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大家对食物界的这种小“盲盒”都不陌生,它就是粽子。我对粽子情有独钟。为什么叫粽子小“盲盒”呢?因为呀,在打开它之前你不知道里面是什么馅的。
说到粽子,大家会想到端午吃粽子。我们这家家户户在过年前也会包粽子,还有打山核桃的时候也会提前包些粽子方便带上山充饥。奶奶说:“这叫闲时备来忙时用。”
那天,奶奶备好了食材包粽子。我觉得包粽子不是难事,也有样学样地跟着包起来。然而, 我包的粽子歪七扭八的,奶奶嫌弃地说:“你包的像一堆狗屎样。”我自己也笑了,问奶奶:“到底要怎么包呢?”
奶奶拿起一张箬叶,一边包一遍教我:“把箬叶折出一个小兜兜,记住,先辨别一下正反面,反面会粘米粒。用正面装一小勺糯米,再把要配的馅儿放进去。看,放一个蜜枣,也可以放其他,再放一小勺糯米盖在上面。然后把箬叶蒙起来,折出四角。这一步很关键,会不会漏米烂头就取决于这一步了。最后用棕叶丝把它捆起来,记得捆紧点。”奶奶手里奇迹般地出现了一个漂亮的粽子。
我依样画葫芦地拿起箬叶包起来,这一回总算有一点点粽子的样子了。得到奶奶的表扬后,我更起劲了,继续包了几个。我们包了很多种馅的,有红枣的,有红豆的,有猪肉的,还有玉米的。
奶奶把包好的粽子放进大锅里煮。我问奶奶:“要煮多久?”奶奶说:“三四十分钟吧。”看着锅里冒气,飘出香味,我问奶奶:“还没煮好么?”奶奶说:“快了。”我已经迫不及待地要尝一尝粽子了。
看着奶奶捞出几个大大的粽子放进盘子里,我口水都要流出来了,顾不上烫手,解开一个粽子,就往嘴里塞。呀!这第一个“盲盒”是肉粽。吃完一个不解馋,再开一个“盲盒”,吃到了红枣粽……
我觉得开“盲盒”真好玩,而且这一次的粽子比以往任何一次都要好吃呢!
指导老师:邵雪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