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的美好于我而言不仅仅是感悟令人震撼的蓬勃力量,不只是心无旁骛地与花草为伴,更是沉醉在屋后山上打野味的乐趣。
农村的乐趣就在于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家里来客人了,去后山溜一圈,两三个绿色无公害的菜蔬便上桌了,吃得放心,多好!三月一过,山上野味便多了——蕨菜、毛笋、小笋、香椿、野葱……满山满眼的清新。
清明祭祀流程一走完,便换了高筒套靴,一拎竹篮,带一把小铲,约上三两人——上山打野菜去。房前屋后都是竹,雨后春笋一茬接一茬,穿梭在雷竹林,一个不留神就会踩到刚出头的笋芽儿,总会谴责自己的马虎大意,下一脚就会慎之又慎。时不时还会碰上勤劳的笋农在劳作,笋锹一插一压,动作是如此娴熟。行云流水的一番操作后,那些又粗又壮的大家伙就跃出土层,上半身黑魆魆的闪着光泽,深埋土层的下半截养得白胖胖的。看着这些胖娃娃,咸肉炖春笋的香味扑鼻而来,上塘的鱼下山的笋,吃的就是一个“鲜”,这是菜场里买不到的!这片竹林的角落里有一株野生黄芪,枝枝丫丫开满了花,花朵呈豆荚形,是黄色的,密密麻麻地串生在枝条上,用它炒鸡蛋不仅美味还补气血,不犹豫啦,赶紧下手!已经盛开的花会有小虫光顾,不好清理,最好的就是那些含苞待放的。
今日的目的地便是对面的山上,那儿满山都是蕨菜。回想起小时候跟母亲一起打蕨菜,那是对自然的一种探索——跟着母亲的脚步我认识了很多植物,这叫什么,那叫什么,娘俩一个下午翻山越岭可以打一背篓。我们老家不习惯吃新鲜的蕨菜,总是把这春天的美味贮藏——把它们晒成干,待到冬日里用咸肉炖成火锅或者做成馒头馅,可鲜啦!想到这,不由地咽了咽口水,脚步也变得轻盈了。
一路上,山花烂漫,那些不知名的小野花在暖阳下随风摇曳,黄得灿烂,紫得浪漫,粉得暖心,不在乎你是否叫得出名字,它们只管绽放自己的美丽。随着坡势增高,眼前也开阔起来了,那是一片杉木林,去年我就是在这儿体验一把沉浸式的采摘乐趣。远远望去,除却杉木的苍郁之外,似乎春天还不曾染指这片山头,因为其他的杂木早在前些日子都被人清理得一干二净了,枯枝败叶铺在林木的间隙,显得有些萧败。走近了,就会在那些陈年的枯叶中发现一根根卷曲着的紫红色直茎,昂头挺立,好家伙,长得可真壮实!一身细密的白绒毛,小脑袋好似一个拳头紧握。轻触那卷曲的嫩叶,如同翻开岁月的褶皱,指尖满是草木的温柔。它们或三个一群,或一枝独秀,有些已经迫不及待地打开了,展现出嫩绿的叶瓣,这片山林的生机就是被这些小家伙给点燃了。只轻轻一掐,那嫩茎就脆生生地断了,鲜嫩的汁水在断截面溢出,流动的是春天的鲜美,指尖“叭叭”的声音奏响的春天的快乐,每采下一根蕨菜,都是收藏一份春天的馈赠 。“这边的蕨菜更肥硕!”不知谁一声吆喝,抬眼举目,只见枯黄的草丛中,一簇簇嫩绿的蕨菜,一尺来长,齐齐整整地立在草窠里,笑吟吟地迎接着我们。大家便分散开来,弯下身子,轻轻掐住蕨菜往竹篮放。只一会儿,竹篮就堆成山尖。春阳爆暖,身体似乎有些不适应,上下穿梭没多久便有些疲累了,手上皮肤被杉木的尖刺扎得伤痕累累,可是一想到晚餐桌上一锅鲜炖蕨菜,心中便释怀了,生活的小美好当然是需要付出一些代价的!
一众人满载而归,沿途碰到提前出来探路的小野笋,我们也是毫不客气的,因为在蕨菜火锅里放一些小笋配菜可以提鲜。至于那些黑黝黝的毛笋,挖个去卤个咸笋,也是一个应季的时鲜菜啦!春日的山林,是大自然铺开的诗卷,而这些野菜是隐匿其中的灵动诗句,快来山林打个野吧,将山野的清新,封存在生活的记忆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