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002508131/2022-82581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公开范围 面向社会 公开时限 长期公开
发布单位 区经济和信息化局 发文日期 2022-06-13
统一编号 有效性
杭州市临安区经济和信息化局关于区十七届人大一次会议第79号代表建议的复函
日期:
2022-06-13 13:53
来源:
区经信局
浏览量:

徐建军等15位代表:

你们在区人大十七届一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进一步加快“一核三园”开发建设步伐,做大做强工业经济的建议》,已由区政府转交我局办理。非常感谢你们对临安工信经济发展的关心与支持!经我局与发改局、规资分局、住建局、农业农村局、青山湖科技城、锦南新城管委会等单位会商,现将办理情况函复如下:

一、关于加快工作节奏,使园区规划尽早落地的建议

(一)坚持规划引领,完善规划编制

在新一轮国土空间规划审批完成后,我区将依据杭州市人民政府控规编制计划,全面启动单元控规编制,同时将《临安区“一核三园”产业平台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成果纳入相关单元控规。根据《规划》对“1+3”产业平台减量分配、存量盘活、增量促进等方案的指引性安排,统筹推进“五片区”“六大园”基础设施建设进度和平台空间拓展工作,全力推进产业强区建设。

(二) 拓展工业平台承载空间

为破解土地资源发展瓶颈,根据产业强区“平台空间拓展”专项行动,将按照“规划引领、框架先行、片区做地、逐宗推进”原则,全力拓展横畈、金马、玲珑、高虹、於潜等“五片区”平台,大力实施工创园、硬科技产业园、新智造产业园、大健康产业园、都市工业园、鲲鹏总部产业园等“六大园”建设。2022年将拓展工业平台承载空间3000亩,新增工业用地500亩以上、供地1300亩以上。充分利用闲置土地、盘活低效工业用地,积极探索向存量土地谋求发展空间,保障和推动工业产业发展,拉开路网框架,加速片区做地,逐宗推进项目。现已明确今年新增建设用地计划,一核三园内工业产业及配套道路新增安排建设用地指标计划1287.56亩。

二、关于基础设施建设先行,有序推进的建议

(一)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

深入推进产业强区“平台空间拓展”专项行动相关工作,进一步优化议事决策机制,创新做地方法与审批路径,形成联动机制。现已明确金马、九州街和横畈首发区块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按照二季度开工要求,有序开展前期工作。目前金马和九州街两个首发片区道路等基础设施项目已批复(临安区经济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园及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一期)、临安区玲珑科创园区及配套基础设施工程)。区发改局、区财政局服务基础设施项目满足专项债发行条件。加快推进首发区块道路与水、电、气、网等设施建设,拉开平台框架,打造首发区块先行样板。

(二)加快平台园区有机更新

一是根据临安实际,规资分局起草了区工业低效用地全域治理工作方案,坚持规划引领,综合采取政府主导、企业自主等模式,按照腾退收回一批、增容提质一批、流转增效一批、置换入园一批,2022年计划盘活低效工业用地500亩以上。玲珑工业园区作为有机更新试点区块,现已拟定改造初步方案,将按照“提升企业品质、优化土地使用”的原则,重新规划建设省级小微园,实现“园区优化、企业提质”的目标。

二是开展腾笼换鸟盘活专项行动,谋划各平台腾换整治方案,制定合理认定整治标准、筛选确定整治清单、全力推进整治提升、遏制“两高”盲目发展、整治工业低效用地、完善企业综合评价等六大任务。拟定腾换攻坚总体方案,高耗低效企业认定标准,并对照标准开展了全面筛查,第一批列入省整治清单企业26家,涉及用地275亩;第二批335家整治清单已完成相关数据核实,涉及用地2666亩。

