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002508297/2025-73642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公开范围 面向社会 公开时限 长期公开
发布单位 市规划和自然资源临安分局 发文日期 2025-02-06
统一编号 有效性
2024年工作总结和2025年工作思路
日期:
2025-02-06 16:51
来源:
规划和自然资源局临安分局
浏览量:

今年以来,规划资源临安分局全面贯彻区委区政府“1+3+3”战略规划部署,坚定不移推进“党建领航˙实干争先”五大行动,统筹发展与安全,持续推动各方面工作取得了新成效。现将2024年工作总结和2025工作思路汇报如下:

一、2024年工作总结

1.坚持规划引领优化空间布局。始终以规划引领城乡建设发展,连续两年开展规划编制攻坚年行动,有序实施“两级三类”规划联动一体编制,区级总规、乡镇级总规及单元详细规划等“1+14+25”规划体系取得阶段性进展,我区历史上首次实现“规划全覆盖”。在专项规划方面,《吴越国王陵考古遗址公园保护规划》《临安区东部片区外联内场交通研究》等一批文化保护、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规划持续推进,国土空间专项规划管理不断走深走实。加强城市边界设计,制定《临安区中心城区规划建设导则》《乡村建设风貌管控导则》,严格城乡风貌精细化管控,全面提升人居环境质量

2.聚力腾拓并举,切实强化用地保障坚持“产业强区”战略不动摇,全力以赴做好土地存量文章,今年以来盘活“三块地”6587亩,为优质产业落地盘出充足空间。全力推动低效用地再开发,推动工业“上楼”、企业“入园”,打造街区式产业社区,今年新出让工业用地平均容积率达2.88,较两年前提升30%以上。今年共出让工业用地15宗543亩,出让经营性用地10宗413亩,取得经营性用地出让金12.38亿元。重大项目用地预审和用地报批推进有力,里畈水库、S218用地报批取得实质性突破,累计新增建设用地指标9059亩。积极推进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国家级试点,当前已成功出让7宗,全区141宗584亩可入市清单也已摸排到位,有效激活农村资源要素,为全区乡村振兴、共同富裕蓄势赋能。

3.扛稳政治责任,严守耕地保护红线坚决站位“国之大者”,从严从实从细抓好耕地保护,耕地保护工作获2023年度省政府督查激励深入开展“非粮化”“非农化”专项整治,全面做好耕地新增工作,连续3年实现耕地净流入,划定永农储备区2.76万亩。大力实施“百千万”永久基本农田集中连片整治项目,当前共实施整治项目29个,累计投入资金1.52亿元,整治后实现连片耕地面积2.5万亩。狠抓土地综合整治,连续年入选省级土地综合整治精品工程。特别是在市局指导下,重点聚焦土地综合整治项目区,扎实推进“多田套合”,当前全区项目区内套合率达90.6%、排名全省第14。高度重视中央环保督察、自然资源督察,充分用好卫片动态监测,全力以赴做好督察整改“后半篇文章”,7个2024年例行督察问题已整改完成6个,剩余1个正在落实整改。2024年度变更调查工作正在全力整改中。

4.深化数智赋能,全力守护地质安全。临安地质灾害风险隐患点位多,围绕风险发现难、灾情预警难持续推进“双控”试点管理模式迭代更新,夯实地质灾害风险数据底座、加密地质灾害监测网络体系、明确闭环处置流程要求,推动地质灾害防控水平不断提升。尤其是在本轮梅汛期充分发挥“人防”+“技防”闭环管理机制,实现地灾风险精准预警,全区实现“零伤亡”安全度汛。目前我局已与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殷坤龙教授团队开展相关合作,在对全区“一坡一卡”进行补充调查的基础上,尝试探索建立地质灾害风险区动态更新标准,以便能将全区新增风险点位全面纳入“地灾智治”闭环管理。

5.坚持党建引领,提质增效队伍建设。主动靠前构建省、市、区上下贯通的“党建联建”新机制,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引领业务工作在要素保障、耕地保护、“工业上楼”等方面取得较好成效。全面压实“管行业管系统必须抓党建”责任体系,先后与省厅、市局、清凉峰镇等单位签署“耕地保护”“工业上楼”“农创客”农旅融合发展、“天目未来谷”项目等共建协议,进一步释放优质资源,形成“溢出效应”。持续做好“12˙12”专案以案促改专项行动,局系统“聚红星˙i自然”“146”党建品牌持续打响。高质量开展党纪学习教育,局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今年来开展集中理论学习21次,专题研讨11次。认真履行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定期分析研判干部队伍意识形态总体情况,全力推进管党治党各项任务落实落地。衔接全局系统各级党支部、自然资源站所和六大行动先锋队,持续提升清廉建设覆盖面与饱满度、细化颗粒度,推动局系统清廉建设从重点突破向全域深化转变。今年以来,累计提拔中层正职2名,中层副职4名,平职交流4名,全区集中交流干部2名,职级晋升14名,切实激发干部队伍干事创业热情。

