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002508406/2022-83146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公开范围 面向社会 公开时限 长期公开
发布单位 区教育局 发文日期 2022-06-23
统一编号 有效性
杭州市临安区教育局关于区政协十届一次会议第45号提案的答复意见
日期:
2022-06-23 09:57
来源:
区教育局
浏览量:

陈华君委员:

非常感谢您对我区家长学校建设提出了很好的建议。您提出的《关于临安区创办家长学校的建议》已由区政府交我局办理,现答复如下:

家长学校是指导家庭教育的主阵地和主渠道,是密切学校与家庭联系的桥梁和纽带。近几年来,区教育局一直重视家长学校的建设工作,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浙江省家庭教育促进条例》,统筹、协调和指导家长学校工作,将学校家庭教育开展情况纳入学校年底考核,从制度建设、队伍建设、活动创建、理论研究、示范创建等方面入手,着力构建“家校社一体化”育人,充分发挥学校在家庭教育主阵地作用。

一、健全家长学校组织架构

一是成立了临安区家长学校总校,以分管局长任总校长,全面负责指导全区学校开展家庭教育,并根据人员变化及时做好调整。二是建有家庭教育讲师团,讲师团成员由家庭教育指导师、心理健康老师等组成,负责对家长进行专题宣传教育。三是各中小学校、幼儿园均成立了家长学校,制定家长学校工作制度,建有家长委员会,负责各学校、幼儿园家庭教育工作和家校联动工作,组建由班主任、心理健康老师等成员组成的家庭教育指导组,将家庭教育指导服务工作纳入学校工作计划,按照工作计划开展活动。如2021年晨曦小学东校区根据学校发展需要组建了首届家长学校“一校四部”运行机构。四是组织新教师培训。每年招入的新教师培训内容中已纳入家庭教育培训。

二、家校活动丰富有内涵

1.各具特色树品牌。近年来学校根据自身学校的办学特色,结合学校发展规划,树创品牌,取得了良好的成效。如临安中学、青山初中开设的家庭教育工作坊,西林小学创建“尚善文化团队”、於潜二小的“耕读校园,织锦人生”、青山湖科技城二小的“开学礼”、清凉峰镇中心幼儿园的“忠孝诚信”等,得到了家长的认可,取得了良好的成效。临安中学的“家庭教育工作坊”、晨曦小学东校区的“一营一卡一团”模式还多次被省、市媒体报道。

2.家访活动送温暖。贯彻落实《杭州市中小学教师家访工作指引》,将家访工作情况纳入综合性考核。以寒暑假为主,结合双休日、节假日,通过入户家访、微信、QQ、钉钉等形式实行全员家访。家访重点关注新生、新接班的学生、特殊情况学生(单亲、孤儿、困境)等学生群体,对家访中发现问题登记在册,做到及时跟踪。2022年春季学期家访中小学生达43152人次,参与家访教师3820人次。2022年春节期间,学校开展了对因疫情原因外省留临过年学生的关心慰问活动。如高虹小学精心设计从寻临安年味、送新春温暖、访吴越文化三大板块,陪伴他们度过一个暖心且多彩的寒假。衣锦小学走进孤儿家里开展一对一的学业辅导和心理辅导。

3.家校互动促成长。邀请家长代表参与学校组织周练、体艺活动、护学岗等各类活动,加入学校膳管会成员,对学校食堂日常工作进行监管。2020年疫情期间,组织校长开展了“给家长一封信”活动,即鼓励了家长,又拉近了校长与家长的距离。“双减”政策后,晨曦小学东校区利用课后服务时间,开展“家长进课堂”活动,邀请家长走进校园、课堂,丰富了课后服务形式,提升了家长参与的积极性,形成了学校、教师、家庭的教育合力,融洽了教师与家长的关系。

4.心理辅导促保障。开放心理辅导室。目前我们全区67所学校除了3所新建校将在2022年底完成外,其余所有学校都完成心理辅导室创建,定期开放心理辅导室,专门接待有个别辅导需求的学生,各小学每天开放一小时,中学开放2小时。有条件的学校对家长开放,如昌化中学家长随时可以拨打学校心理咨询热线,也可以进行面谈,经常有家长就学生出现的心理问题到心理教研室进行咨询。持证上岗。浙江省教育厅要求全体教师要持浙江省中小学教师心理上岗证才能上岗,截止2021年12月我们临安已经有4117名教师获得C级及以上心理上岗证,142名B级心理上岗证,19名A级心理上岗证,中小学转任教师持证率已经达到95%左右。开设心理健康课堂。2017年上半年开始为全区所有三年级到九年级的学生配发了《心理健康教育》教材,2020年已上下延伸至1-12年级,并要求学校确保每月开设两课时、确保授课人员。开展心理危机筛查。各校每年开展两次心理危机预警工作,每年9月份为新入学学生做好心理档案建设,每年春季做好全员心理危机筛查、识别和干预工作。

