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002508414/2024-02555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公开范围 面向社会 公开时限 长期公开
发布单位 区卫生健康局 发文日期 2024-05-29
统一编号 有效性
杭州市临安区卫生健康局关于区十七届人大三次会议第103号建议的复函
日期:
2024-05-29 16:43
来源:
办公室
浏览量:

杭州市临安区卫生健康局关于

区十七届人大三次会议第103号建议的复函


尊敬的阮珺辉等代表:

您们在杭州市临安区第十七届人大第三次会议上提出《关于要求进一步加强偏远乡镇卫生院医疗服务水平的建议》收悉。首先感谢您对我区卫生健康的重视和关心,经我局会同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区财政局共同研究,现提出如下答复意见。

2023年,我局深入贯彻落实中办、国办联合出台的《关于进一步深化改革促进乡村医疗卫生体系健康发展的意见》以及浙江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联合出台的《浙江省加快推进全省乡村医疗卫生体系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聚焦“优质、均衡、普惠、共享”,以“网底提升行动”和“天目医享·乡村医疗优质共享”改革为重点,通过创建国家“优质服务基层行”、新改扩建村卫生室(站)和实施基层卫生人才提升工程等举措,全力破解我区东西部基层医疗卫生发展不均衡,农村地区医生待遇差,人才匮乏,服务能力低下,医疗设施设备不全等难点痛点问题。进一步补齐发展短板、提升服务供给、缩小城乡差距。

一、基层医疗卫生基本情况

目前,全区基层医疗机构20个,隶属于四个医共体,其中镇卫生院14家,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6家;卫生院分院18家,社区卫生服务站24家,纳入一体化管理村卫生室138家。2023年全区镇街卫生院(中心)核定编制882人,在编人员744人,空编138人,其中专技人员737名,大专、本科学历各占30%和占63%,中高级职称占50%。一体化村卫生室乡村医生319人。

二、提升基层医疗服务网底

(一)医共体深度融合,共享优质资源。一是组建“1+1+1”签约服务团队。区卫健局统筹“区、镇、村”三级力量,组建由医共体牵头医院专科医生、成员单位全科医生、村卫生室乡村医生组成的“1+1+1”签约服务团队151个,每个团队固定负责2~3个村的签约、诊疗、检查等服务,构建“包干到村、责任到人、服务到家”的组合型服务模式。二是开展全-专联合门诊。牵头医院派驻专家团队、技术骨干参与成员单位医疗质量、人才培养、科研创新、专科建设和业务拓展等方面,对成员单位联合门诊和联合病房相应科室实行垂直化管理。2023年下沉成员单位排班106人,全年坐诊2083人次。三是建设基层特色专科。各医共体积极下沉专家骨干建设基层特色专科,其中锦城分院眼科、肛肠科建设成效明显,眼科手术量已超牵头医院。横畈分院以口腔科为基层特色专科,业务量明显提升。天目山分院重点建设中医馆,升级迭代为旗舰中医馆、数字中医馆,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显著提高。

(二)开展“优质服务基层行”创建活动。2023年,潜川镇中心卫生院基本标准回头看通过国家级现场一致性评价;玲珑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板桥镇中心卫生院、太湖源镇中心卫生院、高虹镇中心卫生院等4家机构创建推荐标准通过省级现场评价;锦北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创建基本标准通过市级现场评价。截至目前,我区6家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创建完成社区医院1家(锦城)、“优质服务基层行”推荐标准3家(青山、横畈、玲珑);14家镇卫生院创建完成“优质服务基层行”推荐标准4家(岛石、太湖源、高虹、板桥)。

(三)做好新改扩建村卫生室(站)。积极推进省市民生实事新改扩建村卫生室(站)项目,2023年省市下达的新改扩建5家村卫生室(站)任务,完成了锦城街道长路畈社区卫生服务站、潜川镇上沃村卫生室、太湖源镇白沙村卫生室、河桥镇云浪村卫生室、高虹镇长溪村卫生室、锦南街道兰锦社区卫生服务站、清凉峰镇大鹄村卫生室等7家村卫生室(站)的建设并通过省市级验收,超额完成任务。同时评定并命名了第一批星级村卫生室(站)35家,其中三星级4家,两星级23家,一星级8家。