二、2025年工作思路

1.以规为循强保障。一是完善规划体系。1+14+25”体系规划按照编制及审批进度分门别类,按需实行动态管理、更新完善。要与产业强区、交通提能、民生保障、吴越文化保护、环青山湖商业布点等专项、详细规划,与地质灾害防治、矿产资源管理等“十五五”专项规划编制统筹考虑,坚决守住底线不碰红线。二是加强理念引导。加大对区级总规宣传与引导,严格实施规划批后监管,真正发挥规划引领临安社会发展作用。三是夯实要素保障。坚决贯彻“项目跟着规划走”,聚焦重点项目和民生基础工程,确保好项目不缺空间、不少指标,实现“地等项目”。同时多措并举加大指标争取力度、拓宽指标争取渠道,资源要素向“六大园”“五片区”等发展质量高、发展动能强、发展潜力大的地区倾斜,实现全年新增建设用地1500亩以上。

2.以地为基强保护。一要守住耕地红线。切实扛起耕地保护“国之大者”部门职责,持续深化“田长制”,全面夯实“人防+技防”基础。加大耕地保护宣传力度,按照“遏制违法占耕建设庭院道地试点”工作要求,全面建立村庄建设边界乱占耕地管控范围。二要优化永农布局。“多田套合”为抓手,统筹土地综合整治、“百千万”永农集中连片整治、耕地功能恢复、高标准农田建设和农田水利项目建设,全面优化永农布局。三要严肃督察整改。以更高站位推进卫片执法整改,高质量抓好问题整改,消除历年“挂账”,做好卫片执法、土地例行督察整改“后半篇文章”。

3.以商为重强招引。一方面要全力加快做地。围绕全区2025年做地收储任务,进一步落实各方做地责任,抢抓做地速度,实施滚动调整做地清单,实现以做稳供。另一方面要强化招商推介。充分发挥青山湖“金名片”作用,迭代更新住宅产品。经营性用地出让要以市场需求为主,重点推出市场预期足的优质地块,点对点实现精准敲门招商,力争2025年住宅用地出让实现开门红。

4.以效为要强盘活。一是深入推进低效用地再开发。聚焦“三块地”盘活,充分发挥低效用地再开发各级专班作用,按已制定四年行动计划及实施细则,及时形成年度项目清单实施推进,尽快形成临安特色亮点。二是总结优化“农地入市”。深化梳理掌握农村闲置存量资源,形成矢量数据,根据国家及省、市后续通知,为入市试点工作的扩大、深入提前做好准备。三是科学引导“工业上楼”。结合土地资源集约节约利用和未来产业社区建设理念,引导更多项目从“供地”向“供楼”转变,以“工业上楼”推动产业升级。  

5.以民为先强服务。一是树牢民本宗旨。“大走访大调研大服务大解题”活动为载体,常态化赴镇街、企业开展服务,着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二是聚焦历史遗留问题。完善历史遗留问题矛盾纠纷协调处置机制,全力化解国有房产涉及历史遗留问题确权发证、村级留用地等各类难题。三是全力保障人民安全。本着“实事求是”原则尽快迭代升级地灾智治,开展地质灾害重点镇街的风险区动态更新。

6.以廉为本强队伍。加强勤廉干部队伍建设针对12˙12”专案反映出的问题,以案为鉴全面排查规划资源全链条工作问题短板,切实提升依法行政水平全面强化干部队伍勤廉高地建设。要树立正确选人用人导向。旗帜鲜明树立正确政绩观,以“功成不必在我、成功必定有我”的胸襟与格局争做务实者,团结带队全局系统干部干出真业绩。三要建章立制闭环管理。针对执法、矿山、耕保等领域风险,以点扩面研究完善政策制度与工作机制,补齐短板、取得长效,以专案整改为契机促进规划资源整体治理水平大改进大提升。

 

 