5.讲座征文强引领。线上线下开设各类讲座。2020年联合区妇联开展“百场美好家教进家庭”,开设各类学校家长讲座,在疫情背景下,要求每学期至少给家长举办一次心理健康讲座。通过“云课堂”等线上模式,提升家长们的家庭教育观,2020年家长参与人数达27880人次,2021年116990人次,2022年3月组织全区中小学生家长收看由省内心理健康教育专家主讲的中小学家庭心理健康教育常识视频资源2个,收看人数达59295人次。组织各类征文。2021年4月,组织开展了中小学、幼儿园“我与子女共成长”家长征文活动。2022年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正式施行,教育局2月份在微信公众号临安教育作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学家庭教育促进法 护孩子健康美好成长”宣传,同时开展“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做新时代好家长”征文活动,通过活动推动家长主动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知法、守法,转变家庭教育观,科学育儿、健康育儿。目前共收到征文1200余篇,收到了良好的宣传学习效果。

三、家长学校创建示范提升

为更好推进各校(园)家长学校建设,提升家长学校的质量和水平,2020年开始浙江省数字家长学校创建,省数字家长学校的认定标准:学习资源每年更新(数字家校每年向家长推荐家庭教育学习资源数量不少于20个)、家长参与比例≥60%(在学校指定的数字家校学习平台完成注册的家长比例不少于60%(家长注册人数/学生总数)、每年家长人均学习次数≥4次(家长在数字家校学习平台每年人均学习不少于 4 次)。目前已创成省数字家长学校 33所,2022年争取中小学全覆盖。2020年开始与区妇联开展临安区示范家长学校的创建工作,目前已有13所学校创建成功。城南小学评为浙江省示范家长学校,目前浙江省示范家长学校有2所。职教中心伍孝慧家庭被评为浙江省最美家庭。

四、部门联动推进家长学校建设

政府重视。临安区委、区政府把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作为平安临安、健康临安建设的重要任务之一。各部门按照区委、区政府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分工,各司其职,分工协作。

部门联动。区妇联开展“千家万户·为爱赋能”家庭建设工作月、开展“百场美好家教进家庭”活动、最美家庭等活动。卫健局建立心理专家与区中小学校结对制度,通过“校医合作”的创新模式,开展线上或线下心理健康讲座、校园义诊、一对一心理访谈等,如2021年10月教育局与安康医院多方位合作,进入天高、天目初中、昌中、四中、青山初中等学校,开展危机学生一对一的评估,面向家长、学生或教师的科普讲座。临安区第五人民医院完善个案转介绿色通道,对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进行即时监测和早期干预。区民政局发挥社会工作站作用,指导社会工作站开展家庭社会工作,帮助家庭解决困难、化解矛盾,建立和谐幸福家庭。开展婚前介入宣传,当事人到婚姻登记中心申领结婚证时,蒲公英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和工作人员对新婚夫妻宣传关于宝宝出生后至上幼儿园时期的身心健康的问题。

诚如您提案的所提,目前家庭教育工作还存在很多问题,如隔代教育、家长素养、家长学校建设薄弱、农村家庭教育力量等,下一步,我们将从以下几方面着力推进家长学校建设:

一是加大法治宣传。通过钉钉、云家长会等形式加大《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的宣传,明确家长负责实施家庭教育,转变育人观念。

二是提升教师家庭教育指导能力。把家庭教育内容纳入教师业务培训的内容,培养一支能力强素养高的家庭教育指导团队,编印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的家庭教育材料。

三是持续推进家长学校提升工作。争取2022年省数字家长学校全覆盖,区示范家长学校创成8所,提炼家长学校的品牌,总结优秀经验在全区推广。

四是加大与相关部门的通力合作。如与区妇联开展社区学校的指导培训,与区检察院开展涉案未年人家庭教育指导工作,与卫健局开展“校医合作”模式,与民政局开展婚前家庭教育指导培训等,不断提高家庭教育水平,构建家庭、学校、社会一体化的教育体系。

