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大学青山湖能源研究基地
方梦祥
日期:
2025-04-10 16:23
来源:
事业登记系统
浏览量:
单位名称 | 浙江大学青山湖能源研究基地 | 法定代表人 | 方梦祥 |
住所 | 浙江省杭州市青山湖科技城大园路1699号 | ||
开办资金(万元) | 48 | 经费来源 | 经费自筹 |
年初数(万元) | 596 | 期末数(万元) | 806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打造能源与环境领域高新技术研发、高端人才汇聚、优秀人才培育、科技产业孵化与运行管理为一体的研究基地。科学研究技术开发科技成果转让分析测试技术咨询与服务学术交流人才培养培训与会展政府委托项目产业投资和孵化企业合作国际合作与交流 | ||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 12330112MB1A29883F | 举办单位 | 浙江大学、浙江杭州青山湖科技城管理委员会 |
开展业务情况 | |||
一、基本情况 | 2024年度,我单位在浙江大学、杭州市青山湖科技城管委会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按照核准登记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活动,有关情况具体如下: | ||
二、开展的主要工作及取得主要效益 | (一)执行本单位章程的情况:按照章程规定,落实会议制度重要事项及时向举办单位汇报。(二)按照登记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业务活动情况:1.业务开展情况:浙江大学青山湖能源研究基地(以下简称“基地”)是新时代浙江大学与浙江杭州青山湖科技城共建的重大科技创新平台,是浙江大学全资事业单位法人。面向“碳中和、碳达峰”国家能源发展重大需求和目标,依托固体废物能源化清洁利用与装备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国家煤炭分级转化与清洁发电协同创新中心等10余个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以重大科研任务攻关和大型科研教学试验基础设施建设为主线,汇聚浙江大学能源学科综合优势和青山湖科技城的区位优势、政策优势,集聚高端人才引育与创新团队,形成了20多项具有世界一流水平的“清洁、高效、低碳”前沿技术,产出了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重大共性技术成果,培育了高水平工程技术创新与项目管理高级人才,支撑了面向国家重大需求的原创性工程技术创新,推动了国家重大工程技术进步和产业化应用。基地2024年度重点工作梳理(1)2024年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燃烧学学术年会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燃烧项目交流会于10月17日至20日在浙江杭州举办。本次大会由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主办,浙江大学承办,浙江大学青山湖能源研究基地等多家单位协办,并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工程与材料科学部工程科学一处的支持。来自全国百余所高校、研究机构和行业企业的2100余代表参会。(2)2024年4月,联合研发中心双方人员在武汉都市环保公司,针对联合研究中心的工作推进、冶金煤气碳捕集课题工作开展及下一步计划交流,同时,都市环保相关技术人员介绍了公司对钢铁行业节能技术,储能相关新技术的研发需求,浙江大学青山湖能源研究基地方梦祥教授等对学校目前在储能技术、CO2利用及生物质气化制甲醇技术上的研究进展进行了介绍。2.党的建设情况:浙江大学青山湖能源研究基地党支部积极组织党员教育学习活动,主要围绕疫情防控、安全教育、学习党的知识等主题每月进行交流学习。(三)资源投入情况:1.机构编制资源投入情况:编外人员50人,其中全职19人,柔性引进31人;2.财政和其他资源投入情况:(1)基地经费情况:2024年度基地签约合作项目50项,合同总额近2500万元,收入金额1000余万元;培训项目30项,培训项目到款金额约50万元;政府补助约150万元;2024年支出总金额1000万元,包括基地日常运营、科研项目支出、人工劳务、工资社保和税金等。(2)依托基地实验平台,支撑浙江大学能源学科2024年签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和浙江省尖兵计划项目及企业合作项目共100余项,项目总经费12000万元,到款经费超6000万元。(四)取得主要效益:(1)杭州市概念验证中心6月28日上午,杭州市浙大青山湖能源低碳利用概念验证中心在浙江大学青山湖能源研究基地正式宣告成立,中心邀请各级政府部门领导专家,共同见证中心的成立。