分享:
字体: [

]
打印
索引号 002508297/2025-73642
公开形式 主动公开
公开范围 面向社会
公开时限 长期公开
发布单位 市规划和自然资源临安分局
发文日期 2025-02-06
2024年工作总结和2025年工作思路
发布时间:2025-02-06
信息来源: 规划和自然资源局临安分局
浏览量:

今年以来,规划资源临安分局全面贯彻区委区政府“1+3+3”战略规划部署,坚定不移推进“党建领航˙实干争先”五大行动,统筹发展与安全,持续推动各方面工作取得了新成效。现将2024年工作总结和2025工作思路汇报如下:

一、2024年工作总结

1.坚持规划引领优化空间布局。始终以规划引领城乡建设发展,连续两年开展规划编制攻坚年行动,有序实施“两级三类”规划联动一体编制,区级总规、乡镇级总规及单元详细规划等“1+14+25”规划体系取得阶段性进展,我区历史上首次实现“规划全覆盖”。在专项规划方面,《吴越国王陵考古遗址公园保护规划》《临安区东部片区外联内场交通研究》等一批文化保护、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规划持续推进,国土空间专项规划管理不断走深走实。加强城市边界设计,制定《临安区中心城区规划建设导则》《乡村建设风貌管控导则》,严格城乡风貌精细化管控,全面提升人居环境质量

2.聚力腾拓并举,切实强化用地保障坚持“产业强区”战略不动摇,全力以赴做好土地存量文章,今年以来盘活“三块地”6587亩,为优质产业落地盘出充足空间。全力推动低效用地再开发,推动工业“上楼”、企业“入园”,打造街区式产业社区,今年新出让工业用地平均容积率达2.88,较两年前提升30%以上。今年共出让工业用地15宗543亩,出让经营性用地10宗413亩,取得经营性用地出让金12.38亿元。重大项目用地预审和用地报批推进有力,里畈水库、S218用地报批取得实质性突破,累计新增建设用地指标9059亩。积极推进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国家级试点,当前已成功出让7宗,全区141宗584亩可入市清单也已摸排到位,有效激活农村资源要素,为全区乡村振兴、共同富裕蓄势赋能。

3.扛稳政治责任,严守耕地保护红线坚决站位“国之大者”,从严从实从细抓好耕地保护,耕地保护工作获2023年度省政府督查激励深入开展“非粮化”“非农化”专项整治,全面做好耕地新增工作,连续3年实现耕地净流入,划定永农储备区2.76万亩。大力实施“百千万”永久基本农田集中连片整治项目,当前共实施整治项目29个,累计投入资金1.52亿元,整治后实现连片耕地面积2.5万亩。狠抓土地综合整治,连续年入选省级土地综合整治精品工程。特别是在市局指导下,重点聚焦土地综合整治项目区,扎实推进“多田套合”,当前全区项目区内套合率达90.6%、排名全省第14。高度重视中央环保督察、自然资源督察,充分用好卫片动态监测,全力以赴做好督察整改“后半篇文章”,7个2024年例行督察问题已整改完成6个,剩余1个正在落实整改。2024年度变更调查工作正在全力整改中。

4.深化数智赋能,全力守护地质安全。临安地质灾害风险隐患点位多,围绕风险发现难、灾情预警难持续推进“双控”试点管理模式迭代更新,夯实地质灾害风险数据底座、加密地质灾害监测网络体系、明确闭环处置流程要求,推动地质灾害防控水平不断提升。尤其是在本轮梅汛期充分发挥“人防”+“技防”闭环管理机制,实现地灾风险精准预警,全区实现“零伤亡”安全度汛。目前我局已与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殷坤龙教授团队开展相关合作,在对全区“一坡一卡”进行补充调查的基础上,尝试探索建立地质灾害风险区动态更新标准,以便能将全区新增风险点位全面纳入“地灾智治”闭环管理。