承办领导:褚凯军

人:王燕飞

联系电话:63722965

杭州市临安区教育局

2022年5月5日


分享:
字体: [

]
打印
索引号 002508406/2022-83146
公开形式 主动公开
公开范围 面向社会
公开时限 长期公开
发布单位 区教育局
发文日期 2022-06-23
杭州市临安区教育局关于区政协十届一次会议第45号提案的答复意见
发布时间:2022-06-23
信息来源: 区教育局
浏览量:

陈华君委员:

非常感谢您对我区家长学校建设提出了很好的建议。您提出的《关于临安区创办家长学校的建议》已由区政府交我局办理,现答复如下:

家长学校是指导家庭教育的主阵地和主渠道,是密切学校与家庭联系的桥梁和纽带。近几年来,区教育局一直重视家长学校的建设工作,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浙江省家庭教育促进条例》,统筹、协调和指导家长学校工作,将学校家庭教育开展情况纳入学校年底考核,从制度建设、队伍建设、活动创建、理论研究、示范创建等方面入手,着力构建“家校社一体化”育人,充分发挥学校在家庭教育主阵地作用。

一、健全家长学校组织架构

一是成立了临安区家长学校总校,以分管局长任总校长,全面负责指导全区学校开展家庭教育,并根据人员变化及时做好调整。二是建有家庭教育讲师团,讲师团成员由家庭教育指导师、心理健康老师等组成,负责对家长进行专题宣传教育。三是各中小学校、幼儿园均成立了家长学校,制定家长学校工作制度,建有家长委员会,负责各学校、幼儿园家庭教育工作和家校联动工作,组建由班主任、心理健康老师等成员组成的家庭教育指导组,将家庭教育指导服务工作纳入学校工作计划,按照工作计划开展活动。如2021年晨曦小学东校区根据学校发展需要组建了首届家长学校“一校四部”运行机构。四是组织新教师培训。每年招入的新教师培训内容中已纳入家庭教育培训。

二、家校活动丰富有内涵

1.各具特色树品牌。近年来学校根据自身学校的办学特色,结合学校发展规划,树创品牌,取得了良好的成效。如临安中学、青山初中开设的家庭教育工作坊,西林小学创建“尚善文化团队”、於潜二小的“耕读校园,织锦人生”、青山湖科技城二小的“开学礼”、清凉峰镇中心幼儿园的“忠孝诚信”等,得到了家长的认可,取得了良好的成效。临安中学的“家庭教育工作坊”、晨曦小学东校区的“一营一卡一团”模式还多次被省、市媒体报道。

2.家访活动送温暖。贯彻落实《杭州市中小学教师家访工作指引》,将家访工作情况纳入综合性考核。以寒暑假为主,结合双休日、节假日,通过入户家访、微信、QQ、钉钉等形式实行全员家访。家访重点关注新生、新接班的学生、特殊情况学生(单亲、孤儿、困境)等学生群体,对家访中发现问题登记在册,做到及时跟踪。2022年春季学期家访中小学生达43152人次,参与家访教师3820人次。2022年春节期间,学校开展了对因疫情原因外省留临过年学生的关心慰问活动。如高虹小学精心设计从寻临安年味、送新春温暖、访吴越文化三大板块,陪伴他们度过一个暖心且多彩的寒假。衣锦小学走进孤儿家里开展一对一的学业辅导和心理辅导。

3.家校互动促成长。邀请家长代表参与学校组织周练、体艺活动、护学岗等各类活动,加入学校膳管会成员,对学校食堂日常工作进行监管。2020年疫情期间,组织校长开展了“给家长一封信”活动,即鼓励了家长,又拉近了校长与家长的距离。“双减”政策后,晨曦小学东校区利用课后服务时间,开展“家长进课堂”活动,邀请家长走进校园、课堂,丰富了课后服务形式,提升了家长参与的积极性,形成了学校、教师、家庭的教育合力,融洽了教师与家长的关系。

4.心理辅导促保障。开放心理辅导室。目前我们全区67所学校除了3所新建校将在2022年底完成外,其余所有学校都完成心理辅导室创建,定期开放心理辅导室,专门接待有个别辅导需求的学生,各小学每天开放一小时,中学开放2小时。有条件的学校对家长开放,如昌化中学家长随时可以拨打学校心理咨询热线,也可以进行面谈,经常有家长就学生出现的心理问题到心理教研室进行咨询。持证上岗。浙江省教育厅要求全体教师要持浙江省中小学教师心理上岗证才能上岗,截止2021年12月我们临安已经有4117名教师获得C级及以上心理上岗证,142名B级心理上岗证,19名A级心理上岗证,中小学转任教师持证率已经达到95%左右。开设心理健康课堂。2017年上半年开始为全区所有三年级到九年级的学生配发了《心理健康教育》教材,2020年已上下延伸至1-12年级,并要求学校确保每月开设两课时、确保授课人员。开展心理危机筛查。各校每年开展两次心理危机预警工作,每年9月份为新入学学生做好心理档案建设,每年春季做好全员心理危机筛查、识别和干预工作。