三、关于培育与招引两手抓,加快项目入园步伐的建议

(一)建立本地企业投资项目用地需求库

前期,区经信局开展了多轮本地企业投资用地需求调查摸排,通过与各镇街、平台和企业的深入对接,并会同区发改、规资、环保、应急等部门,按照容积率原则上不低于2.0及各平台亩均投资强度、亩均产值、亩均税收等标准进行多次研判,目前已梳理形成《临安区本地企业投资项目用地需求库》,接下来将根据项目质量和成熟度,动态更新项目库,滚动支撑制造业投资储备,并根据年度做地计划和出地计划精准匹配项目,推进项目落地、建设、投产。现已确定第一批供地项目14个,面积383.72亩,接下来根据2022年新增建设用地计划安排,分批开展可落地项目评审、落地等推进工作。

(二)开展招大引强提质专项行动

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了全年引进亿元以上产业项目40个,10亿元以上项目5个,实到外资2亿美元的目标。一是建立招商引资项目库,全年动态更新项目进展,根据招引项目落地要求,推进完成项目前期;统筹推进落实“关注清单、盯引清单、签约清单”三张清单任务,实现系统化推进、动态化管理。二是优化招商决策机制,以短平快的方式,统一招商理念,捋清和细化平台内重点区块、重点楼宇、重点企业信息,聚焦主攻领域,加快推进项目签约、开工、培育;举办招商锦江专场,签定战略合作协议,二季度完成签约10亿元以上项目3个。三是调整招商方式,推动基金招商,制定《临安区产业引导(招商)基金管理办法》,探索建立平台主推、公司参与的产业基金;推动产业链招商,围绕微电子(精密仪器)、生命健康、新材料、智能装备等产业链建立“链长制”,要关注重点企业、不同门类深化研究,落实一链一策;推动贝壳社等中介招商,中电海康、谱育科技、启尔机电等重大平台企业招商。

(三)做好工业项目全生命周期流程管理

一是进一步明确“1+3”平台和镇街工业集聚点的产业发展定位和项目准入关键标准,加快平台有机更新,促进产业有效转型,努力构建功能清晰、优势互补的工业平台发展新格局,根据《临安区工业产业平台布局和项目准入指引》(临经信综〔2021〕101号)文件要求,明确了“1+3+X”平台主导产业布局和项目准入指导性指标,促进资源要素向产业平台集聚。

二是继续做好推进重大工业项目建设的审批服务工作,出台了《临安区一般工业用地“拿地即开工”操作指引(试行)》(临产强办〔2022〕3号),加大对重点项目的服务力度,提前介入,优先审批,推动企业“等地期”变为项目“加速期”,促进项目早开工早落地。同时进一步做好供地工作,更严格规范企业拿地流程,紧盯履约抓监管,确保项目完成履约条件。

三是完善工业用地履约监管机制,起草《关于促进工业用地节约集约利用加强履约监管的若干意见(试行)》实施细则,开展工业用地履约清理工作。对于亩均税收、开发建设强度等未达合同和履约监管协议要求的,一并纳入低效工业用地履约清理;对于上一年度亩均效益评价结果为C、D类的企业,原则上不再供应新增工业用地、不再办理工业用地续期手续。针对工业厂房及楼宇的租赁市场问题,起草《临安区工业厂房及楼宇出租导则(试行)》,规范工业厂房及楼宇出租管理的相关要求,确保小微企业发展空间,土地资源更有效的向大好高项目集聚,提升亩均效益。

四是完善标准地工业项目达产复核验收机制,起草《临安区“标准地”项目达产复核验收工作指引(试行)》,确定“标准地”项目达产复核验收流程,闭环“标准地”工业用地监管。结合亩产效益综合评价工作,逐步对已出让的“标准地”项目开展达产验收。

四、关于依托周边村庄发展第三产业的建议

(一)着力推动产城融合发展

平衡产业用地、基础设施用地和公共服务用地需求,打造生态引领、宜产宜居、智慧覆盖的美丽园区,促进生产、生活、生态融合。在“1+3”主平台积极引入“研发+总部+服务+智造”的综合产业链条,从产业功能的高端化提升产业空间品质。补齐配套服务设施不足短板,布局一批工业邻里中心、公共服务中心,建设一批“人才公寓”“蓝领公寓”,加快推进综合配套项目建设,打造成为生产性服务和生活性服务复合型的产业园区。

