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区农林技术推广中心的农技专家们踩着晨露,兵分多路深入太湖源镇、天目山镇、於潜镇、清凉峰镇等农业产区的田间地头,查看油菜、小麦、越冬蔬菜等作物的长势情况,与农户就田间管理措施落实进行了详细的交流,为春耕生产开出精准“处方”。
在众社村的小麦田里,农技专家拨开麦苗,仔细查看小麦分蘖情况,面对即将到来的寒潮,要及时清沟理墒,避免田间积水,必要时喷施叶面肥,增强防寒抗冻能力,同时指出,长势较弱的田块要因苗施肥,提高植株抗逆性,促进苗情转化。 在东天目村的油菜基地,农技专家发现一些油菜出现了叶片发红的现象,认为这是油菜在干旱、低温等情况下产生的应激反应,建议有灌溉条件的,可进行半沟水的灌溉,喷施磷酸二氢钾等肥料,以增强植株的抗寒性。 在清凉峰镇集约化育苗基地,农技专家查看了苗情。 针对前期低温天气对育苗工作产生的影响,区蔬菜首席专家邵泱峰提出几点建议: 1.加强灾害性天气预测预报。早春气温不稳定,倒春寒、连阴天等灾害性天气频发,易导致幼苗冷害、花芽分化不良等问题,降低幼苗质量与前期经济产量。因此,需加强灾害性天气监测预报,做好防灾减灾技术预案。 2.加强育苗环境管理。维护育苗设施,提升日光温室和大棚的密闭、保温性。南方塑料大棚在中午高温时适时通风降湿,连续阴天和雾霾天有条件就人工补光,阴雨或寒流天提前开启辅助加温设备。 3.加强苗期水肥精准供给。苗期水肥供给要精准,依据幼苗生长进程实施差异化管理,灌溉选晴天上午10点前,用温室内储备水。 4.加强苗期病虫害全程防控。设施放风口装60目以上防虫网,苗床挂黄、蓝粘虫板,降低棚室和基质湿度防病害,注意防治蚜虫等虫害,发现病虫害尽早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