5.讲座征文强引领。线上线下开设各类讲座。2020年联合区妇联开展“百场美好家教进家庭”,开设各类学校家长讲座,在疫情背景下,要求每学期至少给家长举办一次心理健康讲座。通过“云课堂”等线上模式,提升家长们的家庭教育观,2020年家长参与人数达27880人次,2021年116990人次,2022年3月组织全区中小学生家长收看由省内心理健康教育专家主讲的中小学家庭心理健康教育常识视频资源2个,收看人数达59295人次。组织各类征文。2021年4月,组织开展了中小学、幼儿园“我与子女共成长”家长征文活动。2022年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正式施行,教育局2月份在微信公众号临安教育作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学家庭教育促进法 护孩子健康美好成长”宣传,同时开展“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做新时代好家长”征文活动,通过活动推动家长主动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知法、守法,转变家庭教育观,科学育儿、健康育儿。目前共收到征文1200余篇,收到了良好的宣传学习效果。

三、家长学校创建示范提升

为更好推进各校(园)家长学校建设,提升家长学校的质量和水平,2020年开始浙江省数字家长学校创建,省数字家长学校的认定标准:学习资源每年更新(数字家校每年向家长推荐家庭教育学习资源数量不少于20个)、家长参与比例≥60%(在学校指定的数字家校学习平台完成注册的家长比例不少于60%(家长注册人数/学生总数)、每年家长人均学习次数≥4次(家长在数字家校学习平台每年人均学习不少于 4 次)。目前已创成省数字家长学校 33所,2022年争取中小学全覆盖。2020年开始与区妇联开展临安区示范家长学校的创建工作,目前已有13所学校创建成功。城南小学评为浙江省示范家长学校,目前浙江省示范家长学校有2所。职教中心伍孝慧家庭被评为浙江省最美家庭。

四、部门联动推进家长学校建设

政府重视。临安区委、区政府把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作为平安临安、健康临安建设的重要任务之一。各部门按照区委、区政府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分工,各司其职,分工协作。

部门联动。区妇联开展“千家万户·为爱赋能”家庭建设工作月、开展“百场美好家教进家庭”活动、最美家庭等活动。卫健局建立心理专家与区中小学校结对制度,通过“校医合作”的创新模式,开展线上或线下心理健康讲座、校园义诊、一对一心理访谈等,如2021年10月教育局与安康医院多方位合作,进入天高、天目初中、昌中、四中、青山初中等学校,开展危机学生一对一的评估,面向家长、学生或教师的科普讲座。临安区第五人民医院完善个案转介绿色通道,对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进行即时监测和早期干预。区民政局发挥社会工作站作用,指导社会工作站开展家庭社会工作,帮助家庭解决困难、化解矛盾,建立和谐幸福家庭。开展婚前介入宣传,当事人到婚姻登记中心申领结婚证时,蒲公英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和工作人员对新婚夫妻宣传关于宝宝出生后至上幼儿园时期的身心健康的问题。

诚如您提案的所提,目前家庭教育工作还存在很多问题,如隔代教育、家长素养、家长学校建设薄弱、农村家庭教育力量等,下一步,我们将从以下几方面着力推进家长学校建设:

一是加大法治宣传。通过钉钉、云家长会等形式加大《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的宣传,明确家长负责实施家庭教育,转变育人观念。

二是提升教师家庭教育指导能力。把家庭教育内容纳入教师业务培训的内容,培养一支能力强素养高的家庭教育指导团队,编印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的家庭教育材料。

三是持续推进家长学校提升工作。争取2022年省数字家长学校全覆盖,区示范家长学校创成8所,提炼家长学校的品牌,总结优秀经验在全区推广。

四是加大与相关部门的通力合作。如与区妇联开展社区学校的指导培训,与区检察院开展涉案未年人家庭教育指导工作,与卫健局开展“校医合作”模式,与民政局开展婚前家庭教育指导培训等,不断提高家庭教育水平,构建家庭、学校、社会一体化的教育体系。

承办领导:褚凯军

人:王燕飞

联系电话:63722965

杭州市临安区教育局

2022年5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