能力建设,统一建设区镇两级卫生应急队伍,对各类传染病突发事件实行分级处置,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规范处置率100%。四是对16个历史血吸虫病流行镇街每年开展查灭螺工作,全区血吸虫病监测任务完成率100%。五是持续落实食盐加碘科学补碘策略,加强重点人群碘营养水平监测,全面落实学校食堂使用合格碘盐,保障合格碘盐市场供给。

(六)优化医疗卫生服务保障体系。

22.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优化行动。一是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全力支持区中医院三甲医院建设,鼓励区第一人民医院参与三甲医院创建,区第三、四人民医院坚持“小专科、大综合”发展方向。二是保障医疗服务质量安全。以等级医院复评、创建为抓手,完善医疗质量安全管理制度。三是创新医疗服务模式。积极推进“互联网+医疗健康”医疗服务模式,大力发展远程医疗和互联网诊疗。四是促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持续推进“天目医享·临医到家”改革,常态化开展巡回医疗。五是加强学科建设力度。开拓发展薄弱学科,加大资源投入,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引进高水平人才,全面强化学科科研能力。

23.中医药促进健康服务行动。一是推进数字化改革。持续推进“中医处方一件事”相关改革工作。二是提高中医药服务能力。以开展“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示范县”创建工作为契机,提高中医药服务能力。三是强化中医药传承与推广。加强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及临床应用,推动中医药服务“进社区、进乡村、进家庭”。四是强化中医重点学科建设。积极培育具有中医特色的专科。

24.智慧健康管理行动。一是建设卫生“健康大脑”。建成区域卫生健康大脑。实现纵向贯通各医疗卫生机构,横向贯通医保、民政、公安、红十字会等部门的数智决策指挥系统。二是全面实施“数字健康”战略,扎实推进“天目医享”、“急救临距离”2项数字化改革,不断完善天目医享业务支撑和绩效考核体系,打造120、122、红十字会急救侠、天目医享巡回车联合调度的“急救快速反应”数智平台,建立标准化的分级调度系统(MPDS)、贯通院前院后急救体系。三是建设共享可用的“健康云”。健全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建立贯穿全生命周期的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健康档案开放率达到90%以上。持续推进五大中心建设,推动检查检验结果共享、互认。四是推进“数智医疗”新模式。推进互联网诊疗、互联网护理应用,鼓励民营医院开通互联网医院,推进数字化清廉医院建设,推进中医药数字化诊疗、服务、传承建设,推进人工智能在医疗机构辅助诊疗、辅助诊断、慢病管理等方面的应用。

25.健康保障惠民行动。一是全力做好每年度“西湖益联保”参保理赔工作,确保完成年度参保目标,推进医保经办标准化建设,高质量建设医保经办“15分钟服务圈”。稳步推进“互联网+医保服务”,推动异地就医服务高品质升级。二是持续推进“天目医享”改革,打好医保便民服务“组合拳”,更好实现“乡村居民方便看病”,促进乡村医疗卫生体系健康发展,支持分级诊疗模式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制度建设。三是开展“医保基金安全规范年”行动,强化日常监管,围绕重点领域,常态化开展专项飞行检查。开展医共体行业自律建设,全面落实县域医共体自我管理主体责任,健全医共体自我管理责任体系。四是扎实开展清廉单位建设,着力推进“清廉医保窗口”、“家门口的清廉药店”建设。

(七)发展健康产业

26.健康产业发展行动。聚焦生命健康领域,培育前沿技术成果,提升硬核科技原创力,全力打造生命健康“产—学—研—用”一体化发展的科创高地。一是突出中药饮片和中药提取药物、中药配方颗粒、中药衍生产品等领域项目招引,推动发展山区生态医药产业圈。二是大力发展赛事经济。以体育健身器材、户外运动休闲用品制造为发展重点,推进体育运动器材企业发展。支持医疗器械生产和质量管理资源优化整合,促进医疗器械产业集约式创新发展。三是培育发展健康信息产业,创新发展互联网医院、远程医疗等新型业态,积极构建健康信息服务产业链,打造健康信息产业集群。四是建设医疗器械研发和技术转化服务平台,推动医疗器械研发与生产对接。在创新药品、改良型新药、医疗器械研发等方面给予医企政策支持。在产业持续创新的基础上,进一步开展生物医药产业试点,助力杭州率先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生命健康产业新高地。