(二)加快美丽乡村建设步伐

2020年以来,我区积极开展新时代美丽乡村创建工作,其中锦北街道金马村为2021年度新时代美丽乡村精品村,龙马村为2020年度杭州市美丽乡村精品村,上东村为杭州市中心村、绿富精品村,到2022年末全区将实现270个新时代美丽乡村达标创建全覆盖。通过美丽乡村创建,各村基础设施已得到较大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全面提高。针对围绕园区布局停车场问题,住建局将根据全区城镇发展及实际需求进行提前谋划,逐步实现产业、环境、人员有机融合。

五、关于加快金马区块开发步伐的建议

根据临安区“一核三园”控规,金马区块功能定位为:打造先进制造业集聚区,着力发展新材料产业。为营造优质产业空间,优化城市整体形象,引导产业高质量发展,将对金马首发区块实施空间改造,试点先行,打造样板。

推进产业强区建设需要强化平台支撑,做大产业集群,拓展金马片区产业发展空间,有利于做大做强高新技术产业园,为推动高质量发展打实基础。未来三年,金马片区将实现4000亩以上的承载空间拓展目标,2022年将完成做地400多亩,已列入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按照工作要求,5月底前完成金马片区首发区块基础设施配套要素详细测算;6月底前完成金马片区首发道路规划一路、规划二路、规划三路前期审批并开工建设;8月底前金马片区专项债满足发行条件。不遗余力加快金马区块建设,承接全区优质本地企业增资扩产项目建设。

最后,再次对你们长期以来对我区工信经济和工业平台建设工作的关心支持表示衷心感谢!同时也期望你们能一如既往地支持经信局的各项工作,并对我们的工作多提宝贵意见和建议!

承办领导:邓志明

承 办 人:周黎

联系电话:61096667

杭州市临安区经济和信息化局

2022年6月2日

临经信建复〔2022〕70号关于区十七届人大一次会议第79号代表建议的复函.pdf

分享:
字体: [

]
打印
索引号 002508131/2022-82581
公开形式 主动公开
公开范围 面向社会
公开时限 长期公开
发布单位 区经济和信息化局
发文日期 2022-06-13
杭州市临安区经济和信息化局关于区十七届人大一次会议第79号代表建议的复函
发布时间:2022-06-13
信息来源: 区经信局
浏览量:

徐建军等15位代表:

你们在区人大十七届一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进一步加快“一核三园”开发建设步伐,做大做强工业经济的建议》,已由区政府转交我局办理。非常感谢你们对临安工信经济发展的关心与支持!经我局与发改局、规资分局、住建局、农业农村局、青山湖科技城、锦南新城管委会等单位会商,现将办理情况函复如下:

一、关于加快工作节奏,使园区规划尽早落地的建议

(一)坚持规划引领,完善规划编制

在新一轮国土空间规划审批完成后,我区将依据杭州市人民政府控规编制计划,全面启动单元控规编制,同时将《临安区“一核三园”产业平台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成果纳入相关单元控规。根据《规划》对“1+3”产业平台减量分配、存量盘活、增量促进等方案的指引性安排,统筹推进“五片区”“六大园”基础设施建设进度和平台空间拓展工作,全力推进产业强区建设。

(二) 拓展工业平台承载空间

为破解土地资源发展瓶颈,根据产业强区“平台空间拓展”专项行动,将按照“规划引领、框架先行、片区做地、逐宗推进”原则,全力拓展横畈、金马、玲珑、高虹、於潜等“五片区”平台,大力实施工创园、硬科技产业园、新智造产业园、大健康产业园、都市工业园、鲲鹏总部产业园等“六大园”建设。2022年将拓展工业平台承载空间3000亩,新增工业用地500亩以上、供地1300亩以上。充分利用闲置土地、盘活低效工业用地,积极探索向存量土地谋求发展空间,保障和推动工业产业发展,拉开路网框架,加速片区做地,逐宗推进项目。现已明确今年新增建设用地计划,一核三园内工业产业及配套道路新增安排建设用地指标计划1287.56亩。

