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街动态
当前位置:首页
 > 三农动态 > 镇街动态
新农人 兴农梦 | 洪丽月:梦想开于“甜蜜”之花 共富依靠“翅膀”领航
发布时间:2025-02-11 10:38:11  作者:区农业农村局  来源:区农业农村局

编者按

为深入贯彻市委、区委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大力培育现代“新农人”队伍,区农业农村局聚焦乡村“十路人才”中的优秀典型,推出“新农人 兴农梦”专栏。本期我们带来洪丽月的创业故事,看她如何把大山深处的蜂蜜送到千家万户。

洪丽月

洪丽月,出生于1982年,临安清凉峰人,目前是杭州阳川生态养蜂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同时也兼任临安养蜂协会副会长、杭州市临安区清凉峰中华田园蜂产业农合联秘书长。曾先后获得临安区十佳农创客、临安区乡村工匠等荣誉称号。

耳濡目染 “蜂” 启梦想

洪丽月的家紧靠清凉峰自然保护区,这里森林茂密,覆盖率高达84.8%,加之较高的海拔,为高山中华田园蜂提供了一个“理想家园”。在清凉峰,不少家庭靠养蜂酿蜜增收,洪丽月家就是其中之一。父辈三代养蜂,她从小跟在父亲身后,看蜂箱、听蜂鸣,那份对自然的敬畏与对甜蜜生活的向往,悄然在心中生根发芽。大学毕业后,她在杭州干起了商超销售代理,工作中她常常购买品尝超市里的蜂蜜,研究成分,还和自家蜂蜜对比。这一对比,她发现了大问题:家乡纯手工酿造的蜂蜜,味道香醇、成分健康,可为啥大型超市里看不到呢?带着这个疑问,洪丽月回到家乡进行深入调查。原来,家乡的蜂蜜虽然品质上乘,但还是家庭作坊模式,缺乏专业的包装、品牌和销售渠道,难以走出大山。面对难题,她抽丝剥茧捕捉到其中的机遇,看到了蜂产业的美好前景。就这样,她心里萌生出回家创业的想法,毅然辞掉工作,回家接过父亲的“接力棒”,一头扎进养蜂事业,这一干就是十数年。

观念转变 合作共赢

起初,洪丽月依托父亲的养蜂技术尝试个体户经营,但很快她就发现,个体的力量有限,难以生产出大规模、专业化的产品,更缺乏系统的销售模式。销量不尽人意,这给她带来了一定的挫败感。但洪丽月可不是轻易认输的人,她很快意识到,“众人拾柴火焰高”,蜂产业要想做大做强,得抱团发展。于是,她果断转变思路,抛弃传统个体户养殖模式,采取了 “合作社+基地+农户” 的经营模式。2012年,她创立了杭州阳川生态养蜂专业合作社,通过整合资源,蜂业产业规模越来越大,蜂蜜产量不稳、包装简陋、销售渠道不畅等问题也慢慢解决。现在,合作社已经有50多户社员,成功打造了“酴蜂园”“清凉蜂语” 两个知名品牌,主打产品清凉峰深山土蜂蜜更是获得了天目山宝授权,成了中华田园蜂养殖的标杆。2020年,洪丽月入驻清凉峰镇农创客创客中心,积极促进新农人间的交流与合作,不断激发农业与文化、旅游、教育等产业深度融合的创新思维。

利益联结 共富乡亲

洪丽月在发展养蜂产业的同时,不忘回馈家乡,通过个人努力助力村民增收。自2022年起,清凉峰镇扶贫办将扶贫工作与养蜂业相结合,大力推动养蜂扶贫项目,洪丽月全程深度参与,采用了“合作社联动基地、养殖户(特别是养殖能手)携手贫困户”的合作模式。合作社不仅负责提供蜂种、还定期举办养蜂技术及法规培训会、安排技术人员现场指导。此外,合作社统一收购蜂产品,根据每年发布的蜂蜜平均产量和平均价格,确定收购保底价和项目收益分红标准,让利给低收入群体。截止到目前,清凉峰镇新增中华田园蜂养殖基地3个,引进中蜂552群,带动了3个村的276户低收入农户增加收入,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应。

关于未来,洪丽月表示,希望带动更多的农户加入合作社,把家乡中华土蜂系列产品做大做强,不断提升蜂蜜的产量和品质,用甜蜜事业促进农村共同富裕!

加入收藏】 【打印】 【  】 【背景颜色】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