(八)推进大健康治理体系现代化

27.大健康治理现代化行动。完善全区健康治理法制化体系。探索区域大健康治理一体化发展合作机制,推动杭州市健康影响评价区域联盟实质性运作。加强公共政策健康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和工程类项目健康影响评价探索,探索适合基层发展的健康影响评价模式,提升在公共政策、重大项目上的推进效果,促进行业发展。完善健康临安监测体系,为推动健康临安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三、保障措施

(一)强化组织领导。健康临安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本行动的组织实施、监测考核。各专项行动牵头部门负责推动落实有关任务,并把健康浙江、健康杭州建设列入本单位重要议事日程,加强工作领导,推动形成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工作格局,形成信息交流通畅、问题共商共研、工作推进有序的工作机制,确保各项任务措施落实到位。

(二)加强宣传氛围。按照健康浙江行动各自承担的牵头任务,大张旗鼓地开展行动宣传活动,加强健康中国战略和“大健康、大卫生”理念的宣传倡导,提高健康浙江行动公众知晓率和参与度,增强“每个人都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的健康意识,营造共同致力于健康促进的良好社会氛围。

(三)动员社会参与。畅通公众参与渠道,相关行业学会、协会和群团组织以及志愿者等要积极参与健康促进和健康科普工作。学校、企业、社区(村)、社会组织等要积极开展“健康细胞”工程建设,创造健康支持性环境,提高全社会对健康临安建设的认识。


分享:
字体: [

]
打印
索引号 002508414/2023-88798
公开形式 主动公开
发布单位 区卫生健康局区卫生健康局
成文日期 2023-12-01
发文字号 健康临安办〔2023〕12号
关于印发《临安区推进健康浙江健康杭州三年行动实施方案(2023-2025年)》的通知
发布时间:2024-04-12
信息来源: 区卫生健康局
浏览量:

各镇党委、政府,各街道党工委、办事处,区直属各单位,省市各驻临机构:

《临安区推进健康浙江健康杭州三年行动实施方案(2023-2025年)》经区健康临安办主任会议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


杭州市临安区健康临安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

2023年12月1日


临安区推进健康浙江健康杭州三年行动实施方案(2023-2025年)

为持续推进健康浙江行动、健康杭州行动,根据《国务院关于实施健康中国行动的意见》(国发[2019]13号)和《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推进健康浙江行动的实施意见》(浙政发[2019]29号),更好的贯彻落实《杭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健康杭州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的通知(杭政办函[2023]72号)等文件精神。紧紧围绕产业强区、富民安区、实干兴区在高质量发展中奋力推动共同富裕,为高水平建设“吴越名城、幸福临安”提供坚实的健康根基。结合我区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和目标

坚持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完善人民健康促进政策体系,全面构建健康临安建设新格局,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提供健康基础保障。

加快建立和完善大健康统筹联动管理机制,推动公共政策健康影响评价试点工作,大健康治理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突破,健康镇覆盖率达100%,人群主要健康指标居全国前列,全区居民健康素养达到发达国家水平,基本形成大健康工作格局。到2025年,基本建成“健康临安”,全面打响“择临健康”“共同健康”品牌,着力提升省级健康区建设成效。

二、主要任务

(一)普及健康生活方式

1.健康知识普及行动。一是倡导“每个人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理念,引导公众提高自我健康管理能力,形成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推进健康教育向综合整体的健康促进转变。二是持续开展“健康科普专题计划”。以科普立项的形式鼓励广大医务工作者积极申报科普项目,采用视频、图文及活动的形式开展科普宣传。三是持续推进健康科普基地建设。开展健康促进医院、健康社区、健康家庭、健康小屋、健康公园等健康细胞的创建,逐步提升居民健康素养水平。四是充分发挥“金牌健康讲师团”的传播力和影响力,持续在健康临安抖音号、微信公众号上发布健康知识,不断提升居民健康素养。