二、关于基础设施建设先行,有序推进的建议

(一)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

深入推进产业强区“平台空间拓展”专项行动相关工作,进一步优化议事决策机制,创新做地方法与审批路径,形成联动机制。现已明确金马、九州街和横畈首发区块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按照二季度开工要求,有序开展前期工作。目前金马和九州街两个首发片区道路等基础设施项目已批复(临安区经济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园及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一期)、临安区玲珑科创园区及配套基础设施工程)。区发改局、区财政局服务基础设施项目满足专项债发行条件。加快推进首发区块道路与水、电、气、网等设施建设,拉开平台框架,打造首发区块先行样板。

(二)加快平台园区有机更新

一是根据临安实际,规资分局起草了区工业低效用地全域治理工作方案,坚持规划引领,综合采取政府主导、企业自主等模式,按照腾退收回一批、增容提质一批、流转增效一批、置换入园一批,2022年计划盘活低效工业用地500亩以上。玲珑工业园区作为有机更新试点区块,现已拟定改造初步方案,将按照“提升企业品质、优化土地使用”的原则,重新规划建设省级小微园,实现“园区优化、企业提质”的目标。

二是开展腾笼换鸟盘活专项行动,谋划各平台腾换整治方案,制定合理认定整治标准、筛选确定整治清单、全力推进整治提升、遏制“两高”盲目发展、整治工业低效用地、完善企业综合评价等六大任务。拟定腾换攻坚总体方案,高耗低效企业认定标准,并对照标准开展了全面筛查,第一批列入省整治清单企业26家,涉及用地275亩;第二批335家整治清单已完成相关数据核实,涉及用地2666亩。

三、关于培育与招引两手抓,加快项目入园步伐的建议

(一)建立本地企业投资项目用地需求库

前期,区经信局开展了多轮本地企业投资用地需求调查摸排,通过与各镇街、平台和企业的深入对接,并会同区发改、规资、环保、应急等部门,按照容积率原则上不低于2.0及各平台亩均投资强度、亩均产值、亩均税收等标准进行多次研判,目前已梳理形成《临安区本地企业投资项目用地需求库》,接下来将根据项目质量和成熟度,动态更新项目库,滚动支撑制造业投资储备,并根据年度做地计划和出地计划精准匹配项目,推进项目落地、建设、投产。现已确定第一批供地项目14个,面积383.72亩,接下来根据2022年新增建设用地计划安排,分批开展可落地项目评审、落地等推进工作。

(二)开展招大引强提质专项行动

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了全年引进亿元以上产业项目40个,10亿元以上项目5个,实到外资2亿美元的目标。一是建立招商引资项目库,全年动态更新项目进展,根据招引项目落地要求,推进完成项目前期;统筹推进落实“关注清单、盯引清单、签约清单”三张清单任务,实现系统化推进、动态化管理。二是优化招商决策机制,以短平快的方式,统一招商理念,捋清和细化平台内重点区块、重点楼宇、重点企业信息,聚焦主攻领域,加快推进项目签约、开工、培育;举办招商锦江专场,签定战略合作协议,二季度完成签约10亿元以上项目3个。三是调整招商方式,推动基金招商,制定《临安区产业引导(招商)基金管理办法》,探索建立平台主推、公司参与的产业基金;推动产业链招商,围绕微电子(精密仪器)、生命健康、新材料、智能装备等产业链建立“链长制”,要关注重点企业、不同门类深化研究,落实一链一策;推动贝壳社等中介招商,中电海康、谱育科技、启尔机电等重大平台企业招商。

(三)做好工业项目全生命周期流程管理

一是进一步明确“1+3”平台和镇街工业集聚点的产业发展定位和项目准入关键标准,加快平台有机更新,促进产业有效转型,努力构建功能清晰、优势互补的工业平台发展新格局,根据《临安区工业产业平台布局和项目准入指引》(临经信综〔2021〕101号)文件要求,明确了“1+3+X”平台主导产业布局和项目准入指导性指标,促进资源要素向产业平台集聚。

