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002508406/2021-75742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公开范围 | 面向社会 | 公开时限 | 长期公开 |
发布单位 | 区教育局 | 发文日期 | 2021-07-28 |
钟立军委员:
非常感谢您对我区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研学旅行工作提出的宝贵建议。您提出的《关于进一步规范并提升中小学生研学旅行活动的建议》已由区政府交我局办理,现答复如下:
一、临安区中小学研学旅行现状分析
根据教育部等11部委联合下发《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文件精神,提出要将研学旅行纳入中小学教育教学计划,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统筹考虑,促进研学旅行和学校课程有机结合。2019年1月,区教育局和区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联合发布《临安区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工作的实施意见(试行)》、《临安区中小学研学实践教育基地申报认定和管理细则》,并于9月认定临安区博物馆、桃花纸非遗物质文化体验园、於潜耕织文化园等10个临安区中小学生研学旅行基地;2020年杭州市教育局和杭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认定临安区龙门秘境研学实践教育基地等5家基地为杭州市中小学研学旅行基地;2021年已有5家基地申报创建临安区中小学研学旅行基地。经过二年时间的推进,我区中小学生研学旅行已实质起步,意义和价值得到初步认可,良好的工作机制正在形成,社会资源得到开发利用。据统计,全区各中小学校正积极和研学基地对接,围绕学校的育人目标和基地的课程情况,有序推进中小学研学旅行工作实施,培养学生的知识、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真正打造“行走的课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二、下一阶段主要任务和举措
(一)开展线路设计,完善信息化建设
由区教育局、文旅局共同指导、推动跨区域合作和资源共享,形成由点成线、布局合理、互联互通的研学旅行信息化建设,为学校开展研学旅行提供菜单式服务。打造一批主题串联式研学线路,充分利用临安本区域的丰富资源,积极策划“红色之旅”“生态之旅”“人文之旅”“科技之旅”等主题线路,丰富其内涵,彰显临安特色。目前区教育局、区少工委共同研制了“光荣的老虎团”红色研学路线被编入全省红色研学实践活动课程。后续,区教育局将鼓励支持各基地、各校结合自身教育资源优势,积极打造特色化系列品牌线路。
(二)完善课程体系,规范实施方式
区教育局根据学段特点和地域特色,建立区域性研学课程体系,体现研学旅行层次性、多样性、走研性特点。区域研学旅行课程由区教育局负责审定,由研学旅行组织实施人员使用。全区各个研学基地(营地)至少具备一个研学活动主题,根据不同学段的研学旅行目标,有针对性地开发自然类、历史类、地理类、科技类、人文类、体验类等主题的活动课程。每门课程内容时间跨度不少于1.5小时。研学旅行以教育局和学校为主导,联合基地(营地),突出研学旅行育人功能,发挥研学旅行与校内课程不同的育人价值,促进研学旅行与学校课程有机融合,做到立意高远、目的明确、活动生动、学习有效,避免“只游不学”或“只学不游”现象。采取游览参观、学习考察、主题探究、亲身体验等方式,融专题研究、访问调查、社会服务、设计制作为一体。区教育局、区文广旅体局共同将组织专家团队对各研学基地课程进行评估验收,推出一批高质量的研学课程,促进研学效果显著提升。
(三)加强基地(营地)建设,规范组织管理
建立健全研学旅行基地(营地)准入条件、服务标准、退出机制和评价体系,实行“准入条件前置、特殊要件审查、分级公布监管、不符摘牌退出”机制。切实做好基地(营地)的审核与认定,适时给予授牌和推荐,实施动态管理,由区教育局、文旅局每年对区级基地(营地)的基础建设、规范管理、课程设置、服务质量等进行年度考核评估,考核评价结果作为表彰和退出的依据。
(四)建立评价机制,巩固主体成果
学校要建立研学旅行活动评价机制,与基地(营地)共同完善信息采集、课程呈现、活动记录、评价反馈等内容,建立研学旅行活动的评价运作模式,并不断完善学生参加研学旅行的评价机制。各中小学校要注重活动后的延伸教育。研学旅行后,应鼓励学生将研学的问题和成果进行梳理、提炼,并通过PPT、视频、调查报告、漫画、图表、诗画等方式进行汇报展示。学校可因地制宜举办研学旅行的研究报告会、征文、摄影、绘画比赛等后续活动,巩固研学旅行成果。
学校要鼓励教师以课题为引领,研究和解决研学旅行工作推进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时总结研学旅行有特色的实践成果,探索推进研学旅行工作的有效模式。
区教育局、区文旅局定期组织研学旅行经验交流活动,开展区级研学旅行示范校创建工作,充分培育、挖掘和提炼先进典型经验,以点带面,整体推进。
三、完善工作保障,建立长效工作机制
(一)强化组织保障
建立以教育局、文旅局共同参加的联席会议制度,定期研究会商相关工作,共同加强对研学旅行工作的统筹规划、业务指导、督查管理,及时研制相关政策,协调解决问题,确保研学旅行工作有序推进。校长是研学旅行的第一责任人,各校成立以校长为组长,由学校各部门及家长委员会组成的研学旅行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制定本校研学旅行工作规程,制定每学年研学旅行计划,确定研学旅行主题活动方案和安全预案,并认真组织实施。
(二)强化队伍保障
研学旅行基地(营地)根据开展研学旅行的需要合理配置专业人员,并按照不同学段学生的年龄特点、认知规律及育人目标,强化工作人员培训,提升辅导学生的知识与技能。研学旅行基地(营地)要配备研学讲解员,讲解员应具备教育教学、旅行组织、安全应急等专业能力。讲解员的培训与认定工作由教育局联合相关部门实施。
中小学确定相应的管理人员和教师,专门负责研学旅行工作,提高研学旅行在课程开发、主题确定、组织管理、后勤保障及安全管理方面的专业性。
(三)强化安全保障
建立安全责任体系,积极完善安全防范措施,制订研学旅行安全管理制度体系(包括安全管理工作方案、应急预案及操作手册、安全教育培训制度等),建立安全责任落实、事故处理、责任界定及纠纷处理机制,实施分级备案制度,加强监管力度,做好交通、食品卫生、突发事件应对等工作。
学校组织的研学旅行,行前要告知家长有关活动的意义、安排、线路、费用、注意事项等信息;必须投保校方责任险,确认出行师生购买意外险;应按有关规范配备一定比例的教师、安全员(救护员)、家长志愿者等全程参加;不得在未列入各级研学实践教育营地目录单的研学实践教育基地中安排集体住宿。
(四)强化舆论保障
各中小学校要及时将研学旅行活动的开展情况、典型经验和做法进行宣传报道,向家长宣传研学旅行的重要意义,向学生宣传“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重大意义,形成研学旅行的家校合力。积极发挥主流媒体正确的舆论导向作用,强化研学旅行宣传力度,学校要积极与新闻媒体对接,宣传典型经验和做法,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研学旅行的良好社会环境与舆论氛围。
承办领导: 黄生云
承 办 人:叶 萍
联系电话: 61103773
杭州市临安区教育局
2021年6月10日
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