2.合理膳食行动。一是以“全民营养周”、“碘缺乏病日”等宣传活动为契机,开展营养科普宣传,普及营养健康知识,到2025年达到覆盖率≥95%。二是推动营养指导员相关政策规范制定和实施,建立营养健康宣传志愿者队伍,持续推广营养均衡配餐和烹饪模式,推动营养餐厅(食堂)建设。三是大力实施减盐减油减糖活动,鼓励全社会参与,引导居民减少食用高盐高糖高脂食品。四是常态化开展营养健康状况检测。

3.全民健身行动。一是扎实推进2023-2025年健康浙江健康杭州全民健身行动任务指标落地见效,开展城乡居民国民体质监测,促进国民体质与健康水平,年计划覆盖人数2500人,提高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比例。二是推动健身活动与健身指导的专业化,加强“体卫融合”和非医疗健康干预。确保每千人拥有社会体育指导员人数达到2.8人,社会体育指导员指导服务率达到30%以上。三是新培育体育类社会组织,积极引导有意向的体育人士注册体育社会组织机构,计划在2023-2025年间新增1-2家。四是持续新增和完善体育场地及设施建设,推动学校体育场地对外开放。组织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和培训,年度计划开展活动1000场以上。

4.控烟限酒行动。一是开展公共场所、工作场所暗访检查,建立控烟暗访结果通报制度,加大控烟限酒宣传教育力度,开展烟草使用流行病学调查,禁止向未成年人销售烟草制品,15岁及以上成人现在吸烟率维持在 20%以下。二是持续强化室内场所和公共交通工具全面禁烟,深入推进各类无烟单位和无烟环境创建工作。三是加大公共场所控烟执法检查力度,运用信息化手段加强控制吸烟监督管理。到2025年实现室内公共场所和公共交通工具全面禁烟,巩固各级无烟党政机关、无烟医疗卫生机构和无烟中小学校的建设成果。四是提高人群限酒相关知识知晓率,减少人群有害饮酒行为。

5.心理健康促进行动。一是开展精神卫生“百千万”服务基层行活动。通过三年的基层专项行动,实现居民心理健康核心知识知晓率保持在85%以上,居民健康素养水平达30%以上。 二是做好重点人群心理健康服务。到2025年,实现学生群体、老年群体、孕产妇群体100%抑郁症筛查。三是开展心理健康服务平台规范化建设。建设基层社会心理服务平台。加强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精神(心理)服务能力。四是完善心理应急干预体系,强化心理救援队伍建设,建立“全人群、多部门、综合化”心理应急干预机制。到2025年完成常见精神障碍防治和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促进项目。

(二)改善健康环境。

6.蓝天碧水净土清废行动。一是深入打好蓝天保卫战。以持续改善环境空气质量为核心,统筹推进“五气共治”,推进区域大气污染防治精细化管控,深化VOCs污染防治,推进移动源污染专项整治,强化污染天气应对和城乡废气监管,不断推动空气质量稳步改善。二是深入打好碧水保卫战。坚持以改善水环境、保障水资源、修复水生态的“三水”统筹为核心,强化源头控制、水陆统筹,实施分流域、分区域、分阶段科学治水,实现水污染防治、水生态保护和修复并重。三是深入打好净土清废保卫战。以建设全域“无废城市”为统筹,聚焦重点污染防治的痛点、难点,基本实现产废无增长、资源无浪费、固废无倾倒。2025年全面消除重污染天气,基本消除中度污染天气。水环境质量高位提升,地表水市控断面达到或优于Ⅲ类水比例稳定在100%。有效管控环境风险,重点建设用地安全利用率达到96%以上。