三、基层卫生人才引育工作

(一)实施基层卫生人才招引新模式。一方面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先后出台了“人才高地20条”“大学生创业创新 12 条”“人才礼遇8条”“人才集聚新高地”等人才政策。一是不断加大政策扶持,如新引进博士,正高级职称人才生活补贴从5万元提高到10万元,D类及以上人才认定奖励从最高1万提高至最高10万,充分释放政策红利。二是提供全方位政策保障体系。依托“杭州人才码”“临安亲才码”数字平台,一“码”集成百余项人才服务,2023年“码”上兑现人才政策补贴7628万元,发放人才住房补贴近1.15 亿,为近200名人才解决子女入学问题,服务总量超5万人次。另一方面区卫生健康局实施基层医疗卫生岗位聚英留才工程。建立乡村人才补助机制,在原“基层卫生人才工程”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和村卫生室(站)在岗人员待遇,设立人均6000元/年的岗位补贴,重点向偏远地区、条件艰苦、待遇偏低的村卫生室(站)倾斜,其中事业编制人员该项补助作为增量纳入绩效工资总量管理。

(二)实施基层卫生人才提升工程。2023年,招录本科农村医学定向委培生14名;第一批33名基层中医师承定向培养生已完成三年“理论+跟师”培养工作,已分配至各村级医疗机构开展工作;第二批30名中医师承定向培养生计划于2024年7月分配至村级医疗机构开展工作;同时,2023年,委托杭州医学院开展三期基层卫生人才能力提升培训班,共完成培训基层医疗卫生人员110人,进一步提升基层卫生人才的管理和业务能力。

四、下一步工作计划

(一)深化“天目医享”改革,强化能力建设,促进“天目医享”高质量发展。将省市专家、民营专科医院纳入天目医享服务团队,建立涵盖省市、区、镇街、村“1+1+1+1”四级的医疗服务网络体系。继续深化医联体、医共体融合、同质化管理,重点对基层医疗机构加强急救、全科、外科、儿科、口腔、康复、中医药和慢性病一体化门诊等建设,促进服务管理一体化、同质化、标准化,全面提升基层医疗机构防病治病和健康管理能力。

(二)以等级医院创建为契机,同质提升医共体医疗服务能力。区第三、第四人民医院医共体在完成牵头医院二乙复评的基础上,各医疗机构加强重点专科建设,鼓励专科特色明显的成员单位参与区级重点专科建设,积极打造基层重点专科,统筹发展医共体成员单位的医疗技术,积极推进优质资源下沉,增强基层服务能力,提高基层就诊率。

(三)优质服务基层行创建活动。开展卫生院“优质服务基层行”创建工作,以创建提升医疗服务能力、基层专科能力、急救急诊能力。2024年指导、支持天目山、潜川、锦北、龙岗、清凉峰等卫生院创建国家推荐标准,力争新增3家国家推荐标准单位。推进锦城、锦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提档升级,加强全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学科及医疗能力建设,力争培育基层专科3个以上,医务收入再增长5至10个百分点。

(四)基层网底提升行动。推进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设施设备提档升级,支持配置高端B超机、心电图机等医疗设备,有条件的支持配置CT机,提升基层辅助诊断水平。推进基层人才培养工程,继续与医学院等合作举办各类培训班,加大基层人才引进力度,争取引进硕士5人以上,培育基层专科带头人、卫生院长5名以上。推进乡村医生迭代升级,切实按照“优转、老退、劣汰、严进”总策略,探索乡村医生纳编管理、流通体制等工作,建立新型乡村医生队伍。继续开展村卫生室改、扩建工作。

(五)丰富基层医疗机构药品供应。制定临安区基层医疗机构药品目录统一管理方案。统一基层医疗机构药品目录,进一步丰富基层医疗机构药品供应种类,满足群众基本用药需求,同时建立科学遴选、药品准入退出、统一维护机制,制定合理用药规则,促使基层医疗机构药品管理和使用更加规范。

