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330185/2020-66585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公开范围 | 面向社会 | 公开时限 | 长期公开 |
发布单位 | 区市场监管局 | 发文日期 | 2020-12-07 |
2019年以来,我局按照区委、区政府和上级局的决策部署,结合本局法治政府建设工作实际,全力推进行政执法能力建设,切实落实执法责任制、完善行政执法监督措施,积极开展法制宣传和培训,以提高案件质量为中心任务,严格案件审核,全面提升行政执法质量和水平,为维护市场经济秩序,促进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创造良好的法治环境。
一、加强制度落实,规范行政执法行为。
1、积极贯彻行政执法制度的落实。根据国家总局《市场监督管理行政处罚程序暂行规定》和《市场监督管理行政处罚听证暂行办法》,做好市场监管局案件管理系统的应用,做到案件信息的录入线上和线下的同步。制定完善了《杭州市临安区公平竞争审查工作部门联席会议办公室关于调整公平竞争审查工作部门联席会议制度的通知》,印发了《杭州市临安区公平竞争审查工作部门联席会议办公室关于印发2019年杭州市临安区全面落实公平竞争审查制度工作要点的通知》,全面落实公平竞争审查制度。
2、严格落实行政复议权的规范告知。我局积极落实省局印发的《关于行政复议体制改革后行政复议权告知的通知》和区政府印发的《杭州市临安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临安区行政复议局运行有关事项的通知》等文件的要求,及时在局内部工作群里转发行政复议权告知的相关通知并提出工作要求。对总局新的执法文书中涉及行政复议权告知部分进行及时的修正,进行格式化设置后重新印制,新文书已于5月初发给各办案机构使用。同时,我局加强法制审核,发现问题及时通知相关机构纠正,切实做好行政复议权救济途径变更之后的统一。
二、继续好做“两高一低”专项整治工作。今年以来,我局行政复议案发量10件(含2018年结转2件),纠错0件。去年同期行政复议案发量64件,纠错7件。行政复议案发量同比下降84%;行政诉讼1件,同比下降83%。无败诉案件。我局积极应对“两高”领域,不断加强与复议机关沟通配合,应对行政复议权滥用的现象。今年以来,我局尝试以申请人不是因生活消费需要购买相关产品,与被复议的行政行为没有(基于为生活消费需要购买商品而产生的)利害关系,主张其没有复议申请的资格。经与复议机关沟通,目前已有一个案件获得复机机关支持,驳回了复议申请,另有两个案件复议机关直接通过数据查询后以上述理由直接不予受理。这一举措效果明显,今年以来我局行政复议案发量大幅下降。
三、加强法制审核,提升执法办案水平。为进一步加强对重大行政执法行为的监督,促进公正、文明、规范执法,我局积极落实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今年以来法制机构审核行政处罚案件99件次,提出法制审核意见968余条,法制审核意见的采纳率达95%以上。审查行政机关合同94件,合同金额662万余元,召开听证会4次,申请法院强制执行6件,强制执行涉案金额40万元。今年以来,经法制审查的案件未出现行政复议被纠错的情况,
四、加强队伍建设,提升依法行政能力。
1、不断加强执法队伍建设。我局不断加强法制队伍的建设,强化法制机构人员法律法规与业务知识的学习,针对新出台的法律法规,我局积极召开业务培训,提升执法人员的法律素养和业务能力。今年以来,根据我局的实际,及时调整了执法基础培训班的相关规定,邀请老师举办了“电子商务法培训会”、“价格法培训会”、“食品安全案例分析培训会”、“稽查办案经验交流会”和“市场监管行政处罚程序暂行规定培训会”等,通过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各类培训,全面提升我局执法人员的队伍素质,提高执法人员依法行政的能力。
2、充分发挥法律顾问作用。我局积极推行法律顾问制度,建立律师参加的法律顾问队伍,提高律师在制定重大行政决策、推进依法行政中发挥积极作用。今年以来,法律顾问积极参与“浙江菜篮子食品有限公司提交虚假材料骗取登记”一案,为我局的行政决策出谋划策。