7.绿色环境打造行动。一是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顺利通过2024年国家卫生城市复评,13个国家卫生镇通过省市量化分级考核。根据“三圈三级”的要求,巩固城区病媒生物防制C级水平。二是巩固并完善农村生活垃圾分类体系和农村户用厕所改造工作,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率和农村无害化户厕覆盖率达到100%,推动城区垃圾分类收集覆盖面、城镇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率、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100%。继续推进美丽城镇创建工作。三是开展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改造项目,以提升行政村覆盖率和水质达标率,到2025年,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行政村覆盖面达100%,水质达标率达95%。巩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创建成果,加强城市绿地建设管理。

(三)营造健康社会

8.饮用水达标提质行动。一是加强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生态环境保护。合理确定日供水规模200吨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名录,并科学划定保护区(范围)。科学划定集中式水源地保护区(范围),强化饮用水水源地规范化建设。二是全面提升城市供水安全保障能力。推进供水管网信息化建设,到2025年全区城市公共供水管网漏损率不高于9%。推进老旧供水管道旧改工作,加强城市供水管网信息化建设。基本完成“愿改尽改”居民住宅小区二次供水提升改造,实现二次供水设施数字化运维管理。三是全面落实农村供水规范化运维与管理。不断完善农村供水管网体系,推进农村供水工程数字化改造提升,逐步实现农村供水工程水质、水量实时监测。

9.食品安全放心行动。一是构建区域食品安全治理现代化的基础性制度体系。推动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和评估体系更加科学,基本建立智慧监管技术体系,监管队伍素质和依法行政能力全面提升。二是开展食品安全抽检监测、风险评估、校园食品安全守护、保健食品行业清理整治、餐饮质量安全提升行动、农村假冒伪劣食品治理等食品安全攻坚行动。

10.农产品绿色安全行动。一是实施溯源管理。结合“浙农码”和肥药两制工作,鼓励生产主体对农业生产全过程信息实时导入、追踪和共享,推动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数字化转型。二是实施“治控促”治理。以问题为导向,加强食用农产品风险监测、监督抽检,对重点关注的豇豆、蛙类等进行专项整治。三是打造智慧监管。在省级追溯平台、市级数字农业综合平台和监管驾驶舱基础上,搭建细化到村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网格化监管系统,实现农产品质量安全网格化巡查信息的实时记录和反馈。

11.药品质量安全行动。一是强化药品生产环节风险隐患排查。围绕药品生产全过程,督导企业严格执行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并遵守好安全生产相关规定,确保合法合规生产。二是强化药品流通环节风险隐患排查。加强对高风险药品重点环节检查,强化线上线下协同监管,重点对不凭处方销售处方药、无证经营、销售无证产品等行为开展深入排查,严防发生区域性、系统性药品流通环节安全问题,确保药品流通环节质量安全。三是深入实施区级药品监管能力标准化建设,夯实基层药品安全治理防线、制定对内培训计划,开展基层检查员药械化监管培训和调派检查工作。

12.道路交通安全综合治理行动。一是加强道路隐患治理。完成省、市挂牌隐患治理,落实农村公路隐患突出重点路口路段攻坚和“千灯万带”工程,对全区范围内道路推进地毯式隐患排查和挂牌治理。二是加强交通安全宣教。持续推进交通安全进校园,提升在校师生的交通安全意识;推广“老年人+电动自行车”精准宣教工作模式,提升易肇祸群体、易受害群体安全管理质效。三是重点交通违法整治行动。突出国省道事故高发的重点道路和城市主要干道,紧盯“一早一晚”,建立“常态+波次”的交通违法整治机制,严管“两客一危一货”“一大一小”等重点车辆,严查酒驾、闯红灯、斑马线不礼让等重点交通违法行为。四是救援救治提升行动。高效运行重大事故警情响应“六个一”机制,进一步健全“警医联动”机制,完善区卫健局、公安交警、红十字会、志愿者三方合署办公“警医联动”数智绿色通道,加强交通事故伤者救治保障。