最后,再次感谢您对我区卫生健康工作特别是基层卫生的关心和支持,希望继续对我们工作提出宝贵意见。

临卫发〔2024〕25号 (基妇科)杭州市临安区卫生健康局关于十七届人大三次会议103号建议的复函.pdf

分享:
字体: [

]
打印
索引号 002508414/2024-02555
公开形式 主动公开
公开范围 面向社会
公开时限 长期公开
发布单位 区卫生健康局
发文日期 2024-05-29
杭州市临安区卫生健康局关于区十七届人大三次会议第103号建议的复函
发布时间:2024-05-29
信息来源: 办公室
浏览量:

杭州市临安区卫生健康局关于

区十七届人大三次会议第103号建议的复函


尊敬的阮珺辉等代表:

您们在杭州市临安区第十七届人大第三次会议上提出《关于要求进一步加强偏远乡镇卫生院医疗服务水平的建议》收悉。首先感谢您对我区卫生健康的重视和关心,经我局会同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区财政局共同研究,现提出如下答复意见。

2023年,我局深入贯彻落实中办、国办联合出台的《关于进一步深化改革促进乡村医疗卫生体系健康发展的意见》以及浙江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联合出台的《浙江省加快推进全省乡村医疗卫生体系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聚焦“优质、均衡、普惠、共享”,以“网底提升行动”和“天目医享·乡村医疗优质共享”改革为重点,通过创建国家“优质服务基层行”、新改扩建村卫生室(站)和实施基层卫生人才提升工程等举措,全力破解我区东西部基层医疗卫生发展不均衡,农村地区医生待遇差,人才匮乏,服务能力低下,医疗设施设备不全等难点痛点问题。进一步补齐发展短板、提升服务供给、缩小城乡差距。

一、基层医疗卫生基本情况

目前,全区基层医疗机构20个,隶属于四个医共体,其中镇卫生院14家,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6家;卫生院分院18家,社区卫生服务站24家,纳入一体化管理村卫生室138家。2023年全区镇街卫生院(中心)核定编制882人,在编人员744人,空编138人,其中专技人员737名,大专、本科学历各占30%和占63%,中高级职称占50%。一体化村卫生室乡村医生319人。

二、提升基层医疗服务网底

(一)医共体深度融合,共享优质资源。一是组建“1+1+1”签约服务团队。区卫健局统筹“区、镇、村”三级力量,组建由医共体牵头医院专科医生、成员单位全科医生、村卫生室乡村医生组成的“1+1+1”签约服务团队151个,每个团队固定负责2~3个村的签约、诊疗、检查等服务,构建“包干到村、责任到人、服务到家”的组合型服务模式。二是开展全-专联合门诊。牵头医院派驻专家团队、技术骨干参与成员单位医疗质量、人才培养、科研创新、专科建设和业务拓展等方面,对成员单位联合门诊和联合病房相应科室实行垂直化管理。2023年下沉成员单位排班106人,全年坐诊2083人次。三是建设基层特色专科。各医共体积极下沉专家骨干建设基层特色专科,其中锦城分院眼科、肛肠科建设成效明显,眼科手术量已超牵头医院。横畈分院以口腔科为基层特色专科,业务量明显提升。天目山分院重点建设中医馆,升级迭代为旗舰中医馆、数字中医馆,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显著提高。

(二)开展“优质服务基层行”创建活动。2023年,潜川镇中心卫生院基本标准回头看通过国家级现场一致性评价;玲珑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板桥镇中心卫生院、太湖源镇中心卫生院、高虹镇中心卫生院等4家机构创建推荐标准通过省级现场评价;锦北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创建基本标准通过市级现场评价。截至目前,我区6家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创建完成社区医院1家(锦城)、“优质服务基层行”推荐标准3家(青山、横畈、玲珑);14家镇卫生院创建完成“优质服务基层行”推荐标准4家(岛石、太湖源、高虹、板桥)。

(三)做好新改扩建村卫生室(站)。积极推进省市民生实事新改扩建村卫生室(站)项目,2023年省市下达的新改扩建5家村卫生室(站)任务,完成了锦城街道长路畈社区卫生服务站、潜川镇上沃村卫生室、太湖源镇白沙村卫生室、河桥镇云浪村卫生室、高虹镇长溪村卫生室、锦南街道兰锦社区卫生服务站、清凉峰镇大鹄村卫生室等7家村卫生室(站)的建设并通过省市级验收,超额完成任务。同时评定并命名了第一批星级村卫生室(站)35家,其中三星级4家,两星级23家,一星级8家。