二是继续做好推进重大工业项目建设的审批服务工作,出台了《临安区一般工业用地“拿地即开工”操作指引(试行)》(临产强办〔2022〕3号),加大对重点项目的服务力度,提前介入,优先审批,推动企业“等地期”变为项目“加速期”,促进项目早开工早落地。同时进一步做好供地工作,更严格规范企业拿地流程,紧盯履约抓监管,确保项目完成履约条件。

三是完善工业用地履约监管机制,起草《关于促进工业用地节约集约利用加强履约监管的若干意见(试行)》实施细则,开展工业用地履约清理工作。对于亩均税收、开发建设强度等未达合同和履约监管协议要求的,一并纳入低效工业用地履约清理;对于上一年度亩均效益评价结果为C、D类的企业,原则上不再供应新增工业用地、不再办理工业用地续期手续。针对工业厂房及楼宇的租赁市场问题,起草《临安区工业厂房及楼宇出租导则(试行)》,规范工业厂房及楼宇出租管理的相关要求,确保小微企业发展空间,土地资源更有效的向大好高项目集聚,提升亩均效益。

四是完善标准地工业项目达产复核验收机制,起草《临安区“标准地”项目达产复核验收工作指引(试行)》,确定“标准地”项目达产复核验收流程,闭环“标准地”工业用地监管。结合亩产效益综合评价工作,逐步对已出让的“标准地”项目开展达产验收。

四、关于依托周边村庄发展第三产业的建议

(一)着力推动产城融合发展

平衡产业用地、基础设施用地和公共服务用地需求,打造生态引领、宜产宜居、智慧覆盖的美丽园区,促进生产、生活、生态融合。在“1+3”主平台积极引入“研发+总部+服务+智造”的综合产业链条,从产业功能的高端化提升产业空间品质。补齐配套服务设施不足短板,布局一批工业邻里中心、公共服务中心,建设一批“人才公寓”“蓝领公寓”,加快推进综合配套项目建设,打造成为生产性服务和生活性服务复合型的产业园区。

(二)加快美丽乡村建设步伐

2020年以来,我区积极开展新时代美丽乡村创建工作,其中锦北街道金马村为2021年度新时代美丽乡村精品村,龙马村为2020年度杭州市美丽乡村精品村,上东村为杭州市中心村、绿富精品村,到2022年末全区将实现270个新时代美丽乡村达标创建全覆盖。通过美丽乡村创建,各村基础设施已得到较大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全面提高。针对围绕园区布局停车场问题,住建局将根据全区城镇发展及实际需求进行提前谋划,逐步实现产业、环境、人员有机融合。

五、关于加快金马区块开发步伐的建议

根据临安区“一核三园”控规,金马区块功能定位为:打造先进制造业集聚区,着力发展新材料产业。为营造优质产业空间,优化城市整体形象,引导产业高质量发展,将对金马首发区块实施空间改造,试点先行,打造样板。

推进产业强区建设需要强化平台支撑,做大产业集群,拓展金马片区产业发展空间,有利于做大做强高新技术产业园,为推动高质量发展打实基础。未来三年,金马片区将实现4000亩以上的承载空间拓展目标,2022年将完成做地400多亩,已列入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按照工作要求,5月底前完成金马片区首发区块基础设施配套要素详细测算;6月底前完成金马片区首发道路规划一路、规划二路、规划三路前期审批并开工建设;8月底前金马片区专项债满足发行条件。不遗余力加快金马区块建设,承接全区优质本地企业增资扩产项目建设。

最后,再次对你们长期以来对我区工信经济和工业平台建设工作的关心支持表示衷心感谢!同时也期望你们能一如既往地支持经信局的各项工作,并对我们的工作多提宝贵意见和建议!

承办领导:邓志明

承 办 人:周黎

联系电话:61096667

杭州市临安区经济和信息化局

2022年6月2日

临经信建复〔2022〕70号关于区十七届人大一次会议第79号代表建议的复函.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