(四)全生命周期健康促进

13.妇幼健康促进行动。一是持续完善妇幼健康服务体系。推进孕产期全过程的健康管理,健全高危孕产妇和新生儿救治网络,强化高危妊娠风险筛查和分级管理,加强危重孕产妇和新生儿救治中心标准化建设和评估,完善救治协调及绿色通道。二是完善出生缺陷三级防治体系。继续做好婚孕全周期筛查等工作,加强预防出生缺陷宣教,减少严重致残出生缺陷发生率。加强筛查阳性病例的随访、确诊、治疗和干预,提高确诊病例的治疗率。三是实施妇女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指导女性提高生殖健康意识和能力,开展生殖道感染、乳腺疾病和宫颈癌等妇女常见疾病的筛查和诊治工作。开展更年期妇女健康综合管理。四是推进婴幼儿照护服务体系建设。设立临安区婴幼儿照护服务管理中心和托育综合服务中心,系列开展婴幼儿发育监测、筛查和综合照护服务。

14.中小学健康促进行动。一是积极开展创建“健康促进学校”活动。通过创建提升学校健康教育水平,形成教育特色。二是积极开展校园阳光体育,围绕“健康知识+基本运动技能+专项运动技能”的教学模式,构建“知识、能力、行为、健康”四位一体的体育教育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推进“一校一品”“一校多品”阳光体育发展格局。三是完善校园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流程和机制,扩大“校园及周边安全防控一件事”改革覆盖面,完善校园周边环境综合治理工作协调机制。四是加强近视防控,扩面劳动教育基地建设,确保中小学生总体近视率逐年下降1个百分点以上。五是全力构建儿童青少年心理服务体系,落实常态化心理健康测评,打造“青少年心理健康干预”数字化场景应用,落实“一人一档”精准干预。

15.职业健康保护行动。一是落实企业健康管理主体责任,控制包括久坐、职业焦虑等在内的新职业和传统职业危害因素,加大对健康事件多发领域的隐患排查力度。二是开展职业卫生分类监督执法,通过乡镇协管、社会化服务、技术服务机构延伸服务等形式,确保按进度完成用人单位职业卫生管理自查率。三是开展职业健康检查机构专项治理行动。规范职业健康检查服务执业行为,聚焦职业健康检查领域突出问题,规范职业健康检查服务行为,维护劳动者的职业健康权益。四是积极开展健康中国企业行动试点,高质量推进企业健康促进工作。

16.老年健康促进行动。一是建立统一规范的老年人健康评估和功能维护机制,推进老年人慢性病全周期健康管理,开展老年人失能(智)预防与干预工作。二是规范医疗卫生机构和养老服务机构签约服务,提升医养结合服务能力,推动医疗卫生机构全面落实老年人医疗服务适老政策。三是健全康养医疗服务体系。推动多层次康养联合体建设,探索设立家庭病床和家庭养老床位,推动开展上门护理服务。积极发展“互联网+护理服务”。到2025年,建设1个安宁疗护病区,有条件的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设置安宁疗护病房(病床)。四是深入推进医养结合发展。积极推进面向老年人的中医药健康管理项目,引导社会资本举办医养结合机构。深化医疗卫生机构与养老服务机构的签约合作。

(五)重大疾病防控

17.心脑血管疾病防治行动。一是倡导健康生活方式。推动营养健康科普宣教活动常态化,引导心脑血管疾病高危人群或患者科学膳食。根据心脑血管疾病高危人群,开具医疗和健康“双处方”,适当开展中等强度有氧耐力运动,增强体质和协助有效控制血压。倡导广大居民群众戒烟限酒。二是实施院前急救行动。推进完善并发布脑卒中、胸痛“急救地图”。开辟急诊脑卒中、胸痛绿色通道,实现院前急救与院内急救互联互通和有效衔接,提高救治效率。三是完善心脑血管疾病防治体系建设。发挥防治机构在医共体/医联体与疾控中心间的桥梁纽带作用,推进防、治、管整体融合发展。加强心脑血管疾病防治实用复合型人才培养,推进开展血脂异常人群健康管理试点工作。