三、基层卫生人才引育工作

(一)实施基层卫生人才招引新模式。一方面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先后出台了“人才高地20条”“大学生创业创新 12 条”“人才礼遇8条”“人才集聚新高地”等人才政策。一是不断加大政策扶持,如新引进博士,正高级职称人才生活补贴从5万元提高到10万元,D类及以上人才认定奖励从最高1万提高至最高10万,充分释放政策红利。二是提供全方位政策保障体系。依托“杭州人才码”“临安亲才码”数字平台,一“码”集成百余项人才服务,2023年“码”上兑现人才政策补贴7628万元,发放人才住房补贴近1.15 亿,为近200名人才解决子女入学问题,服务总量超5万人次。另一方面区卫生健康局实施基层医疗卫生岗位聚英留才工程。建立乡村人才补助机制,在原“基层卫生人才工程”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和村卫生室(站)在岗人员待遇,设立人均6000元/年的岗位补贴,重点向偏远地区、条件艰苦、待遇偏低的村卫生室(站)倾斜,其中事业编制人员该项补助作为增量纳入绩效工资总量管理。

(二)实施基层卫生人才提升工程。2023年,招录本科农村医学定向委培生14名;第一批33名基层中医师承定向培养生已完成三年“理论+跟师”培养工作,已分配至各村级医疗机构开展工作;第二批30名中医师承定向培养生计划于2024年7月分配至村级医疗机构开展工作;同时,2023年,委托杭州医学院开展三期基层卫生人才能力提升培训班,共完成培训基层医疗卫生人员110人,进一步提升基层卫生人才的管理和业务能力。

四、下一步工作计划

(一)深化“天目医享”改革,强化能力建设,促进“天目医享”高质量发展。将省市专家、民营专科医院纳入天目医享服务团队,建立涵盖省市、区、镇街、村“1+1+1+1”四级的医疗服务网络体系。继续深化医联体、医共体融合、同质化管理,重点对基层医疗机构加强急救、全科、外科、儿科、口腔、康复、中医药和慢性病一体化门诊等建设,促进服务管理一体化、同质化、标准化,全面提升基层医疗机构防病治病和健康管理能力。

(二)以等级医院创建为契机,同质提升医共体医疗服务能力。区第三、第四人民医院医共体在完成牵头医院二乙复评的基础上,各医疗机构加强重点专科建设,鼓励专科特色明显的成员单位参与区级重点专科建设,积极打造基层重点专科,统筹发展医共体成员单位的医疗技术,积极推进优质资源下沉,增强基层服务能力,提高基层就诊率。

(三)优质服务基层行创建活动。开展卫生院“优质服务基层行”创建工作,以创建提升医疗服务能力、基层专科能力、急救急诊能力。2024年指导、支持天目山、潜川、锦北、龙岗、清凉峰等卫生院创建国家推荐标准,力争新增3家国家推荐标准单位。推进锦城、锦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提档升级,加强全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学科及医疗能力建设,力争培育基层专科3个以上,医务收入再增长5至10个百分点。

(四)基层网底提升行动。推进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设施设备提档升级,支持配置高端B超机、心电图机等医疗设备,有条件的支持配置CT机,提升基层辅助诊断水平。推进基层人才培养工程,继续与医学院等合作举办各类培训班,加大基层人才引进力度,争取引进硕士5人以上,培育基层专科带头人、卫生院长5名以上。推进乡村医生迭代升级,切实按照“优转、老退、劣汰、严进”总策略,探索乡村医生纳编管理、流通体制等工作,建立新型乡村医生队伍。继续开展村卫生室改、扩建工作。

(五)丰富基层医疗机构药品供应。制定临安区基层医疗机构药品目录统一管理方案。统一基层医疗机构药品目录,进一步丰富基层医疗机构药品供应种类,满足群众基本用药需求,同时建立科学遴选、药品准入退出、统一维护机制,制定合理用药规则,促使基层医疗机构药品管理和使用更加规范。

最后,再次感谢您对我区卫生健康工作特别是基层卫生的关心和支持,希望继续对我们工作提出宝贵意见。

临卫发〔2024〕25号 (基妇科)杭州市临安区卫生健康局关于十七届人大三次会议103号建议的复函.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