5.坚持党建引领,提质增效队伍建设。主动靠前构建省、市、区上下贯通的“党建联建”新机制,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引领业务工作在要素保障、耕地保护、“工业上楼”等方面取得较好成效。全面压实“管行业管系统必须抓党建”责任体系,先后与省厅、市局、清凉峰镇等单位签署“耕地保护”“工业上楼”“农创客”农旅融合发展、“天目未来谷”项目等共建协议,进一步释放优质资源,形成“溢出效应”。持续做好“12˙12”专案以案促改专项行动,局系统“聚红星˙i自然”“146”党建品牌持续打响。高质量开展党纪学习教育,局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今年来开展集中理论学习21次,专题研讨11次。认真履行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定期分析研判干部队伍意识形态总体情况,全力推进管党治党各项任务落实落地。衔接全局系统各级党支部、自然资源站所和六大行动先锋队,持续提升清廉建设覆盖面与饱满度、细化颗粒度,推动局系统清廉建设从重点突破向全域深化转变。今年以来,累计提拔中层正职2名,中层副职4名,平职交流4名,全区集中交流干部2名,职级晋升14名,切实激发干部队伍干事创业热情。

二、2025年工作思路

1.以规为循强保障。一是完善规划体系。1+14+25”体系规划按照编制及审批进度分门别类,按需实行动态管理、更新完善。要与产业强区、交通提能、民生保障、吴越文化保护、环青山湖商业布点等专项、详细规划,与地质灾害防治、矿产资源管理等“十五五”专项规划编制统筹考虑,坚决守住底线不碰红线。二是加强理念引导。加大对区级总规宣传与引导,严格实施规划批后监管,真正发挥规划引领临安社会发展作用。三是夯实要素保障。坚决贯彻“项目跟着规划走”,聚焦重点项目和民生基础工程,确保好项目不缺空间、不少指标,实现“地等项目”。同时多措并举加大指标争取力度、拓宽指标争取渠道,资源要素向“六大园”“五片区”等发展质量高、发展动能强、发展潜力大的地区倾斜,实现全年新增建设用地1500亩以上。

2.以地为基强保护。一要守住耕地红线。切实扛起耕地保护“国之大者”部门职责,持续深化“田长制”,全面夯实“人防+技防”基础。加大耕地保护宣传力度,按照“遏制违法占耕建设庭院道地试点”工作要求,全面建立村庄建设边界乱占耕地管控范围。二要优化永农布局。“多田套合”为抓手,统筹土地综合整治、“百千万”永农集中连片整治、耕地功能恢复、高标准农田建设和农田水利项目建设,全面优化永农布局。三要严肃督察整改。以更高站位推进卫片执法整改,高质量抓好问题整改,消除历年“挂账”,做好卫片执法、土地例行督察整改“后半篇文章”。

3.以商为重强招引。一方面要全力加快做地。围绕全区2025年做地收储任务,进一步落实各方做地责任,抢抓做地速度,实施滚动调整做地清单,实现以做稳供。另一方面要强化招商推介。充分发挥青山湖“金名片”作用,迭代更新住宅产品。经营性用地出让要以市场需求为主,重点推出市场预期足的优质地块,点对点实现精准敲门招商,力争2025年住宅用地出让实现开门红。

4.以效为要强盘活。一是深入推进低效用地再开发。聚焦“三块地”盘活,充分发挥低效用地再开发各级专班作用,按已制定四年行动计划及实施细则,及时形成年度项目清单实施推进,尽快形成临安特色亮点。二是总结优化“农地入市”。深化梳理掌握农村闲置存量资源,形成矢量数据,根据国家及省、市后续通知,为入市试点工作的扩大、深入提前做好准备。三是科学引导“工业上楼”。结合土地资源集约节约利用和未来产业社区建设理念,引导更多项目从“供地”向“供楼”转变,以“工业上楼”推动产业升级。  

5.以民为先强服务。一是树牢民本宗旨。“大走访大调研大服务大解题”活动为载体,常态化赴镇街、企业开展服务,着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二是聚焦历史遗留问题。完善历史遗留问题矛盾纠纷协调处置机制,全力化解国有房产涉及历史遗留问题确权发证、村级留用地等各类难题。三是全力保障人民安全。本着“实事求是”原则尽快迭代升级地灾智治,开展地质灾害重点镇街的风险区动态更新。

6.以廉为本强队伍。加强勤廉干部队伍建设针对12˙12”专案反映出的问题,以案为鉴全面排查规划资源全链条工作问题短板,切实提升依法行政水平全面强化干部队伍勤廉高地建设。要树立正确选人用人导向。旗帜鲜明树立正确政绩观,以“功成不必在我、成功必定有我”的胸襟与格局争做务实者,团结带队全局系统干部干出真业绩。三要建章立制闭环管理。针对执法、矿山、耕保等领域风险,以点扩面研究完善政策制度与工作机制,补齐短板、取得长效,以专案整改为契机促进规划资源整体治理水平大改进大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