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市临安生态环境监测站
王洁屏
日期:
2025-04-14 16:12
来源:
事业登记系统
浏览量:
单位名称 | 杭州市临安生态环境监测站 | 法定代表人 | 王洁屏 |
住所 | 浙江省杭州市临安区锦南街道九州街88号天目医药港医药产业孵化园C座3层 | ||
开办资金(万元) | 137.00 | 经费来源 | 财政全额补助 |
年初数(万元) | 137 | 期末数(万元) | 137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为环境保护提供监测保障。环境质量监测:生态环境执法监测和污染源监测:生态环境事件应急监测:环境质量预报预警:生态环境质量管理的技术支撑:专项环境调查评价:环境监测网运行管理:生态环境监测科学研究。 | ||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 12330185470360975E | 举办单位 | 杭州市生态环境局临安分局 |
开展业务情况 | |||
一、基本情况 | 2024年在局党组的坚强领导下,在相关科室及中队的充分理解和支持下,监测站持续做好环境质量监测和环境执法配合工作,全力加强生态环境监测数智化建设,紧抓监测数据质量,强化第三方社会检测机构质量监管,营造良好环境检测环境。严格落实“一岗双责”,全面排查风险点,在重要节点及时组织开展谈心谈话。下面就围绕2024年生态环境监测完成情况、存在困难不足及2024年工作思路等方面汇报如下: | ||
二、开展的主要工作及取得主要效益 | (一)执行本单位章程情况:按照本单位章程,严格落实各项会议制度,若有重要事项,及时向举办单位请示汇报。(二)按照登记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以下业务活动情况:1.“三定”规定或机构编制批复文件工作职责开展情况:(1)能力建设实验室监测能力方面,2024年监测站继续强化人员队伍建设。在较2023年技术人员数量明显减少的情况下(目前实际在岗14人),监测站努力做到减员不减工作,减员不减质量,动员全体人员主动学习,4月份完成实验室16人次205项次的上岗证考试,做到所有人员项目A/B全覆盖。组织8人次参加省、市技术大比武,并在市级技术大比武中获得团体三等奖的成绩。8月份完成搬迁后首次计量认证现场考核,9月份获得计量认证证书,实验室于9月份下旬正式运行。自动监测能力建设方面,2024年先后实施了智慧河道建设项目、国控噪声自动站搬迁及升级改造项目、青山工业园区自动站、3个水站设备升级改造、8个千吨万人断面自动监测等项目。地表水县控(英公、官塘堰、径山、青何、青山水库出口)以上监测断面自动监测站建设达到全覆盖。全面建设监测统一标志标识,6月底前已完成临安区29个自动监测站(其中气站9个、水站16个、噪声4个)标识标牌的制作安装。强化自动站及重点断面的巡查,资料报送等规定工作,完成省控以上水、气自动监测站电子围栏的建设,切实履行防人为干扰工作职责。(2)年度监测任务实施2024年监测站年度工作任务主要包含常规环境质量监测任务(包含水、气、声等环境要素监测)、重点污染源企业执法监测、中央环保督察监测、信访及应急监测、生态环境质量监测(包括生态质量监测、遥感数据野外核查、农村面源污染监测评估)、土壤和地下水环境质量网络建设及其他临时性监测任务。目前各项年度任务基本上按计划完成或实施中。环境质量监测情况2024年1-12月,临安区国家、省、市控断面水质年均值均达到Ⅱ类及以上,达标率100%,达标率与上年度同期持平;5个县控断面中,有4个断面水质达到Ⅲ类及以上,其中青山水库断面水质为Ⅳ类,主要为总磷(0.072mg/L),达标率80.0%,达标率与上年度同期持平;2个县级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到Ⅱ类的比例为100%,达标率100%,达标率与上年度同期持平;4个出境交接断面水质达到Ⅱ类的比例为100%,达标率100%,达标率与上年度同期持平;29个镇街交接断面,有24个断面水质达到Ⅱ类及以上,达标率为82.8%,较去年同期下降10.3%。2024年1-12月临安区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88.3%,较2023年同期下降2.1个百分点,临安区PM2.5平均浓度29.6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3.3%,PM10平均浓度43.8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0.1%。市政府大楼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82.6%(目标90.7%),较2023年同期下降4.2个百分点;PM2.5平均浓度30.73微克/立方米(确保值目标29.0),同比下降0.6%;PM10平均浓度43.5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7.2;O3日最大八小时滑动平均第90百分位浓度为167.6微克每立方米。第四中学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93.2%;较2023年同期下降1.9个百分点。