18.癌症防治行动。一是实施危险因素控制。不断提升居民对预防癌症核心知识的掌握水平,将癌症防治知识作为学校、社区、养老机构等重要健康教育内容,加强工作场所职业性致癌危害因素的检测评价与个体防护。二是实施癌症信息化。推进大数据应用研究,评价癌症筛查效果,提升生存分析与发病死亡趋势预测能力。三是实施癌症诊疗规范化。继续推进癌症筛查和早诊早治。持续开展妇女“两癌”筛查,重点人群结直肠癌筛查任务,组织开展居民癌症防治行动。推广常见癌症诊疗规范和临床路径。四是实施中西医结合。充分发挥中医药在肿瘤防治中的优势和作用,推广应用癌症中医药防治技术方法,培养癌症中医药防治专业人才。

19.慢性呼吸系统疾病防治行动。一是实施肺功能检测。为65-74岁目标人群提供5年一轮免费肺功能检查,随访管理慢阻肺患者,并纳入家庭医生签约服务重点人群。二是实施危险因素控制。注意危险因素和诱发因素的防护,加强职业防护和预防感冒,减少慢性呼吸系统疾病高危人群的发病率及患者发病频次。三是实施健康教育。践行合理膳食、戒烟限酒、适量运动、心理平衡。建立慢性呼吸系统疾病专家库,编制及印发慢性呼吸系统疾病防治知识手册等宣传资料。

20.糖尿病防治行动。一是规范开展糖尿病筛查。通过各类健康体检途径,利用信息化手段自动采集日常诊疗、血糖测量点等血糖筛查信息,开展糖尿病机会性筛查。加强对35岁及以上重点人群进行主动筛查和健康咨询,识别糖尿病高危人群和患者。二是实施糖尿病规范化诊疗。为糖尿病患者开具医疗和健康“双处方”,推进糖尿病全周期健康管理。三是完善糖尿病防治体系。建立健全区卫生系统分工协作、优势互补的工作机制。到2025年,加大城乡居民慢性病保障糖尿病患者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规范管理率稳定在62%以上。四是实施糖尿病防治信息化。建立糖尿病全周期监测数据库,定期开展糖尿病及危险因素专项调查。建立糖尿病监测质量控制标准和评价体系。

21.传染病及地方病防控行动。一是加强免疫接种力度,一类疫苗维持高水平接种率,并适时推进重点人群流感疫苗、肺炎疫苗、水痘疫苗等非免疫规划疫苗的免费接种。二是加大艾滋病、结核病等重点防控传染病的防控力度,有效降低传染病流行水平,甲乙类传染病发病率持续保持在历史低水平。三是完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加强基层传染病防控能力建设,统一建设区镇两级卫生应急队伍,对各类传染病突发事件实行分级处置,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规范处置率100%。四是对16个历史血吸虫病流行镇街每年开展查灭螺工作,全区血吸虫病监测任务完成率100%。五是持续落实食盐加碘科学补碘策略,加强重点人群碘营养水平监测,全面落实学校食堂使用合格碘盐,保障合格碘盐市场供给。

(六)优化医疗卫生服务保障体系。

22.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优化行动。一是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全力支持区中医院三甲医院建设,鼓励区第一人民医院参与三甲医院创建,区第三、四人民医院坚持“小专科、大综合”发展方向。二是保障医疗服务质量安全。以等级医院复评、创建为抓手,完善医疗质量安全管理制度。三是创新医疗服务模式。积极推进“互联网+医疗健康”医疗服务模式,大力发展远程医疗和互联网诊疗。四是促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持续推进“天目医享·临医到家”改革,常态化开展巡回医疗。五是加强学科建设力度。开拓发展薄弱学科,加大资源投入,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引进高水平人才,全面强化学科科研能力。

23.中医药促进健康服务行动。一是推进数字化改革。持续推进“中医处方一件事”相关改革工作。二是提高中医药服务能力。以开展“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示范县”创建工作为契机,提高中医药服务能力。三是强化中医药传承与推广。加强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及临床应用,推动中医药服务“进社区、进乡村、进家庭”。四是强化中医重点学科建设。积极培育具有中医特色的专科。