五、加强法治市场监管建设、推进法治政府建设考核评价工作。为贯彻落实杭州市临安区建设法治政府(依法行政)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开展行政执法“三项制度”等有关制度实施情况专项检查的通知》精神,我局深入落实行政执法“三项制度”,进一步推进我局法治市场监管建设考核评价工作。10月30日,区依法行政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检查小组成员对我局的“三项制度”落实情况进行现场检查,通过听取汇报、查验台账资料、查看视音频和浙江政务服务网等多种方式对我局落实情况开展全方位的考评。在现场考评会中,我局针对“三项制度”建设落实情况进行了相应的汇报,向考评组介绍了我局落实“三项制度”的具体做法,探讨了落实中遇到的问题。考评组对我局的落实情况给予了高度评价。
六、优化营商环境,构建法治的市场环境。
1、做好“互联网+监管”工作。我局稳步推进“双随机、一公开”,牵头做好“互联网+监管”系统监管事项清单梳理工作,共梳理认领202条监管事项;靶心导向推进年报工作,强化信用联合惩戒机制。全面推广“浙江省行政执法监管平台(浙政钉)”系统的使用,截至目前,全区共开设账号436个,帐号开通率、激活率100%,使用掌上执法至少2次的人员占比已全部达到100%,掌上执法应用率96.48%。设立“企业开办专区”,开通企业开办绿色直通车, 实现“一站服务、一次办成”。结合镇街“四个平台”建设,实现18个镇街“互联网+政务”服务全覆盖。开展简化个体工商户登记工作,助推镇街实现商事登记办理“进一个门、取一个号、跑一个窗、办所有事”。
2、稳步推进知识产权保护和反不正当竞争执法工作。开展“进校、入企”活动,开展涉农经营主体品牌化建设、商标注册与保护培训;在行政审批中心设立咨询岗,提供商标使用、注册咨询服务;开展“科技企业面对面•心交心”活动。会同农业农村局调查辖区粮油种植(加工)企业品牌建设情况,帮助企业注册品牌10余个。截至目前助推企业注册商标数520件,新增专利1695件。今年以来,我局集中开展房产销售专项整治活动,对虚假宣传等不正当竞争销售行为和违法行为进行严厉打击,立案调查4家;查处商标侵权案件11起,罚没款42.7万元。
3、积极落实公平竞争审查制度。根据浙公竞办〔2019〕3 号、浙市监反垄断〔2019〕3 号有关规定,临安区深入贯彻竞争中性原则,全面落实对增量政策措施的公平竞争审查,防止出现滥用行政权力排除、限制市场准入行为的情况。2019年6月27日,区公竞办举办自机构改革之后的第一次公平竞争审查联席工作会议。会上印发了相关文件通知,布置了2019年区公平竞争审查制度工作要点,对具体工作内容做了重点阐述,并对各成员单位进行了业务培训,对全省滥用行政权力排除限制竞争典型案例进行了学习。截至目前,我区各成员单位均已建立公平竞争审查内部程序,并报送区公竞办进行了备案。同时积极开展增量文件审查和存量文件清理工作,配合省公竞办开展第三方评估工作,我区被抽取4个涉及公平竞争审查规范性文件,其中区财政局3件,区经信局1件,截至目前第三方评估结果暂未出来。
七、加大普法宣传,推动法治政府建设。我局制定印发了《杭州市临安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贯彻落实“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的实施意见》,明确了普法主体和普法职责,进一步完善了普法工作机制。组织开展“3.15”消费者权益日,通过发放法治宣传资料向市民、群众开展普法宣传活动;开展《药品管理法》和《疫苗管理法》培训和宣传;组织干部参观“五四宪法”历史资料陈列馆,参加“五四”普法知识竞赛等活动,进一步加强了对宪法的学习,增强了干部的宪法意识;通过以案释法,运用微信公众号、微博等媒体,向社会公众进行普法宣传,进一步提高普法实效,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
杭州市临安区市场监督管理局
2019年11月29日
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