同时,概念验证中心与浙江大学本科生院、浙江大学能源工程学院、浙大节能减排实践基地,共同举办了浙江大学第17届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暨第一届能源低碳利用概念验证大赛,赛事以“节能减排、绿色能源”的主题,首次突出能源低碳利用概念验证的理念,吸引了80余个项目报名参加。通过初审,40余个项目入库概念验证中心,经过专家评选和论证讨论,中心遴选了5个优秀项目进行最终验证,中心与这些优秀项目正式签署验证协议,并为这些优秀项目提供技术咨询、原理验证、模型制作及中试熟化等服务,进一步助力技术成果向市场转化及应用落地。(2)腾讯碳寻计划2024年5月23日,腾讯公布“碳寻计划”首期终选名单,依托基地建设的“柔性模块化超低能耗直接空气碳捕集装置”成功入选。该项目创新性采用“柔性模块化”思路,对空气中低浓度的CO2开展捕集,直接从空气中捕获二氧化碳并进行封存或利用,不仅可以直接减少大气中二氧化碳,为大气遗留排放提供解决方案,同时也是平衡难以避免的碳排放的负排放技术。此外,从空气中捕获的二氧化碳也可以作为生产产品的“气候中和”原材料。(3)省、市重大研发课题我国目前年排放二氧化碳100多亿吨,浙江省年排放CO2量约4.5亿吨,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技术(CCUS)是现阶段能大幅度减少化石能源CO2排放的唯一选择。根据《浙江省碳达峰碳中和科技创新行动方案》,浙江省将聚焦碳捕集与利用,加快研发碳捕集先进材料、专用大型CO2分离与换热设备等关键技术,突破烟气CO2捕集技术,到2025年力争实现CO2捕集率≥90%,碳捕集能耗下降35%以上。因此,各级科技部门发起了多个“双碳”相关的重点研发计划,鼓励推进“双碳”领域技术研发与示范验证,以尽快实现我省“30·60”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近年,在政策的指引下,依托自身强大的研发能力和试验基础,基地积极牵头及参与申报了多项省、市重点研发项目,并取得良好成绩。(4)协办能源领域重大学术会议2024年,基地通过协办多次能源领域重大学术会议,不仅为国内外学者提供了一个重要的学术交流平台,还促进了浙江大学能源学科的发展。这些会议对于推动能源领域的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具有重要意义。2024年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燃烧学学术年会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燃烧项目交流会于10月17日至20日在浙江杭州举办。本次大会由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主办,浙江大学承办,浙江大学青山湖能源研究基地等多家单位协办,并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工程与材料科学部工程科学一处的支持。来自全国百余所高校、研究机构和行业企业的2100余代表参会。2024年11月,由浙江大学牵头,联合浙江工业大学和垃圾焚烧发电国际咨询委员会(InternationalConsultantCommitteeofWastetoEnergy,ICCWtE)共同举办的“第8届垃圾焚烧发电技术国际培训班”暨“第6届垃圾焚烧发电技术助力城市可持续发展国际论坛”成功举办并顺利闭幕。2024年5月5日,浙江大学本科生院主办,基地参与承办的浙江大学第17届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在紫金港校区隆重举行并取得圆满成功。赛事以“节能减排、绿色能源”的主题,得到了来自几乎全校所有院系的热烈响应和踊跃参加。 | ||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 基地对临安区产学研的工作不够深入,希望增加与当地企业交流的机会,解决并满足当地政府和企业发展的需求。 | ||
四、下一步打算 | (一)高能级平台建设与科学研究1.持续支持重点实验室相关设施建设和改造。2.建设规模化储热联合实验室。联合实验室以实现技术革新,抢抓储能市场,提升规模化储热及其它新型热储能技术相关领域的核心竞争力,为推动热储能产业的发展提供科技和人才支撑,贡献装备力量。3.积极参与省市重点研发项目。在已承担的三个省市项目基础上,基地支持学校联合成功申请2025年浙江省“尖兵”攻关研发项目---高纯生物天然气制备关键技术开发与示范。(二)高水平人才引育和培训1.计划培养高层次人才1-2人;2.积极组织能源领域人才培训和大型会议。(三)高质量服务地方区域发展1.积极与当地企业进行产学研合作,支持临安“双碳”建设;2.在临安区科技城孵化能源相关领域企业。 |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无 | ||
相关资质认可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受捐赠以及使用情况 | 无 |
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