24.智慧健康管理行动。一是建设卫生“健康大脑”。建成区域卫生健康大脑。实现纵向贯通各医疗卫生机构,横向贯通医保、民政、公安、红十字会等部门的数智决策指挥系统。二是全面实施“数字健康”战略,扎实推进“天目医享”、“急救临距离”2项数字化改革,不断完善天目医享业务支撑和绩效考核体系,打造120、122、红十字会急救侠、天目医享巡回车联合调度的“急救快速反应”数智平台,建立标准化的分级调度系统(MPDS)、贯通院前院后急救体系。三是建设共享可用的“健康云”。健全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建立贯穿全生命周期的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健康档案开放率达到90%以上。持续推进五大中心建设,推动检查检验结果共享、互认。四是推进“数智医疗”新模式。推进互联网诊疗、互联网护理应用,鼓励民营医院开通互联网医院,推进数字化清廉医院建设,推进中医药数字化诊疗、服务、传承建设,推进人工智能在医疗机构辅助诊疗、辅助诊断、慢病管理等方面的应用。

25.健康保障惠民行动。一是全力做好每年度“西湖益联保”参保理赔工作,确保完成年度参保目标,推进医保经办标准化建设,高质量建设医保经办“15分钟服务圈”。稳步推进“互联网+医保服务”,推动异地就医服务高品质升级。二是持续推进“天目医享”改革,打好医保便民服务“组合拳”,更好实现“乡村居民方便看病”,促进乡村医疗卫生体系健康发展,支持分级诊疗模式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制度建设。三是开展“医保基金安全规范年”行动,强化日常监管,围绕重点领域,常态化开展专项飞行检查。开展医共体行业自律建设,全面落实县域医共体自我管理主体责任,健全医共体自我管理责任体系。四是扎实开展清廉单位建设,着力推进“清廉医保窗口”、“家门口的清廉药店”建设。

(七)发展健康产业

26.健康产业发展行动。聚焦生命健康领域,培育前沿技术成果,提升硬核科技原创力,全力打造生命健康“产—学—研—用”一体化发展的科创高地。一是突出中药饮片和中药提取药物、中药配方颗粒、中药衍生产品等领域项目招引,推动发展山区生态医药产业圈。二是大力发展赛事经济。以体育健身器材、户外运动休闲用品制造为发展重点,推进体育运动器材企业发展。支持医疗器械生产和质量管理资源优化整合,促进医疗器械产业集约式创新发展。三是培育发展健康信息产业,创新发展互联网医院、远程医疗等新型业态,积极构建健康信息服务产业链,打造健康信息产业集群。四是建设医疗器械研发和技术转化服务平台,推动医疗器械研发与生产对接。在创新药品、改良型新药、医疗器械研发等方面给予医企政策支持。在产业持续创新的基础上,进一步开展生物医药产业试点,助力杭州率先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生命健康产业新高地。

(八)推进大健康治理体系现代化

27.大健康治理现代化行动。完善全区健康治理法制化体系。探索区域大健康治理一体化发展合作机制,推动杭州市健康影响评价区域联盟实质性运作。加强公共政策健康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和工程类项目健康影响评价探索,探索适合基层发展的健康影响评价模式,提升在公共政策、重大项目上的推进效果,促进行业发展。完善健康临安监测体系,为推动健康临安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三、保障措施

(一)强化组织领导。健康临安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本行动的组织实施、监测考核。各专项行动牵头部门负责推动落实有关任务,并把健康浙江、健康杭州建设列入本单位重要议事日程,加强工作领导,推动形成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工作格局,形成信息交流通畅、问题共商共研、工作推进有序的工作机制,确保各项任务措施落实到位。

(二)加强宣传氛围。按照健康浙江行动各自承担的牵头任务,大张旗鼓地开展行动宣传活动,加强健康中国战略和“大健康、大卫生”理念的宣传倡导,提高健康浙江行动公众知晓率和参与度,增强“每个人都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的健康意识,营造共同致力于健康促进的良好社会氛围。

(三)动员社会参与。畅通公众参与渠道,相关行业学会、协会和群团组织以及志愿者等要积极参与健康促进和健康科普工作。学校、企业、社区(村)、社会组织等要积极开展“健康细胞”工程建设,创造健康支持性环境,提高全社会对健康临安建设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