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天目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
陈国权
日期:
2025-04-14 16:12
来源:
事业登记系统
浏览量:
单位名称 | 浙江天目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 | 法定代表人 | 陈国权 |
住所 | 浙江省杭州市临安区西天目山 | ||
开办资金(万元) | 1045.00 | 经费来源 | 财政全额补助 |
年初数(万元) | 1676.88 | 期末数(万元) | 3419.20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编制和实施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保护、管理自然资源、生态环境,开展濒危物种、古树名木等重点保护对象的保护;开展自然保护区资源调查、科学研究、环境监测、科普宣传、教学实习、学术交流等工作;维护、管理自然保护区内界桩界碑、标识标牌。 | ||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 12330185470362962J | 举办单位 | 杭州市临安区人民政府 |
开展业务情况 | |||
一、基本情况 | 2024年度,我单位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按照核准登记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工作。 | ||
二、开展的主要工作及取得主要效益 | (一)执行本单位章程情况:按照本单位章程,严格落实各项会议制度,若有重要事项,及时向举办单位请示汇报。(二)按照登记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以下业务活动情况:1.高效能管护,牢筑安全屏障。一是加强森林防火。认真落实林长制,深入开展巡林246次,督查保护站点50余次,推动林长履职提质增效。二是完成基础设施建设。维护更新4个标准化消防仓库消防器具;改造低压线路3000余米;抚育清理生物防火林带25.3公里。三是深化应急联防。召开天目山森林防灭火联防会议,完善巩固毗邻区域浙皖三地3个乡镇10个村联防机制。四是强化队伍建设。重要节假日、森林防灭火关键期开展消防实战演练,累计开展演练5次,在2024年临安区森林火灾综合演练扑救技能竞赛中荣获三等奖。五是联合开展非法捕猎昆虫“集中打击月”专项行动。告诫相关农家乐13家,劝阻可疑游客50余人,查处非法捕猎人员多名。2.高水平科研,夯实生态底数。一是创新设立科研监测专员。理清“三站一机一地”科研设施底数,明确专人负责,实现科研监测责任化、专业化、规范化。二是森林生态站(野外站)监测。启动“天目山森林生态站”改扩建申报;实施“生态环境监测及运维项目”。三是红外相机、疫源疫病监测。总计巡查时间3000余分钟,巡查路程128公里,监测鸟类近3万只,未监测到疫病发生。四是样地建设。全面理清高校样地建设情况,集中开展“监测样地”清理整治。规范完成样地复查,样地建设、调查任务。五是珍稀濒危物种和古树保护。野生银杏古树数量较2017年增长近60株。成功创建天目铁木抢救保护基地,保护区及周边9个分布点分布天目铁木300余株,原生地自然更新苗较2018年增长47.7%。3.高层次宣教,凝聚保护共识。一是巩固阵地功能。全年接待访客近万人次,天目山珍稀植物园与科普宣传廊的受众达12万人次。二是强化多方合作。与华东地区30余所高校合作,接待院校教学实习师生57批次4585人次;与大地之野自然学校建立常年合作关系,年均接待研学2.5万人次。三是突出特色活动。开展《浙江天目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条例》进机关、进校园、进社区、知识竞赛系列活动,深入周边联防村发放条例宣传册千余册,受众人数千余人。编辑出版《天目山故事》书籍、植入景区解说二维码。积极宣传2025年世界生物圈保护区大会,开展进村入社宣传,发放宣传册千余份。4.高质量发展,带动共同富裕。一是擦亮生态名片。以扩区方式成功申报天目山—清凉峰世界生物圈保护区。二是深化名山公园创建。天目山入选首批全省名山公园“双百”项目建设重点县(市、区)。统筹谋划“双百”建设重点项目6个,完成投资达30亿元,年度投资完成率139.45%。三是探索共建共富。推动天目山镇、月亮桥村争取全省自然保护地镇村融合资金。5.高站位保障,强化使命担当。一是夯实党建堡垒。创建实施“大树华盖·红聚天目”机关党建品牌,以周恩来演讲纪念亭、天目山抗战展示馆等为载体,打造红色教育基地。2024年底,累计参观人数近万人次。一是深化政治引领。坚持及时跟进学、全面系统学、交流讨论学,全年开展集中学习30余次。二是持续加强队伍建设。党支部纪检委员,获评中国生物圈保护区网络2024年度“绿色卫士奖”。三是深刻把握意识形态。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制定《年度意识形态工作方案》,将意识形态工作纳入领导班子、党员干部日常管理,及时传达学习上级文件精神,开展意识形态领域综合分析及专题学习。组建意识形态宣传人才队伍,完成任务超过200余次。(三)资源投入情况1.机构编制投入情况:在编27人编外15人。2.财政、其他资源投入情况:财政全额补助。(四)取得的主要社会效益今年以来,天目山管理局创新生态保护、科研监测、科普宣教、融合发展、党建引领,持续推进高效能管护、高水平科研、高层次宣教、高质量发展、高站位保障“五高”示范保护区建设,积极助力筹备2025年第五届世界生物圈保护区大会。成功出台《浙江天目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条例》;成功创建“浙江省天目铁木抢救保护基地”;“天目山保护区柳杉古树保护”做法成效,得到领导批示肯定;“天目山名山公园建设成效”在2024年名山公园建设座谈会作经验交流。发现国家重点保护物种新分布记录1个;新物种7个,其中昆虫3个、真菌4个。 | ||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 1.古树保护需要久久为功。“天目树、天下树”。柳杉古树是天目山保护区主要建群树种、特色森林景观、世界典型植被,保存胸径50厘米以上的古柳杉有2000余株,遍布山麓,构成独特的“大树王国”景观。虽然在持续努力下,当前已为柳杉古树建立起“一树一档”挂牌保护、“一树一策”科学救护机制。但雷击、酸雨、病虫害和人为活动干扰等问题仍需持续投入资金项目、开展技术攻关,特别是加强病虫害等研究,有针对性开展养护复壮。2.融合发展需要巩固深化。天目山是浙江省首批名山公园,近年来积极发挥“名山带富”功能,不断推动保护区周边社区产业发展,极大促进了保护区与周边镇村的景村融合、绿色发展、农民致富。下一步,如何持续发挥天目山名山集聚效应,促进保护区融合发展从点状到面状、从分散到聚合,仍然需要不断深化探索。 | ||
四、下一步打算 | 1.进一步加强古树保护。在全面摸清区内柳杉古树和后续资源状况的基础上,开展深入研讨及攻坚行动,建议上级主管部门组织国家级专家组召开天目山柳杉古树综合保护研讨会,并组织开展柳杉古树综合保护五年攻坚行动。初步设想是“调查监测、方案编制、科学研究、养护复壮、成效评估”五个方面。2.进一步发挥龙头引领。当前,在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及省市区委全会精神,积极筹办第五届世界生物圈保护区大会,全面实施《浙江天目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条例》之际,天目山保护区保护与发展并重、改造与提升并举。 |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4年03月04日办理了事业单位法人证书续期换领。 | ||
相关资质认可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2024年天目山管理局考评结果为合格。奖惩情况:管理局在浙江省林业局的浙江省自然保护地建设管理评估获第一名;天目山生物多样性体验地获评浙江省生态环境厅的第二批省级生物多样性体验地;天目山生物多样性体验地获评杭州市生态环境局的第一批市级生物多样性体验地;获浙江省休闲学会颁发的2024年度浙江省休闲创新案例金奖;获杭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颁发的杭州市旅游景区转型提质五星案例;获杭州市旅游协会颁发的杭州市文旅优质景区。 | ||
接受捐赠以及使用情况 | 无 |
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