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002508393/2022-83519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公开范围 | 面向社会 | 公开时限 | 长期公开 |
发布单位 | 区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 | 发文日期 | 2022-07-05 |
尊敬的凌震、郭建昶委员:
你们在区政协第十届第一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合力构建“浙西天路户外圈”,打造全域景区昌北样本的建议》的提案已由区政府交由我局主办,我局高度重视,对你们所提出的意见进行认真的学习研究,并与区财政局、区农业农村局等相关部门沟通联系,结合我局工作实际和工作职能,经研究后,现答复如下:
2020年3月,区文旅局启动申报省级清凉峰山地休闲度假发展试点工作,同步编制了清凉峰山地休闲度假发展试点方案,4月16日经省文旅厅和专家评审通过了发展试点方案,6月,被省文旅厅、省林业局评为首批山地休闲度假发展试点。
近年来,我局以高标准建设省级清凉峰山地休闲度假发展试点为目标,联合相关部门、平台针对西部旅游产业发展做了多方面的探索和谋划。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编制文旅规划
2021年,我局编制完成了《杭州市临安区文旅产业“十四五”发展规划》,规划进一步明确了东中西三大组团的发展定位、发展方向、主要业态。西部组团以大明山核心景区、湍口温泉小镇、清凉峰山地公园、河桥古镇等为重点,打造省级山地休闲度假发展试点样板。在此基础上,我局针对西部圈层专门编制了清凉峰山地休闲度假发展规划总体策划及概念性项目规划,重点对北环线沿线的业态布局及驿站布点进行谋划,该规划已通过相关部门评审,后续我局将坚持规划统筹引领,做到规划先行,依据规划切实做好西部旅游资源整合、改造提升等各项工作,扎实推动西部旅游资源串珠成链。
(二)加强政策扶持
2021年,我们局开展了区级现代服务业文旅产业相关政策制定工作,同时与文旅企业、周边区县进行了政策研究交流。2022年初,区级现代服务业政策正式发文,文旅类政策主要涉及引进高端品牌酒店、鼓励旅游景区提升、鼓励文旅项目发展、鼓励创建美食品牌、鼓励创建品牌民宿、支持村落景区市场化运营、鼓励文旅企业做大做强、鼓励文商旅体企业争创示范等八个方面的内容,本着扶优扶强的总体目标,下一步我们将以文旅政策开展敲门招商,吸引优质旅游项目落地,推进临安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区农业农村局深入实施“两进两回”乡村产业人才政策,加强西部创业青年扶持,重点培育了一批以高校毕业生为主体的“新农人”、以投资人为主体的“新农创”和以家庭农场、种养大户等为主体的“新农主”。同时,协调落实规划建设用地指标和农用地支持,打造西部特色农业发展示范村、示范区,培育龙头企业。
(三)完善浙西天路业态
截止2021年,投资1.8亿元,100公里的南环线已全线贯通,投资8.4亿元的浙西天路颊浙线、华浪线旅游公路已全线通车。至此,南北旅游环线全部打通,两条环线公路等级提升极大地改善了整个域内的交通状况,形成便捷舒适的旅游环线。南北环线打通,将沿线景区、村庄串珠成链,改善了以往景区景点零散,集群效应不明显的弊端。国兴集团对西部骑行线路和驿站(营地)选址进行了多轮考察,形成驿站(营地)选址初步方案,初步踩点驿站9个,一期计划建设4个(8300行者之家、斑比山丘、望湖村党群服务中心、太子尖),二期建设5个(梅大姐蔬菜基地、浙西大峡谷游客中心、龙井桥村空地、浮桥电站、玉山村村委),目前8300行者之家已启动设计,斑比山丘自驾车驿站已动工建设。同时,文旅局在探索临安区露营地管理办法,计划规范培育若干具有品质的露营地。
