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古树名木保护基金会在临安成立
日期:
2025-07-28 09:23
来源:
今日临安
浏览量:

在《古树名木保护条例》正式实施、全国古树名木保护工作迈向新阶段的当下,23日上午,全国首个针对古树名木保护的基金会——浙江省古树名木保护基金会在我区正式成立,标志着我省在古树名木保护领域迈上新台阶。

上午10点,在浙江农林大学森林食物资源挖掘与利用全国重点实验室,浙江省古树名木保护基金会正式揭牌成立,现场气氛热烈而庄重。据介绍,浙江省古树名木保护基金会是国内首个专门为保护古树名木设立的基金会,属于非公募基金会,通过积极争取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和个人的捐助,多渠道筹集资金,支持和推动古树名木保护事业。目前,基金会已经收到两笔捐助资金,部分将用于支持开化县古树名木救护、养护管理工作和大学生古树名木社会实践的专项行动。

浙江省古树名木保护基金会理事长、浙江农林大学古树名木保护研究院院长胡祖吉告诉记者,今年3月15日,《古树名木保护条例》正式实施,《条例》明确规定,古树名木保护的责任主体是政府,同时也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古树名木保护既要有技术的支撑,也要有资金的支撑,所以今年我们成立了浙江省古树名木保护基金会,这是全国第一个针对古树名木保护的基金会,意义比较重大,也说明我们浙江在古树名木保护方面走在了全国前列。”胡祖吉说。

据最新公布的全国古树名木资源普查结果数据显示,我国古树名木共计508.19万株,浙江省现有古树名木27.5万株,数量位居全国前列。古树名木作为极其珍贵的自然历史遗产,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生态等价值,被誉为“绿色的国宝”“有生命的文物”。浙江省古树名木保护基金会成立后,将以“守护古树名木,传承生态文化”为宗旨,对古树名木保护宣传教育、文化传承、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古树名木救护、活化利用等进行资助,加强对古树名木的保护工作,进一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第五届世界生物圈保护区大会将于今年9月在杭州召开,古树名木保护工作作为生物圈保护的重要内容之一,希望借着这个机会,让有更多的社会力量参与到它的保护工作中,也借助《古树名木保护条例》的实施,让人人都成为古树名木保护的宣传者与实践者。”胡祖吉表示。


分享:
字体: [

]
打印
浙江省古树名木保护基金会在临安成立
发布时间:2025-07-28 09:23:39
信息来源:今日临安
浏览量:

在《古树名木保护条例》正式实施、全国古树名木保护工作迈向新阶段的当下,23日上午,全国首个针对古树名木保护的基金会——浙江省古树名木保护基金会在我区正式成立,标志着我省在古树名木保护领域迈上新台阶。

上午10点,在浙江农林大学森林食物资源挖掘与利用全国重点实验室,浙江省古树名木保护基金会正式揭牌成立,现场气氛热烈而庄重。据介绍,浙江省古树名木保护基金会是国内首个专门为保护古树名木设立的基金会,属于非公募基金会,通过积极争取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和个人的捐助,多渠道筹集资金,支持和推动古树名木保护事业。目前,基金会已经收到两笔捐助资金,部分将用于支持开化县古树名木救护、养护管理工作和大学生古树名木社会实践的专项行动。

浙江省古树名木保护基金会理事长、浙江农林大学古树名木保护研究院院长胡祖吉告诉记者,今年3月15日,《古树名木保护条例》正式实施,《条例》明确规定,古树名木保护的责任主体是政府,同时也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古树名木保护既要有技术的支撑,也要有资金的支撑,所以今年我们成立了浙江省古树名木保护基金会,这是全国第一个针对古树名木保护的基金会,意义比较重大,也说明我们浙江在古树名木保护方面走在了全国前列。”胡祖吉说。

据最新公布的全国古树名木资源普查结果数据显示,我国古树名木共计508.19万株,浙江省现有古树名木27.5万株,数量位居全国前列。古树名木作为极其珍贵的自然历史遗产,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生态等价值,被誉为“绿色的国宝”“有生命的文物”。浙江省古树名木保护基金会成立后,将以“守护古树名木,传承生态文化”为宗旨,对古树名木保护宣传教育、文化传承、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古树名木救护、活化利用等进行资助,加强对古树名木的保护工作,进一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第五届世界生物圈保护区大会将于今年9月在杭州召开,古树名木保护工作作为生物圈保护的重要内容之一,希望借着这个机会,让有更多的社会力量参与到它的保护工作中,也借助《古树名木保护条例》的实施,让人人都成为古树名木保护的宣传者与实践者。”胡祖吉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