第四中学PM2.5平均浓度28.6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5.0%,PM10平均浓度44.0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1.8%。O3日最大八小时滑动平均第90百分位浓度为142.3微克每立方米。1-12月临安区的平均大气降尘量2.87吨/平方千米•月,同比下降14.3%。执法监测情况全年完成污染源执法监测83次,样品数418个,出具数据8774个,监督检测合格率100%。2024年参加各级应急演练3次,实施突发应急监测4次。配合完成第三轮中央环保督察监测工作,督查期间共出具监测报告92份,较好的完成了执法配合工作。(3)实验室公众开放工作2024年实验室公众开放建设项目,在领导的关心和相关科室的大力支持下,经前期认真谋划、专业设计和施工,建设工作已完成并通过验收,本项目能较好的呈现监测站发展历史、仪器设备变迁史,能较好的提供互动学习、感受临安生物多样性的场地、场景。目前,监测站正在努力筹备第一期公众开放活动,预计1月份实施首次公众开放活动。(4)监测业务服务采购1-12月监测站已完成自动站运维、监理、监测业务委托、公众开放、自动站建设等共计24项内容的采购流程,各项工作顺利推进实施中。(5)第三方检验检测机构监管监测站针对第三方服务机构专项治理工作要求,通过建章立制、清单梳理、现场监督、区县信息共享等方式形成了较为成熟的监督管理模式。1-12月约谈第三方环境检测机构6家次,质量监督盲样考核14项次。参与杭州市局组织的社会生态环境检测机构2轮次专项检查,检查第三方检测机构16家,发现问题40余个。11月下旬,派员参加杭州市第三方检测机构社会化评价专项检查。12月下旬组织在临第三方检测机构集体学习《生态环境监测条例(草案征求意见稿)》。2.党的建设情况:坚持把思想政治建设放在首位,进一步激励和鼓舞全体党员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增强能力素质、党性观念和纪律意识。不断提升党员的政治觉悟、理论素养,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根据中央统一部署,为深入学习贯彻《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三)资源投入情况1.机构编制投入情况:在编人员7人。2.财政、其他资源投入情况:财务由举办单位统一管理保障。(四)取得的主要社会效益监测站于9月份正式运行,监测站在日常监测及能力验证等重点工作实施中充分运用各类质控手段以保障数据质量。8月份参加省生态环境监测中心组织的水中硫化物能力验证考核,结果满意。 | ||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 一人员不足的压力:在自动站建设和运维方面,全区目前在运行自动站共计66个(气站37,水站25,噪声4),在建12个,拟建24个,自动站数据的审核、防人为巡查、自动站建设管理等工作需要大量人力投入。监测能力拓展方面,监测站现有能力范围主要为水和噪声类,距离环境管理的需求还存在较大差距,目前站里的人员配置(18人减至14人)仅能满足现有监测项目和其他配合管理工作的需要。2025年计划实施的项目扩项、自动站建设及运维等工作,技术人员的及时补充是当务之急。二是省、国控重点站点防人为干扰压力巨大。环境质量监测防人为干扰要求严格,目前防人为干扰工作责任虽然已同步落实至镇街层面,但是由于各断面及站点现场情况复杂程度各异,相关人员责任意识有差异,防人为干扰形式依然需高度重视。三是部分项目资金落实难度大。2025年部门预算压缩明显,监测经费、环保站点运维费用严重不足,按照目前的预算只能保障重点站点的运行维护。部分市局统招分签项目及上级专项资金建设站点由于预算短缺资金暂时无法保障。 | ||
四、下一步打算 | 1、继续提升环境质量监测能力,积极参与清凉峰生态质量综合站建设,有序开展各类自动监测站建设项目;联合相关科室继续完成土壤、地下水网络建设工作、十五五国控断面调整等工作,为后续十五五环境质量监测打好基础。2、有效统筹资金使用,确保有限的资金用在刀刃上,发挥最大利用率。3、实验室开展标准化建设:对照《浙江省生态环境厅关于加快建立现代化生态环境监测体系的实施意见》要求,按照2级站建设标准,对监测能力、基本仪器配置等方面进行能力提升。2025年计划进行部分监测项目扩项,拓展现有检测能力范围;在财政资金允许的情况下,开展辐射监测能力建设(辐射监测设备更新)。4、人员能力建设,进一步提升监测技术能力,夯实监测质量,确保监测数据真、准、快。在完成各项规定动作外,着重围绕生态质量监测、农村面源污染监测评估、土壤和地下水监测网络建设等工作的开展,逐步提升技术人员新领域检测能力。科学整合人员分工以提升工作效率。5、实施实验室公众开放工作。积极扩宽思维,组织实施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公众开放活动,以开放促宣传,充分发挥前沿窗口作用。6、做好2025年度生物圈大会、督查整改等监测保障工作。 |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无 | ||
相关资质认可 | 《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证书》有效期至2030年09月18日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受捐赠以及使用情况 | 无 |
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