(四)沿线景区提升改造
浙西大峡谷景区于2021年6月计划实施景区改造提升工程项目,自项目启动建设以来,先后完成了游客中心配套设施完善,剑门关门楼及桥梁提升改造,景区游步道生态护栏修复,景区生态美化,以及景区智慧旅游建设。目前,基础性设施恢复工程已基本完成,4月2日,文旅局牵头组织相关部门对浙西大峡谷景区进行了现场综合验收,景区正在按照相关部门的意见整改完善,计划5月份恢复营业。
(五)加强户外圈生态治理
一是加强生态修复。按照“浙西天路户外圈”的总体规划,加强沿线的生态修复,特别是裸露山体修复,重点是华浪线修复过程中造成的山体裸露,采用草籽撒播、马尾松播种、自然封育等措施进行生态修复。同时结合千万亩森林质量提升工程,通过森林抚育、林相改造等措施,提升沿线森林景观。二是加强林业资源保护和开发,打造森林康养网红点。鉴于近年来掀起的“徒步热”、“露营热”,“浙西•唐古拉”已成为华东地区最美的网红打卡点之一。2021年,农业农村局提前谋划,利用浪广、马啸周边的林业资源,争取省级林业专项资金,修复杭徽古道(清凉峰段)。该古道项目建成后将有效串联起周边旅游资源,带动当地村民致富,同时有助于满足森林防火,经济社会效益显著。
二、下一步工作计划
(一)加快浙西天路户外圈打造
以项目为抓手,高质量推进清凉峰省级山地休闲度假发展试点建设,持续推进大明山居、湍口众安汇尊温泉度假村、湍口凤凰山温泉酒店、汤湾度假村等项目建设。加快云起坞国际野奢度假营地、浙西户外运动大本营项目二期、三渡山地运动公园等项目落地。以美丽镇村建设为契机,坚持微改造、精提升,改善村镇环境面貌,完善镇村接待服务设施,带动乡村人气集聚,推动乡村振兴,同时,有针对性的对沿线休憩村庄进行示范型村落景区打造,加快资源整合。继续完善沿线旅游驿站选址和建设方案,加快旅游驿站建设进度,加快户外精品徙步线路谋划及智慧景区建设。以提升景区活力,增强游客体验感为出发点,鼓励景区植入新业态,引入新产品,培育特色露营基地,启动专业户外运动运营团队。
(二)推进休闲农业重点县建设
区农业农村局以打造“国际山地特色体验农业与乡村康养度假胜地”为发展定位,计划通过5年时间把临安区打造成为全国山区休闲农业发展样板地,引领全国县域休闲农业转型发展的“示范标杆”,以农旅融合发展实现乡村共同富裕的“重要窗口”。结合我区“一廊三圈”规划,针对两昌地区,围绕大明山核心景区,发挥融杭第一站区位条件、清凉峰原生态资源、浙西民俗文化三大优势,融合山区特色农业、山核桃等农业产业特色,推进西部休闲农业的空间集群建设,实现核心景区与周边特色旅游景区、特色产业园区、景区镇、景区村庄的网络一体化联动。推进农合联“三位一体”服务模式,构建“生产合作、供销合作、信用合作”的新型山核桃产业化省级联合体,促进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通过与银行机构及保险机构开展合作,推出新农贷、新农险等金融政策,创立清凉峰颊口农创客服务中心。
(三)深入挖掘浙西民俗文化
把民俗文化产业作为旅游发展的亮点,推进盘点浙西民俗文化“家底”,推出别具特色、适应市场需求的民俗文化产品,打造浙西民俗文化特色体验地。深入挖掘浙西民俗文化,储备浙西民俗文化标识项目。在宣传营销方面,利用微信公众号、微博、抖音、快手、小红书等热门线上媒体平台和短视频平台,以浙西民俗文化、红色文化、自然山水为题材创作具有体验感和创新性的短视频。加强网络虚拟化体验营销、现实情景化体验营销等多种智慧化体验营销,同时开发文旅文创伴手礼、举办文旅文创大赛、打造民俗文化活动、开发民俗旅游线路。
衷心感谢你们对临安文旅产业发展工作的关心和大力支持,欢迎再提宝贵意见。
分管领导:楼 静
承 办 人:沈心怡
分享: |